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音乐家协会、东北民歌艺术促进会联合主办的汾酒之声第四届中国经典民歌展演复选及终选阶段,在北京老舍剧场举行。
本届展演以“传承文化唱经典,助力青年谱新章”为宗旨,致力于传播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传递民族精神,推动民歌及民族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活动核心在于挖掘培养优秀青年歌唱人才,通过“名家名师”的引领,促进青年歌唱者继承传统、发扬精神、勇于创新。展演延伸的“以演促学”项目,旨在为青年歌者搭建持续成长的实践平台,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薪火相传注入活力。
复选、终选阶段,中国煤矿文工团原团长、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牟玄甫,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碧霞,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媛媛,星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贾双辉,著名作曲家、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程远,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席铁金,原总政歌剧团女高音歌唱家董晶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中国音乐金钟奖得主毛一涵组成了权威的评委会阵容。
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选手中,共有116名选手晋级复选,20名选手晋级终选。经过紧张角逐,邓超然获得第四届中国经典民歌展演金质奖章,李咏祺、韩天俊获得银质奖章,王一龙、胡海鑫、张影获得铜质奖章。葛子琪、杨舜禹、徐奕、刘乃枫、曹馨艺、呼格吉乐、赵康、赵文卓、康承振、宋胤泽、薛启松、王迅腾、付瑶、王璐璐获得优秀奖章。
活动全程进行图片直播,终选阶段通过十四家在线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超八百万人次在线观看,极大拓展了活动影响力,让经典民歌艺术飞入百姓家。
在展演过程中,评委们结合自身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实践经验,对选手在作品选择、演唱技巧、舞台表现、咬字行腔、作品理解、韵味表达、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坦诚、深入、细致的点评。评委们一致认为展演水平持续提升,选手们“唱好每一首中国作品”正是民歌人“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实践。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充分证明了中国民歌艺术事业充满活力,后继有人。评委们也对年轻歌者的未来成长和民歌艺术的代代传承寄予了殷切厚望。
在8月7日的活动准备会上,展演发起人刘和刚向全体选手分享了举办四届展演的初心,他表示,希望将自己在求学从艺路上感受到的师长们的“无言大爱”,传递给更多学习民族声乐的年轻人。“展演是年轻歌者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平台。”刘和刚期望选手们珍惜过程,将舞台视为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在参选中积累经验、增长阅历、展示真我。“本届展演的成功举办,不仅选拔出一批优秀的民歌新秀,更通过全媒体传播和权威评审的专业指导,有力推动了民族音乐文化的普及、传承与创新发展,为繁荣文艺事业增添了亮丽一笔。”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张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