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news|西安援鄂护士长离家68天 一岁半儿子一时认不出眼前的妈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07 20:13

-00微信图片_20190125154503副本.png

4月3日,陕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成员、西安市第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马茹在结束隔离后终于见到了家人。原本应该开心的时刻,她却偷偷红了眼眶。

原来,自大年初二驰援武汉起,马茹已经离家两个多月。此次与家人团聚后,她突然发现以往最黏她的、年仅一岁半的小儿子好像有些认不出自己了,不免有些难过。4月7日,马茹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回家两天后小儿子终于开口叫了妈妈,相信之后有了自己的陪伴,母子俩会再次熟悉起来。谈及这次援鄂经历,她表示:“我现在所在的科室呼吸危重症医学科就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我觉得在这方面护理病人的话我有专长,所以就义无反顾地选择去武汉了。”

与家人重逢 一岁半的小儿子却认不出眼前的妈妈

最近两天,马茹与家人重逢时的视频受到不少网友关注。视频中,马茹抱着年幼的小儿子,但宝宝却表情淡定,甚至完全没有认出眼前的妈妈。看到孩子如此冷淡,思子心切的马茹眼眶不自觉红了起来。

WechatIMG7244.jpeg

马茹介绍说,小儿子今年一岁半,此次出发之前一直很黏自己,“如果我和他爸爸、奶奶在一起,他都只要我抱。但我回来之后他看到我面无表情,也不叫妈妈,就跟看到陌生人一样没有反应。”好在让她稍感安慰的是,回家两天后,孩子终于开口叫了妈妈,也一点一点和自己重新熟悉了起来。

而11岁的大儿子则一直坚定地充当着妈妈头号粉丝的角色。“他可能不太会表达自己,但之前我们在微信聊天的时候,他都会说‘妈妈,大家都说你是英雄’,而且他自己也对妈妈离开这么久非常理解。”

“护理呼吸系统疾病病人是我的专长,所以我选择去了武汉”

据了解,马茹此次离开家的时间长达68天。1月25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西安市第四医院紧急召集医生护士,称要派遣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前往武汉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的马茹,也瞒着家里长辈偷偷报了名。

WechatIMG7241.jpeg

谈起去武汉的原因,马茹说:“我所在的科室就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肺炎病人是我的专长,相关仪器的使用等方面我也更专业,所以我觉得我应该去武汉。”

马茹回忆说,在决定前往武汉前,自己曾试探性地跟丈夫说“可能要去武汉”。彼时丈夫提醒她说孩子还小,如果妈妈离开了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适应。而马茹则表示,相信在长辈帮助下丈夫一定可以照顾好孩子们。听到这话,敏锐的丈夫或许是已经懂了爱人的心思,便告诉马茹:“想去就去吧,家里孩子我来照顾。”

“一开始也害怕被感染,想到病人就顾不上那么多了”

到达武汉后,马茹所在的医疗队接受了国家卫健委两名专家对新冠病毒有关内容的授课和培训。与此同时,在和武汉市第九人民医院对接的几天里,医疗队还专门进行了防护服穿脱等方面的培训,保证救治过程中各项流程符合规范,避免人员感染。

WechatIMG7243.jpeg

培训过后,马茹所在的医疗队就正式接管了武汉市第九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和重症病区。再回忆起那段经历时,马茹笑着说:“我们医疗队里年轻的护士比较多,大家第一次进病房都很紧张,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害怕,但是真正投入到工作中以后,看到那么多病人需要我们去治疗,也就顾不上想这么多了,慢慢地也就好了。” 

马茹说,驰援武汉的这段时间,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武汉人民的勇敢和感恩,病人们每一个暖心的小动作都温暖着她的心。“我们进病房以后,病人会下意识地用口罩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有时候我们给他们治疗,他们还会叮嘱我们做好防护,不要离他们太近。很多痊愈的病人出院之前,都会给我们深深地鞠躬。还有一个年轻的武汉小姑娘,痊愈之后专门给我们画了一个漫画表示感谢,这些都让我们觉得特别感动。”

再过一天,武汉就要全面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了,马茹也特别希望那些曾在一个城市共同“战斗”过的朋友们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我觉得武汉人民真的是挺勇敢的,他们挺过了这次大难,希望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顺顺利利,也希望他们永远积极向上、阳光。”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实习生 李明珠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孔令晗
编辑/董伟
校对/李克明

相关阅读
找了26年 哭了26年 她给儿子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
辽沈晚报 2021-06-08
《妈妈咪呀》:援鄂护士讲述雷神山战疫经历
中国新闻网 2020-05-16
Qing听丨512国际护士节 北京、安徽、湖北多地抗疫护士受表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5-12
一位ICU医护人员眼中的坚守:“在生命‘战场’全力以赴”
新华社 2020-05-12
图片故事|让爱传递:汶川援鄂护士佘沙
新华社 2020-05-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