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协副主席尹力:中国电影应站在人类文明高度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15 21:09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文联各协会在热烈回应之后也反躬自省,在各自领域的角度畅谈文艺的发展走向。中国影协副主席、著名导演尹力表示中国电影要用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审美,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在题材上,表达当代生活、记录普通老百姓生活,通过电影让人们了解中国人的奋发。

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与今天当下打通

中国影协副主席、导演尹力称,"第十届文代会以来,电影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无论从银幕数还是硬件的建设,包括3D IMAX全景声的硬件,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与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建成电影大国相比,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已经有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文化强国非常重要的中国电影,除了题材多样,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喜闻乐见、引领风尚的作品外,就是能否在当今时代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与今天当下打通,守正创新,拍出更多的经典作品。虽然电影界硬件发展迅速,我们拥有8万块银幕,银幕数和观影人数都在提高,因疫情停摆7个多月,最先复苏的还是中国电影。距离2021年过去还有短短不到半个月了,我们今年的票房可以达到400多亿,虽然创造了奇迹,但是与电影强国的标准相比,在文化输出上,也就是用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审美,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在题材上,表达当代生活、记录普通老百姓生活,通过电影让人们了解中国人的奋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电影要向全产业链发展

电影全产业链尚未形成也是尹力所关注的,“我们的电影虽然硬件发展很快,青年观众看电影已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文化消费,但我们长久以来,电影还是在靠单一票房收益,同好莱坞那种版权授权、衍生产品、主题公园多元化的全产业链相比,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虽然中国电影从9个亿到2019年达到690多亿,实现了瞠目结舌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与时代的要求和中国今天的经济体量,和我们应该拥有的话语权来比较,经典作品的匮乏还是不能适应今天的需求。要想站在世界的中央,拥有更多话语权,电影是重要的传播表达载体。过去我们说电影是放在胶片里的盒子,作为交流的大使,应该传递中国的声音,让世界知道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国人的情感表达。即便我们每年在海外办很多电影展,向海外华人、留学生来展示最新的电影成果,但是如果进入不了海外主流的商业院线去放映,这个声音仍然是微小的。”

电影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作为知名导演,他同样关注年轻导演的培养,“电影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答案一定是高端的,不是一哄而上的。艺术教育虽然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但是从3000块银幕到8万块银幕,为了未来,我们在今天有必要做长远的规划和前瞻,包括艺术教育以及各电影节做的创投板块。我们电影导演协会做了五届的‘青葱计划',就是为年轻人拍第一步院线长片提供条件,为他们做剧本工作坊,请导演导师,找钱,做孵化,已经拍完的有八九部了。今天的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同质化,愤怒青春、小镇青年,这个路数太多了。我们看到国外很多的艺术教育,包括纽约大学电影学院,他们的学生不一定就是电影的发烧友,他们有的是学哲学的,对人的生活、生命的意义,更有一种哲学的思辨,以及更高端的、学术的、人文的思维。影像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语言、是手段,他们并不是迷恋影像的玩家,这方面我们还很欠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中国电影要急速完成从“中国符号”到“中国精神”的升级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5-08-07
中国影人创作和创新能力有多强,中国电影市场天花板就有多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20
赏读|“吴天明”这三个字,承载了中国电影太多的意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1
中国电影产业如何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1
《2024中国电影导演之夜》播出 致敬中国电影人的“金石”精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9
“今日中国”艺术周在巴西里约展映中国电影
中国新闻网 2024-03-24
金爵论坛:中国电影要连接世界,就要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1
从新主流电影崛起看中国电影新气象
新华社 2022-11-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