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20年代的斯特拉斯堡大学,气氛有点浮夸。人们打着领带,彼此以您相称。一些人甚至带着一根把手上镶银的手杖,以一种卡美洛国王党的样子打扮,也有人纯粹是因为赶时髦这样打扮。在他们当中,有一位哲学和德语专业的学生——莫里斯·布朗肖,一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因此他注定不会任教,而且他更喜欢新闻学。他比列维纳斯大两岁。他还没有写任何东西,但是很引人注目。
很快,两人将建立联系。他们之间的友谊似乎不太可能。一个是俄国移民,爱上了德雷福斯上尉和神父格里高利的法莫里斯·布朗肖和伊曼纽尔·列维纳斯,摄于20年代在斯特拉斯堡求学时期。照片背面写着“双腿和公共马车夫”。
在这段时期的一张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俩并排站着。布朗肖苍白,修长,庄严呆板。列维纳斯圆墩墩的,笑着,蓬着头发。有人在照片的后面涂鸦,那笔迹既不是列维纳斯的也不是布朗肖的:“双腿和公共马车夫”。可能没有比这更传神的了。
“他一上来就给人一种极其机智的印象。他有一种贵族阶级的思想。在那个时代,与我在政治上相距甚远,他拥护君主制,但我们很快就彼此靠近了。” 列维纳斯就是这样描述他与青年时代的朋友的会面场景的。布朗肖建议他阅读普鲁斯特和瓦莱里。列维纳斯与文学保持着一种传统关系,从他个人的品味和他的参考文献看,无论是俄罗斯文学还是法国文学,列维纳斯所选的都是经典类作品。当他想起文学时,他很容易听到高乃依和拉辛的召唤。正如在谈论绘画时,他想到的是《蒙娜丽莎》。通过布朗肖,他可以读到更多现代作品。如果没有这位斯特拉斯堡的朋友,他会发现并爱上普鲁斯特吗?不太可能。列维纳斯则推荐布朗肖读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并向他讲述了自己日后将在德国弗莱堡学习的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在这一方面,他对布朗肖的影响也将是持久的。
他们之间的一切都对立,却产生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同时也是智识上的同伴。
选自《列维纳斯传》(法)所罗门·马尔卡 著;公维敏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我思Cogito
来源:我思Cogito
编辑/韩世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