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曲家张渠:民族的一定是经典的,被大家接受的才是世界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9 18:21

10月8日晚,随着第19届亚洲运动会闭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成功举行,本届杭州亚运会圆满落幕。除了在赛场上拼搏的中国运动健儿外,开、闭幕式上的文艺演出也令人印象深刻。

开幕式上的节目《山水共清晖》中,璀璨星河间象征着和平纯洁的“白鹭”灵动穿梭,表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爱。闭幕式上的《荷桂共生辉》以“攀花赠友”传承中式惜别之礼,以“荷桂共融”传达和合共生之情。两个节目中传递出的人间大爱和中式美学令人惊艳,其音乐也被不少网友评价为“唯美”“好听”“细腻”。

担纲这两个节目音乐创作的,是青年作曲家张渠。作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特邀首席作曲、中国国风音乐的代表人物,张渠近年来创作颇丰,曾参与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作曲、2023央视春晚节目《满庭芳·国色》作曲,其代表作有大型舞剧《孔子》《李白》《昭君出塞》等。 作为这次亚运会上唯一参与开、闭幕式文艺表演创作的作曲家,张渠的两部作品既展现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又有着国际化的呈现。

作曲家张渠

10月9日,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张渠表示,在民族音乐和国际化的表达中间找到平衡需要一定的技巧,“民族的一定是经典的,被大家接受的才是世界的。”

在中国文化内涵和国际化表达中间寻找平衡

在开幕式的《山水共清晖》中,张渠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创作出了一首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管弦乐作品。“这部作品对我来说是比较有挑战的,因为我之前做国风音乐比较多,而《山水共清晖》是一个比较唯美的,展现绿色生态的节目,与以往的国风音乐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要更唯美和梦幻。”张渠透露,为了寻找灵感,创作之前,张渠曾到杭州采风,听到很多当地的音乐,也接触了很多当地的民族文化素材,但绝大多数与导演组的要求区别较大,“民俗民间的东西比较原生态,而亚运会开幕式的感觉又是比较浪漫唯美的,所以我想了很多办法,既要体现了中国元素,又要满足盛会的要求。”最终,张渠从苏州评弹中获取了灵感,“除了笛箫以外,我还用了古筝这样的民族乐器,尽可能的把中国文化和中国音乐的特性展现出来。”

亚运会开幕式《山水共清晖》

而在闭幕式的《荷桂共生辉》节目中,张渠则以杭州的荷花和桂花为灵感,通过竹笛、萧等中国传统乐器来演奏中国调式,将荷花和桂花的香气、形态等元素融入音乐中,创作出了一首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品。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杭州的自然之美,也传递了和谐、美好、吉祥的意义。“开、闭幕式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形式,既要展现中国文化,又要符合体育盛会的要求。如果做的太过于传统和中式,对于体育盛会来说有些太局限了,这个度要拿捏好,非常难。”张渠透露,“《荷桂共生辉》的民乐只用到了笛箫,在乐器上做了一些处理。原本的笛子是贴笛膜的,但是我贴了胶布,用胶布声音会比较闷一些,有别于传统江南竹笛的音色,但音乐从骨子里又透露出鲜明的中国元素,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亚运会闭幕式《荷桂共生辉》

通过创作《山水共清晖》和《荷桂共生辉》两首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不仅展现了杭州的自然风光和地域特色,也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张渠表示,“在一年多的创作时间里,他们音乐组一直与导演团队不断沟通,经过上百次的会议及方案调整,最终在音乐语言和个性化表达上找到了平衡。两部作品音乐的成功,既源于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创意和精彩的表演,也是一次跨文化交流的盛宴。”

走出舒适圈 不断拓展音乐领域

谈及担纲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节目《构建一朵雪花》音乐创作和此次亚运会《山水共清晖》和《荷桂共生辉》音乐创作的不同感受,张渠表示,“虽然亚运会是亚洲的体育盛会,但是无论是开幕式还是闭幕式都是面向全世界的,所以在音乐的创作上都是秉承国际化的呈现方式,跟冬奥会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导演组的构思和元素不同,带给音乐上的表达也不同。”

从冬奥会开幕式到亚运会的开、闭幕式,共三个作品,张渠都是一次通过,被大家亲切的称为“一稿过”。对此,张渠表示,“主要是做的多、看得多、思考的多。”土家族的张渠从小耳濡目染,音乐和歌舞深深刻在他的骨髓里。多年来,从最早的唱片,到广告,再到影视、舞蹈、国风等,张渠一直在不同的领域不断拓展自己的音乐创作。张渠认为自己并没有局限在某一个领域,这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自己,“这一路走下来,其实是让我的创作思维更开阔了,我是不断的在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它能够让我的眼界更开阔,能够让我的音乐风格更广阔更丰富,但是我必须每天不断的去进步,去适应和改变一些东西。”

在创作中不断的思考早已成为了张渠的创作习惯,他曾担纲《孔子》《昭君出塞》等舞剧的音乐创作,并随这些舞剧在世界舞台上演出,善于思考的他很关注观众的反响,“我会发现外国人对东方的旋律特点都能接受,旋律是很重要的因素,让观众能感受到旋律的特点,大家都会喜欢的。”

有句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张渠看来,“民族的一定是经典的,被大家接受的才是世界的。”谈及如何在民族音乐和国际化中间找到平衡,张渠表示,作为80后的作曲家有自己的音乐表达,作为青年音乐家想通过自己的视听审美感受去传递中国音乐。但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家越来越强大,给了艺术家自信和底气。“以前我们搞音乐创作,生怕别人不知道我们有什么音乐,都要搬出来,现在反而更加有自信,就像闭幕式里,我们几乎都是用西方的交响乐团来演奏我们中国的作品,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自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官宣!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开闭幕式主创团队发布
央视新闻 2025-01-07
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纪录片《绽放》28日开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8
杭州第19届亚运会闭幕 亚洲朋友盛赞中国之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0-09
组图 | 杭州亚运会圆满闭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8
杭州亚运会圆满落幕 依依惜别名古屋再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8
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特许商品成为各国代表团临别礼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8
亚运花絮 | 新华社摄影记者现场转行摄影运行指导 为摄影记者提供优质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8
杭州第19届亚运会闭幕式今晚举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0-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