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越三团联手为扶贫立传 《山海情深》阵容堪比《红楼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3-20 11:13

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剧目、上海市“建党百年”“全面小康”主题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入选剧目、越剧《山海情深》3月19日晚登台国家大剧院。一架钢琴,一个芦笙,是导演杨小青特意打造的另类维度空间,一边是摩登澎湃的上海都市,一边是悠扬的苗寨,互动、对话、交流、融合的就是山海情深。

微信图片_20210320110720.jpg

《山海情深》讲述的是上海与贵州之间的扶贫故事。上海服装设计师、志愿者蒋薇希望重建苗寨竹编合作社,她与竹编社社长应花共商振兴竹编发展规划,经历了与主管产业的副县长、蒋薇的父亲蒋大海,竹编高手、应花的婆婆龙阿婆的种种误会,最后冰释前嫌。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苗女们穿着蒋薇设计、自己编制的竹编服装款款而来。

“自2013年上海对口帮扶遵义以来,一批又一批来自黄浦江畔的干部告别家人,打起背包,投身到黔北茫茫大山,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了上海的温暖力量。剧中的‘蒋大海’就是无数上海扶贫干部的集体画像。”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上海市东西部扶贫协作选派干部,挂职任遵义地区唯一的深度贫困县正安县常委、副县长李国文,在看完越剧《山海情深》后动情地说。蒋大海的扮演者许杰对此也颇有感触,“我原来对扶贫干部了解很少,他们工作在远离上海的偏远地区,他们确实蛮伟大的,而且是那种很朴实的伟大。剧中的蒋大海每天要走三万步,我想想我每天健步走一万步已经很累了,他还是在山区,确实不容易。”剧中蒋大海有一段这样的台词:“政绩不是口号,不是表彰,更不是履历表上的升迁筹码。它是村村寨寨门前的那条路、那座桥、那家医院、那所学校,是家家富足丰满的口袋,是户户团聚幸福的笑脸,是男女老少安定美好的生活。”观众席上,不少观众为这段念白湿润了眼眶。

微信图片_202103201107203.jpg

据悉, 《山海情深》第一次实现了上海越剧院全院三个团一起演绎,台上演员舞美和乐队将近160人。这是近二十年来上越出动的最大规模的队伍,上一次还是要追溯到上海大剧院刚刚建院时的那部大剧院版《红楼梦》。创作更是横跨了多个艺术界别。杨小青既是资深的戏曲导演,但同时她也是非常具有新观念新想法的一位导演。胡佐、萧丽河、王秋平都是跨界主创,都曾多次与知名影视剧导演,大型国际秀场合作,让更多的现代元素,前沿舞台美学都植入到这次的创作中。

擅演传统题材的越剧,此次创作《山海情深》是一次最具挑战性的尝试,上越院长梁弘钧说:“这种挑战不仅在于这个题材不是人们认知里越剧擅长表达的那种,更多的是要让新的观众通过这么一个和现实生活有关联的故事,接受越剧,爱上越剧。”追溯越剧发展的一百年来,它始终是和时代紧贴在一起的,比如最早使用钢琴伴奏,最早与电影结合等等。而《山海情深》也保留了越剧创新的基因,除了传统的戏曲导演、越剧唱腔之外,加入了管弦乐编曲、音乐剧编舞、实景灯光秀、影视服化等主创人员,整个舞台呈现都让人耳目一新。 

微信图片_202103201107205.jpg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服饰结合苗族元素,有苗银、百褶裙等元素,但是穿脱起来就不那么便利了,有时抢装时间只有五、六分钟,但后台却忙而有序。演员们前一场戏演完,下场边走边脱,一边还要一手接过竹编头饰戴上。除了服化老师,其他没有戏份的群演也会一起帮忙穿戴。五分钟内迅速端起架势走上T台,俨然一副国际走秀模特的样子。

据悉,北京演出后,《山海情深》还将奔赴云南、贵州、重庆等上海援建对口地区演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回声 | 《山海情》探索民族歌剧新样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0
《红楼梦》VS《零祈祷》:好祖母VS怪祖母
北青艺评 2024-10-26
舞台上演多种艺术形式《红楼梦》 见证经典在当代焕发新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4-10-17
话剧《红楼梦》(全本)首次登台北京舞台 迎来百场演出
中国新闻网 2024-10-13
32城巡演一票难求 民族舞剧《红楼梦》新说“红楼”又“爆”了
新华社 2024-08-14
改编自同名电视剧,歌剧《山海情》将迎来第四轮演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9
《红楼梦》又有全新版本,这一次“海棠诗社”成了主线
上观新闻 2023-11-26
未映先火,《红楼梦》改编电影靠谱吗?
中国新闻网 2023-09-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