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助力,百部经典港片修复完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5 16:52

在华语影坛中,香港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承载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不过,伴随岁月更迭,其中一些上了年纪的胶片影像资料面临着老化危机。为挽救这些经典,中国电影资料馆、抖音、火山引擎自2023年8月启动“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历经一年多精心修复,该计划日前圆满完成100部港片的4K修复并展映。记录修复过程的纪录片《再续时光》也同步上线。

AIGC让电影重生

一部电影的传统4K修复过程,分为物理修复、数字修复以及艺术修复三步。在文物界常说的修旧如旧原则,在电影修复中同样适用。“保存电影档案是修复的第一原则,但同时也要考虑到现代观众的观影习惯。想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符合商业规则,让现代观众接受,就要考虑技术、艺术、历史、作者和影片本身等五个维度。”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墨分析。因此,业界也将电影修复理解为电影的“重生”。

“在修复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人工与AI相结合的原则。AI技术能够快速识别并去除画面中的瑕疵,提高修复效率;而人工修复则能够更细致地处理画面中的细节和色彩,保证修复质量。”中国电影资料馆制作部高级工程师王峥介绍,这次修复计划让当下的人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也让人更加珍惜这些经典影片的文化价值。

此次修复使用的技术来自于火山引擎多媒体实验室的AIGC视觉大模型。该实验室算法工程师张港解释:“大模型通过智能插帧技术和色彩校正方案,让影片的流畅度和清晰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我们也注重保持胶片的质感和原始风貌,让观众在享受高清画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老电影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修复动作片《飞鹰计划》时,由于武打动作的每一帧变化幅度都很大,画面上一旦有划痕、污渍等,修复师难以借鉴前后帧进行修复。而智能插帧技术方案,则通过对比前后帧内容生成中间帧,从而提升了视频的帧率,减少了卡顿现象,使画面更加顺滑、运动细节更加清晰。这一技术在《A计划》等影片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让影迷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

当然,科技并非万能的。在电影修复过程中,人文情怀同样不可或缺。中国电影资料馆的修复师们不仅要去除画面上的瑕疵,还要根据导演和主创人员的意见进行艺术修复,力求让修复效果符合主观审美和创作者的情感意图。

用数字手段传承武侠世界

不久前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办的专题影展上,修复后的《笑傲江湖》《喋血双雄》《地下情》《富贵逼人》《龙虎风云》《蜀山:新蜀山剑侠》陆续放映,涵盖了武打、文艺等多种类型,代表了香港电影在不同时期的艺术成就。纪录片《再续时光》的导演徐思原十分感慨:“电影修复不仅是对技术的考验,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尊重。伴随修复,我直观感受到香港电影的高度多元化,这些经典影片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

金庸武侠小说中刀光剑影、恩怨情仇的江湖,在香港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2024年是金庸诞辰100周年,4K修复版《笑傲江湖》于年底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的重映,无疑是对这位武侠巨匠的最好纪念。修复和重映这部影片,也让更多观众领略到了金庸武侠世界的魅力,也促进了武侠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少老观众表示,来看修复后的经典武侠片,看到它们流畅、逼真的武打场面,听到清晰、震撼的音效,又重温了角色内心的情感波动与成长历程。一些年轻观众也表示,这种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不仅让他们对金庸的武侠世界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张港说:“老片修复重映,让大家寻回到当时的年代,寻回到当时的艺术感。”王峥也表示,电影不仅有娱乐功能,还有更教育功能,“承载着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通过数字化手段保存与传播这些经典影片,不仅使得它们得以永久流传,更为后续的创作与研究提供了宝贵素材与灵感。年轻一代的电影人可以在这些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汲取灵感,将金庸的武侠精神与现代电影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武侠佳作。”

至今,修复后的经典港片已先后亮相2024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戛纳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官方放映单元,同时也通过数字平台、播放器走进手机端,让更多当下的观众看到,让经典作品永葆新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