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豪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区,一面荣誉墙上展示着这家公司获得的“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该公司主要从事数据管理、容灾备份、数据安全运维等业务,已有30余项专利与软件著作权。
豪联信息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因其轻资产的特点,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面临融资额度低、利率高等问题。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帮助下,农业银行温州瓯海龙霞支行为豪联信息量身设计了科创指数贷授信支持方案,为公司发放了300万元无抵押的科创指数贷。
这是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赋能科技企业发展的生动案例。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赴浙江、福建调研了解到,两地做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大对科技、外贸等领域的资源倾斜,满足小微经营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针对暂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两地金融监管部门建立融资辅导工作机制,帮助其进行信用修复,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
赋能科技企业发展
农业银行温州瓯海龙霞支行行长吴智坚介绍,今年3月,该行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了解到豪联信息正在开发新系统,需要资金支持。该行为其提供的科创指数贷授信支持方案,结合了科创企业特点,深入分析企业的技术实力、创新能力、经营数据等,利用科创指数精准评估公司的科创实力,从申请到放款,仅用了3个工作日。
科创指数融资模式依靠的是温州金融监管分局、温州市科技局联合创设的科创指数评价体系。该体系从创新能力、创新产出、创新融合三个方面,结合企业资质、科研情况、高层次人才、知识产权等11项指标,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使企业的科技资产可评估、可授信,并指导银行机构根据科创指数评分,创新科创指数贷产品。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帮助我们将信贷资金更精准地匹配给有需求的小微企业。科技企业轻资产、重研发的特点鲜明,有了政府数据、科创指数的支撑,我们能够对企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吴智坚说。据悉,温州辖内已有44家银行机构累计向科技企业发放科创指数贷超1100亿元。
与温州市情况类似,多地在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过程中,积极将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倾斜,提升科技金融的服务水平。
在福建省龙岩市,龙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自主研发、高端制造、营销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制造企业,同时也是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董事长杨静说,公司今年以来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2%,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自建工厂需要资金支持。虽然公司拥有313项国家专利,但因其价值不易评估且缺乏抵押物,传统信贷产品无法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工作专班了解到龙合智能的困难后,联合工商银行龙岩分行、建设银行龙岩分行等银行深入企业调研,依托龙岩金融监管分局创建的“青年科技金融汇客厅”,通过汇聚场所、政策、同业、产品等资源,探讨科技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最终,工商银行龙岩分行依托该行的专精特新贷产品,仅用15天就完成了从评估到放款的全部流程,为该公司提供了2000万元贷款。
据工商银行龙岩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专精特新贷的推出主要是为了解决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抵押物不足问题,该产品对企业的知识产权等进行评估,根据企业经营现状来匹配融资金额。此外,该行还通过“青年科技金融汇客厅”中的专家智库资源,帮助龙合智能完成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贴息申请,确保企业2000万元贷款在财政贴息申报窗口期内及时获批,成功享受年化1%的省级财政贴息,每年为企业节约利息支出20万元。
支持外贸企业走出去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以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的外贸、消费领域,金融监管总局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中单列了外贸板块,鼓励各地全面梳理外贸企业清单,优先走访对接。记者调研了解到,浙江、福建两地金融监管部门积极响应,通过设立专门工作组、开展专项行动等方式,强化对小微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
福建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局会同福建省委金融办、发改、商务等部门成立外贸工作组,梳理1.84万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开展走访摸排。指导“金服云”平台建立外贸专区,实现外贸企业融资线上高效对接。截至6月末,福建辖区金融机构已累计走访外贸企业1.49万家,放款6013户、363.77亿元。
浙江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外贸企业等重点领域,该局启动金融助力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护航行动,将协调机制走访对象扩大至全部外贸企业,会同商务、海关部门摸排形成9万余家有进出口实绩且正常经营的外贸企业清单,下发地市组织开展走访对接。截至6月末,浙江已走访外贸企业6.9万家,累计放贷超4700亿元。
浙江鼎博水暖制造有限公司便是受益企业之一。该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外贸型水暖制造企业,产品累计销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波动、汇率不稳定、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成本增加等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负担。为了应对挑战,公司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迫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和生产规模扩大。
工商银行温州鹿城支行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小组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鼎博水暖面临的实际情况和融资需求后,为其“一企一策”定制融资方案,发放经营性贷款500万元。6月,鼎博水暖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该行在获知这则消息后,又主动为企业争取利率优惠政策,将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调。
鼎博水暖董事长林明忠感慨道:“公司与工行合作多年,他们每次来都带着最新政策,并且深入我们的车间、质检中心、研发中心等一线进行调研,也会给公司的财务提出一些指导意见,很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
有了资金支持,企业发展更有信心了。记者调研时,鼎博水暖正在进行设备升级。林明忠告诉记者:“设备升级后,公司的产能将逐步提升,软连接产品也将从民用逐渐走向工业用。”
解决暂不符合授信条件企业困难
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因素复杂多样,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部分企业出现过信用受损情况,导致其融资难、发展受限。浙江、福建两地金融监管部门建立融资辅导工作机制,帮助暂不符合授信条件的小微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提升其融资可得性。
以台州市为例,台州金融监管分局聚焦问题修复这个重要内容,引入融资辅导工作机制,要求银行机构对于不符合本行授信条件无法办理的,明确向工作专班反馈具体原因和工作建议,由工作专班统筹开展融资辅导,实实在在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三门迅猛龙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的经历诠释了信用修复的实际成效。三门县是国内冲锋衣、滑雪服重要生产基地,该公司负责人赖晓峰响应当地发展冲锋衣的号召,从外地返乡创业,借助地区产业优势,公司实力逐渐壮大。
在创业初期,赖晓峰使用过网贷。“2021年,企业经营遇到困难需要资金周转,因为当时在银行有贷款,我担心再从银行贷款,审批速度会比较慢,就使用了网贷平台。”赖晓峰坦言,“当时不懂得优化融资结构、负债状况,只是觉得在网贷平台申请贷款方便快捷。但后来我了解到,银行办理贷款的速度其实也很快。网贷借多了,我担心会对个人信用记录产生影响。”
浙江农商银行系统三门农商银行的金融顾问在获悉迅猛龙遇到融资困难之后,为企业提供了优化融资结构的建议。在银行帮助下,赖晓峰逐渐清偿了此前的网贷债务,完成信用修复。随后,三门农商银行为其提供了融资支持。
三门农商银行调研了解到迅猛龙的技术实力以及市场前景后,以企业经营状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评估要素,首次将六大“管理体系及产品认证受理基本条件”纳入评判标准,将迅猛龙的贷款额度升至350万元。
“政府与银行通力协作,给予我们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让我们提前搬迁到新厂房。”赖晓峰说。
据了解,台州金融监管分局指导三门、天台等地围绕因信用问题而涉网贷小微经营主体开展摸排,对发现的问题实行“金融顾问认领制”,积极探索小微经营主体转向低利率银行贷款的有效途径,帮助更多小微主体修复信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稳定融资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