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倍大牛股遭砸盘!这是“传销票”?公司这样回应
上海证券报 2022-01-20 08:54

“不知情,也未参与。”对于市场传闻,恒帅股份相关人士如此回应。

1月18日,一段疑似公募基金组团买入恒帅股份的聊天截图在网上传开。根据截图,市场中有“互相传销”的模式——卖方买私募的产品,私募先买,然后准备好专家,和公司董秘、IR甚至董事长沟通好,再写段子和报告进行推广。

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关注,截图中提到的恒帅股份19日低开低走,午后不久直接“20cm”跌停直至收盘。

在此之前,恒帅股份因被视为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在两个多月时间里大涨超4倍。

大牛股陷入非议而跌停,这让此次传闻有了很强的话题性。

对于传言,恒帅股份相关人士表示,已关注到上述网络传闻,对上述传闻涉及事项并不知情,也未参与。

19日晚间,恒帅股份披露2021年业绩预告。当期,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65.77%-80.84%。

恒帅股份表示,公司依托电机技术、流体技术领域的研发技术优势,积极把握新能源汽车以及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产业机遇,不断扩大产品布局,各产品线业务收入出现大幅增长。

尽管业绩不错,但投资者显然更关注市场的传闻。

有投资者表示,要调查接盘的公募基金,还有投资者建议有关部门彻查。

“20cm”跌停的背后,是机构投资者集体卖出。

1月19日盘后的龙虎榜显示,卖出前4席均为机构席位,其合计卖出7797.69万元。

跌停是因为机构卖出,此前上涨也与机构不无关系。

在2021年半年报中,恒帅股份的流通股东榜中还未见机构身影,而到了2021年三季度末,其流通股东榜中清一色是机构。

对于传闻所说的情况,有沪上私募人士表示,投资机构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甚至相互推票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对行业、公司的理解有先后,信息传递也有成本和时滞,这就很容易出现后买的人给先买的人‘抬轿子’的情况。后买入的价格高,差价就是认知成本。”该私募人士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投资者更青睐某些明星基金经理,因为他们能够较早地发现牛股,然后等市场其他人来了解。

其认为,这种操作是否违规,核心是其中的参与者是否违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

其举例称,如果卖方、公司提供了不实信息,或者公司在发布信息时有意影响股价,私募、公募在交易时对股价进行了操纵,这都触及了红线,那么这种接盘就是有问题的。

“基金经理都要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如果听到推票就贸然买入,亏了对产品净值影响很大,这岂不是说明自己能力不行?如果是合谋坐庄,那就直接违法违规了,偷鸡不成蚀把米。”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说。(邵好)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从“仙股”到10倍大牛股 这些港股公司为何实现逆袭?
证券时报 2024-09-04
私募爆雷新进展! 重仓股实控人被刑拘
证券时报网 2024-06-29
音乐剧《致青春》晋京展演暨文化旅游推介会举行 柳州发布4条主题线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8
“踩雷”恒润股份后 浦银安盛旗下基金又中招新诺威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08
私募排名战:明星产品净值单月涨超26% 更有几天翻倍的 难道押中北交所大牛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07
遗憾!医药基金错失40%大牛股 实力不够还是"不屑一顾"?
证券时报网 2023-09-13
半两财经 | “一天杀一只白马”,抱团重仓白马股的基金还能扛多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4
上证指数创2个月新高,57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减持预案
第一财经 2022-06-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