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登顶,“魔”性何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6 16:57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13时25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突破57.76亿,超《长津湖》票房成绩,仅用时8天5小时便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为新一年电影市场开启崭新序章。 《哪吒之魔童闹海》展现了国产动画在工业美学上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凸显了传统文化IP在当今社会的强大魅力。影片不仅凭借令人惊叹的视觉特效吸引观众,更以创新的方式重新诠释了传统神话故事,打造出一个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精神的文化新境界。

立足当代,尊重个体 叙事与观众产生共鸣

哪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影响力的角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受众基础。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破50亿元,成为当年票房冠军,积累了大量粉丝,为《哪吒之魔童闹海》奠定了坚实的观众基础。时隔五年,电影原班人马交出了这部续作,观众对哪吒这一角色充满热情的期待,而这部电影也成功延续了前作的热度。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延续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精彩剧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故事的边界,引入了全新的角色和情节线索。例如,四海龙王的登场为影片增添了宏大的神话背景,而神秘角色鹿童鹤童的出现则为故事带来了更多神秘色彩和悬念。这些新元素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层次,也让整个世界观更加完整。

在叙事主题的构建上,《哪吒之魔童闹海》展现了大胆的创新精神。影片以哪吒的成长经历为主线,细腻地描绘了他从孤独与误解的困境中逐步突破自我,勇敢地向命运发起抗争的过程。这一从宿命的束缚到自我价值觉醒的过程,不仅让观众在观影时感同身受,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更被赋予了契合当代社会的全新内涵,反映了当代青年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对自我存在意义的不懈探索,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

影片中,哪吒不妥协、不服输的态度,更成为现代个体对自身生命主导的强烈宣言,激励着观众在现实生活中勇敢地面对挑战,挣脱束缚,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反抗”与“打破”,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进一步升级。如果说第一部中反抗的是命运既定的归途,那么第二部中反抗的则是“阴谋”下的“天地有序”、是“以规训为目的”的规则、是一切根深蒂固的旧有的秩序。导演饺子表示,“哪吒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力量的代表,他永远不会妥协。妥协是最容易的,大家都会妥协。哪吒故事之所以能千年流传,正是因为大家就喜欢他这种精神,他是我们心目当中一种精神引导。”

《哪吒之魔童闹海》通过这样的叙事创新,不仅为古老的神话故事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了当代文化语境下,对个体精神追求的一种生动诠释。

充满东方想象 创新技术制作 实现美学破壁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制作上实现了全方位的升级,堪称国产动画电影的一次重大突破。与前作相比,影片在角色设计、特效制作以及场景构建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拓展和深化。此前,《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历了66次剧本修改,完成了1400多个特效镜头,而《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特效镜头近2000个。导演饺子说“我们做动画的心态是宁缺毋滥。第一部是‘死磕’出来的。观众给了我们做第二部的机会,随随便便端上桌,不符合我们的追求。相信观众不会拒绝有诚意的作品。”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提升故事体量的同时,力求带给观众史诗级震撼的银幕体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名场面“火莲花”的制作已远达不到哪吒2的标准,《哪吒之魔童闹海》中,视效难度分为S、A、B、C、D五个级别,“火莲花”仅为B级。此外,《哪吒之魔童降世》不敢挑战的海水制作,也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被攻克:在这一部,哪吒不仅要“下海”,还要“开海”、“闹海”。制作的提升旨在为剧情服务。如果说《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动画团队“小米加步枪”的胜利,《哪吒之魔童闹海》则集结了全族最坚硬的“龙鳞”。从剧本的精打细磨、到制作的攻坚克难,饺子导演带领的主创团队五年全力以赴,就是希望能在大年初一与观众双向奔赴。

观众们会发现,《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新老角色均做了全面“翻新”,角色建模更精致,皮肤质感更真实。哪吒的“新衣服”有了中式包边、表面的火云纹也升级为刺绣。此外,即使是“充当背景板”的配角,每个人身上依然“有戏”。

在陈塘关全体士兵迎战百万妖兽这场戏中,成千上万的士兵并非简单复制粘贴,他们在这场大战中都有各自不同的真实反应。除此之外,《哪吒2》的制作也颇具东方质感。章鱼将领的铠甲、鲨鱼将领的牙齿均用了东方常用的曲线元素;珠光流转的七色宝莲将“五彩斑斓的白”具象化呈现,哪吒“莲池重生”名场面有了画面感。

据悉,《哪吒之魔童闹海》仅特效镜头数量就已超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全片镜头总数。导演饺子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制作《哪吒之魔童闹海》时压力山大,“观众们这么期待《哪吒之魔童闹海》,预期拔得很高。机会是不能糟蹋的,必须倾其所有去实现最好的效果。必须倾其所有,去实现最好的效果”“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最后一部作品去创作,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突破的可能性。跨过这座高山后你会发现不过如此,大家的能力又长了,下一部再去挑战新的极限。”

