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记|记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
新华社
2021-12-28 19:30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12月11日摄)。一个奇冷的冬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辽宁舰成功降落,人民海军航空兵,实现由岸基向舰基的历史性突破。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的飞行教官们,扎根渤海之滨,探索奋飞之路,为战教人,放飞了一批又一批中国舰载机飞行员。他们,见证人民海军向海图强,走进深蓝。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组织飞行训练,飞行教官登上歼-15战机(12月10日摄)。舰载机,是航母的核心战斗力,是人民海军的新型作战力量。世界航母发展已有百年,中国舰载机事业刚刚起步。要培养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先要有优秀的飞行教官。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昼间飞行结束后,飞行教官王勇(左二)为学员们讲评着舰动作(9月18日摄)。孙宝嵩、王勇、杨勇、艾群、曹先建……一批从全军遴选出来的优秀飞行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悄然入驻某军用机场。在这里,被美誉为“飞鲨”的歼-15战机映着地平线上的红日。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12月11日摄)。与战斗机飞行不同,舰载机飞行难在起降,最难在降。航母上,可供飞行员选择的有效着舰区长度只有约36米,而国产歼-15舰载机的机身长度就有20多米。业内有句行话:再优秀的飞行员,也不可能在没有着舰指挥官的帮助下,成功降落。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组织陆基模拟着舰训练,一架歼-15战机在着舰指挥官指挥下落向模拟着舰区域(12月10日摄)。“他们的职业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和人民海军的建设发展联系在一起。”基地政治委员李明说。
文字/新华社记者黎云 孙鲁明 高蕊
图/新华社发(万全 周刚 摄)
编辑/杨小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