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网红洗眼液标榜“抗菌消炎”,犯了哪些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0-20 16:30

近期,洗眼液成了一大新爆品,以“可以深层清洁眼睛”、“洗出眼睛里的脏东西”、“洗出少女眸”等为卖点,不仅登上了一些美妆App,还被部分明星所“种草”。而在电商平台上,有的卖家月售量甚至超过10万件,部分电商更是按照“功能”分成了“抗菌消炎”“缓解疲劳”“去红血丝”等。(10月20日《北京青年报》)

对于这类网红产品,有权威专家认为,“医学上的洗眼应该是用活水清洗。将洗眼液倒在杯子里扣在眼睛上晃动的操作,无异于‘死水浸泡’,犯了大忌。”可以看出,这里的大忌,主要指的是操作方式。不规范的操作不仅起不到其所标榜的作用,反而会使得眼皮、睫毛、眼表的细菌垃圾混在洗眼杯中,再随着洗眼的动作混入眼表角膜,造成感染。

该产品除了操作上犯忌,在其它方面还有多处犯忌。比如,作为一种非医药产品,却宣扬具有治疗功效,为广告法所禁止。洗出来的液体变得浑浊,本是因为人的泪液里含有脂肪以及一些酶导致,是每个健康人都会出现的正常现象,但该产品借此宣扬“洗出眼睛里的脏东西”,这是在欺骗消费者。

此外,“抗菌消炎”这个作用不一定全是“好作用”,因为随意“抗菌消炎”也有危害,可以导致局部菌群失调等副作用,这一点过去在“抗菌香皂”上已讨论得很充分,现在的香皂极少宣扬抗菌作用,通常只是说抑菌,原因就在于此。泪液中含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物质,具有清洁、杀菌作用,假如洗眼液也能“抗菌消炎”,反而可能杀了不该杀的菌,让致病菌获得更多生长繁殖的机会,导致感染。

现在网红产品你方唱罢我登场,变换的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当一款产品被发现存在虚假宣传、以次充好、欺诈营销等现象、并打算对其展开调查时,该产品早已销声匿迹,新的热点重新出现,让监管扑了个空。网红产品玩虚假宣传的“快闪”,这个逃避监管与打击的招术不破,消费者频受网红产品的坑害,就在所难免。

消费者跟风抢买网红产品,要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至少应该区分普通商品、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等不同产品的分类及质量要求。看到普通商品宣扬治疗功效,应当明白这涉嫌虚假宣传。唯有提高健康素养并具备较高的警惕性,消费者方能在网红产品层出不穷的当下,维护好自身利益。

文/罗志华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打一针根治过敏,医疗何以频现热点噱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3-30
身上的这 7 个部位,真的不用清理得太干净!
科普中国 2024-10-30
北青快评 | 吹到医院的网红打卡风亟待纠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6
北青快评 | 对“三无”网红食品别轻易尝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8
这4个“毁眼”行为不要再做了!再不注意,眼睛真的要“报废”了……
科普中国 2024-08-24
北青快评|“网红”城市助推消费市场升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7
北青快评|与其迷信“节电器”,不如用电“长点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8
北青快评 | 购买“医院同款”雾化器犯了哪些禁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