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史 | 鲁迅“赌月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9-20 12:00

◎成健

1926年,鲁迅的中秋节是在厦门度过的。那年8月末,他受林语堂力邀离京南下,应聘为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和国学研究院教授。鲁迅在中秋当天的日记中记录了一项赌月饼的活动:“旧历中秋也,有月。语堂送月饼一筐予住在国学院中人,并投子六枚多寡以博取之。”

赌月饼,又称为中秋博饼,是闽南地区的传统习俗。闽南人对中秋节格外重视,民间素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当时厦门大学处于初创期,在文科主任林语堂的奔走游说下,竟从北大等校挖来了20多位知名教授,一时举国瞩目。林语堂是福建漳州人,太太是厦门本地人,他对中秋博饼的风俗了如指掌,曾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既然有了足够的闲暇,中国人有什么不能做呢?”文章列举了如吃蟹、品茗、下棋、办灯会、捉蟋蟀等66项活动,其中就有赌月饼。国学院的教授们大多是他的知交好友,当然要在佳节来临之际尽一尽地主之谊,给这些远离故土的同事送来一筐月饼,组织他们玩一场博饼游戏,聊以排解思乡的忧愁。

相传博饼最早是清代军营中兴起的一种娱乐活动,用具简单,规则也不复杂,略而言之,是将六颗骰子掷进大碗中看点数,起初不同的点数组合还各有说法,后来渐渐简化为单纯的比大小。参与者一般在10人以上,前6名获奖,从大到小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和秀才。月饼则需准备63只,从状元到秀才,每个等级获得的月饼数目分别为1、2、4、8、16和32,月饼大小也不一样。状元虽仅获一个奖品,却是特大月饼。而夺得状元的人,将在来年中秋负责置办月饼,并准备骰子、碗等器具。

从鲁迅日记的记述来看,他此次也参与了掷骰子赌月饼,但估计并未博到大奖,否则应该记上一笔。同事相聚,贵在参与,谁都不在乎赢得多少月饼,更何况那些温文尔雅的国学教授们。林语堂送来的这一筐月饼,获奖者也不至于自己独食,而是见者有份,同吃同乐。中秋节的第二天,鲁迅给远在广州的许广平写信时特意提及此事,讲述与几位同事中秋博饼之乐。

民俗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鲁迅、林语堂和厦大国学院的教授们或许不会想到,他们曾经玩过的中秋博饼,在八十年之后的2008年,入选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老北京的“自来白”与“自来红”月饼
史志北京 2023-10-04
把月饼“画圆”才是真正的多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1
月饼美味,健康食用有讲究,有图有真相
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09-29
全国月饼大赏!这10款月饼你最爱哪个?
科普中国 2023-09-29
四部门发文遏制“天价”月饼:“天价”月饼线上卖 运费竟还要近千元
南方都市报 2023-08-31
生活|看今年月饼如何破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01
月饼“抢鲜”上市,刮起“生椰风”!减糖、无糖月饼也火了
央视财经 2022-08-07
3万枚定制月饼免费赠学子
极目新闻 2021-09-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