北京青年报
专栏|别人眼中的瓦片,在我心里都是被遗落的珍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0 15:00

◎锁新华

我叫锁新华,是河南天池镇一个普通乡村教师,今年31岁。我大学本科会计专业毕业后,做了两年的财务,但心里一直放不下要当老师的念头,于是考了初中地理的特岗老师,被分配到了村小,到现在已经做了五年村小老师。

感觉自己在这里像一粒微光一样,教这些孩子特别值得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是河南三门峡人,上高中后才搬到了县城。家里人偶尔也会跟我说找机会回县城,但我觉得在这里,在村子里,我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我看到村里的孩子们,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我从小没得过奖状,是班上最不起眼的那个,我很能理解村里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我最初在村子里教数学、英语、美术,现在主要教孩子们数学和美育。在美育课堂,没有所谓的对错,我总是鼓励大家,表扬大家,即便是文化课没有学好,但在美育课上,每个孩子都能找回自信。我上数学课有时会比较严格,但是在美育课,会想各种办法鼓励每一个孩子。在美育课上你会看到他们脸上都带着光,孩子们更有自信,我发现自己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

第一年当老师的时候,很忐忑,特别害怕孩子们厌学,如果学生讨厌一个老师或学科,很难再拾起兴趣,我想一定要让课堂不一样。所以,我带孩子们做了很多尝试,让他们喜欢我,喜欢上课。最早的时候每节课我会提前把内容画到黑板上,也会带孩子们画画、做手工,我自费买白乳胶、颜料等相关学具,孩子们兴致很高,因为喜欢美术课,喜欢上了数学课,孩子们就是这么简单。

我其实之前也拍了很多孩子们做手工、上美术课的视频,但是都不敢发出来,因为家长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后来到期末的时候,我们班的数学考了全县第一,我才开始敢把拍的视频发给家长,让他们看看孩子们在学校的样子。有的孩子从数学考三十几分,到期末能够及格、良好,我感觉自己在这里像一粒微光一样,教这些孩子们特别值得,这也是鼓励我继续留在村小当老师的原因。

希望他们在这个课上找到自信

我现在在另外一个村小当老师,学校最初并不很支持美术课,申请不到费用,我就自己买卡纸、买颜料、买乳胶。后来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公斤盒子”会提供支持,需要填写一个表格申请,包括学校的情况、会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开多少节课等等。机会难得,我想哪怕不行也没关系,就直接申请了。我是班主任,可以利用上班会的时间,保证每周一节课。

也是从2021年春季申请“一公斤盒子”的支持,我才真正了解到美育课。我其实也担心孩子们的成绩下降,但觉得还是需要尝试,什么都要发展。后来期末考试孩子们的数学成绩又全镇第一,这是一个综合的评分,包括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指标,我特别欣慰。

等秋季开学后,全校都开设了美育课,都是我来教。我自己小时候很少受到鼓励,所以希望能鼓励到每个孩子,美育课就是一个媒介和方式。我不希望每个孩子全都一样,我希望他们能够创作,能够表达自己,在这个课上找到自信,即便是文化课最后一名的学生在美育课上也会受到鼓励。

我们这个村,上学期教的六年级,就只有十个孩子。村小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比较多,孩子们的校服三件套都是外面捐助的。五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孩子其他科目接近0分,根本不好好听课。有一次上美育课,他一直不动笔,我就生气了,批评他,说以后美育课都可以不用上了,没想到,他竟然哭了。后来我发现他是真的不会,不知道如何动笔,害怕被批评。他家很困难,没有什么人关注他,他其实很依赖老师的帮助,我就更多地引导他,告诉他我是他的帮手,我发现他能慢慢地享受到课堂当中,我们一起创作完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木板画,这让他很有成就感,我能从他的眼睛里看到光。

我记得有一节美育课是关于春天来了,本意并不是用废旧塑料创作,但刚好学校收到了一批物资,是用硬塑料纸包装的,我就和孩子们搜集来,在上面用丙烯画春天的元素,后来大家用绳子把大家的作品穿起来,透明的挂在那里,风吹起来特别漂亮。

美可以打破教室的边界

我小时候没学过美术,也教不了孩子们技巧,我主要是教孩子们发现身边美好的东西。秋天的时候,校园里有棵树,树叶金黄金黄的,我从办公室看到,就赶紧带着孩子们把树叶搜集起来,做成各种各样的花朵。我希望孩子们都走到外面感受不一样的美,美可以打破教室的边界。

我刚刚教的这个六年级的毕业班,有个学生一开始数学总考十来分,又很调皮,我就让他做卫生委员,锻炼他的责任心,他每天都带着男同学清理全校垃圾桶,全校的垃圾桶其实很多的,也很脏,但是他都能做得很好。每次上美育课的时候,他也总是帮忙搬材料,特别积极参与,上美育课的时候,也能积极问我各种问题。

我发现当大家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后,他们就敢于问老师问题了。数学很严肃,美育很有创意,孩子们可以问,教师来倾听来鼓励,孩子们没有压力之后,慢慢就变得自信,学习也有了主动性。有孩子告诉我之前的作业都是抄的,因为他根本不在乎,别人也不在乎他。我觉得,通过美育课孩子们对老师的信赖感更强了,他们这种对老师的信赖,也会同步到所学的科目上。

美育课也是走进孩子内心的机会

我的视频号上,每个孩子们看起来都很积极乐观。我经常告诉孩子们要树立自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和自己。有一节课美育课是“认识你真好”,我让孩子们每个人设计自己的名牌,重新思考自己是谁,有什么优缺点,然后介绍给大家。这也是让孩子们对自己的重新认识。有时候翻翻视频,发现我们竟然做了这么多作品,孩子们也很开心。

我觉得美育课也是走进孩子内心的机会,能够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一次妇女节,在美育课上,我希望大家可以制作一朵花送给最亲的人。孩子们有的说送给妈妈,有的说送给奶奶。但是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村子,他对妈妈没有印象,奶奶也去世了。他只有一个婶婶,他要把这朵花送给婶婶。

这个孩子平时非常调皮,不爱写作业,但是上美育课特别好。美育课用的材料多,上完课会比较乱脏,每次他都会主动留下来收拾。这些孩子可能在别人眼里是瓦片,但在我心里都是被遗落的珍宝。

我教的六年级毕业班的孩子很多都到镇上读中学了。我希望他们不要被外面的诱惑迷失了自己,要保持对世界的最初的心。初中的环境和村小很不同,他们从村中走出去,不要弄晕了方向,我听说之前有几个孩子辍学了,我觉得特别可惜。我希望孩子们一直保持之前的上进的心、单纯热烈的心,一直可以眼神热烈清澈。

供图/乡村儿童美育网络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专栏|以艺术之名,与孩子们的“约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7
专栏|以艺术之名,与孩子们的“约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7
生活|与“老人家”相爱相杀的一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9
生活|与“老人家”相爱相杀的一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9
第39个教师节|我人生中的那位“老师”,谢谢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