陈塘关大战这场戏,倾巢而出的妖兽在大银幕上呈现出震撼效果:每只妖兽身上都缠着锁链,上万根锁链在搏杀的复杂运动中需保持乱中有序。而硬核的制作设计也是基于故事设定的根基,海妖被镇压千年,需具象化的锁链方能体现其身负的束缚。据悉,光这一场景从开始制作到最终通过,用时就达一年。为展现出剧本上“海底妖族围攻陈塘关”这一场景,团队创造性琢磨出“虚空裂口”设计,不仅能让炼狱岩浆瞬间倒灌陈塘关,更能让万妖悉数倾巢而出,压迫感拉满。

《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妖兽设计也充满东方想象力。角色设计方面,章鱼、鲨鱼将军在融合生物特点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纹样与绘画方式:例如鲨鱼将军牙齿的曲线设计为东方特有表达方式;章鱼将军武器的曲线设计贴合章鱼柔软触须本身的特点。人设细节方面,章鱼和鲨鱼都是“落魄将军”:他们曾经是将领,所以要有华丽的铠甲凸显地位;但因被尘封了数年已经落魄,铠甲上的鳞片会锈迹斑斑,甚至有些经过岁月的痕迹已经掉了,身上的布料边缘也已破破烂烂;此外,他们身经百战,上面会有战斗的痕迹,比如刀的砍痕,枪扎的点。

由此可见,《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是技术上的胜利,更是制作团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的体现。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的思维,为观众带来了一部兼具视觉享受和文化内涵的动画电影。

承载观众预期 以观众视角审视作品

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表示,《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及今年春节档的卓越表现,不仅让全年电影市场迎来了一个喜庆的开门红,更是给中国电影行业、中国动画产业,以及所有创作者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不论是春节档的火爆,还是单片票房天花板的抬升,都展现了中国电影市场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上升潜力。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艺恩最新进行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也显示《哪吒之魔童闹海》再度引领国漫工业新征程,影片的观赏性87.1分、思想性85.9分、传播度90.0分,都为2025年春节档第一名。“哪吒2打破国漫天花板”、“哪吒2用了1900多个特效镜头”、“哪吒2的中式审美绝了”等话题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影片以高质量创作爆火出圈, 其口碑发酵带动了更多观众走进影院,甚至有观众表示值得二刷甚至三刷,由此进一步推动了影片的市场表现,使得《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春节档的“顶梁柱”。

《哪吒之魔童闹海》制作团队表示,制作过程需要始终跳出来以观众的视角去看待作品,“好剧情,好视效,好传承”是“魔童系列”承载的观众的预期,主创与观众的双向共鸣才是最好的回馈。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哪吒之魔童闹海》体现了国产动画在造型、运动、构图、特效、剪辑和美学上的艺术表现力和技术执行力,魔灵一体的“形象”假设,仙魔对抗的“叛逆”精神,天宫海底的对比设计,可以说既有传统文化的元素,也有现代意识的转化,从而成为春节档一骑绝尘的领先者;只要有创新的题材、完整的故事、生动的人物、精致的制作、饱满的信息、具有控制力的节奏,特别是与当下观众的焦虑、梦想息息相通的主题和情绪表达,观众就会“买单”,继续与电影同在。

当哪吒脚踩风火轮成为影史票房冠军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崛起,它让人们看见东方美学与现代精神的碰撞。《哪吒之魔童闹海》也给中国电影创作带来了重要的借鉴,证明了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传承,要在时代土壤中培育出新的精神果实。影片中反映的亲子关系、身份认同、命运抗争等主题,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电影创作要关注现实,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未来,中国电影人需要继续深耕传统文化,提升制作水平,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电影走向“电影强国”的路途,将由更多的“哪吒”共同踏出。

统筹/满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艺镜|《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体现中国电影市场巨大韧性和上升潜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6
总票房已经突破90亿元人民币 2025春节档爆发“北京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4
《哪吒之魔童闹海》晒出申公豹一家平行世界全家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31
《哪吒之魔童闹海》口碑票房领跑春节档 五年“踮脚”打磨愿不负期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30
《哪吒之魔童闹海》曝声音故事和新年MV 哪吒敖丙共唱新年心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8
《哪吒之魔童闹海》曝喜剧番外 哪吒太乙上演爆笑师徒囧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7
《哪吒之魔童闹海》预售破亿 第二支预告高燃之战暗藏玄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6
《哪吒之魔童闹海》定档大年初一 目前已定档4部电影势均力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