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基于新冠疫苗可能问世等,明年中国经济或增7.9%
澎湃新闻 2020-09-29 12:00

9月29日,世界银行发布2020年10月期《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从遏制疫情走向复苏》,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9%。

该《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东亚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造成了三重冲击:大流行本身,防控措施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需要采取快速行动,以确保大流行不会在今后数年影响经济增长和增加贫困。

《报告》称,有些国家截至目前已有效遏制了病毒传播,国内经济活动逐渐恢复。但亚太地区的经济严重依赖世界其他地区,而全球需求依旧疲软。预计2020年整个地区仅增长0.9%,为1967年以来最低的增长率。预计2020年中国将增长2.0%,政府支出、出口强劲和新增感染率低起到了提振作用。预计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将收缩3.5%。

《报告》同时表示,亚太地区2021年的前景更为光明,基于复苏持续和主要经济体经济活动正常化的假设,并与疫苗可能问世相关联,预计中国将增长7.9%,该地区其他经济体将增长5.1%。不过,预计产出在今后两年将远低于大流行前的预测。对于一些暴露度较高的太平洋岛国前景尤为严峻,预计这些国家的产出直至2021年都将比危机前的水平低10%左右。

《报告》预计,亚太地区将出现20年来首次贫困率上升:受大流行的影响,预计多达3800万人将继续陷于贫困或返贫(按照日均5.5美元的上中等收入贫困标准)。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副行长维多利亚·克瓦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贫困人口打击最大,而且造就了一批‘新穷人’。亚太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战,政府面临艰难的抉择。但是也有可供采用的明智的政策选项,能够减少这些权衡取舍,比如投资加强检测和追踪能力,持续扩大社会保护范围纳入贫困人群和非正规部门。”

《报告》警告说,如果不在多条战线同时采取行动,大流行就可能在今后10年将地区增长率每年削减一个百分点,贫困家庭因获得医疗、教育、就业和金融服务的机会较少而受到的影响最大。

《报告》预计,2020年亚太地区的巨额财政赤字将使政府债务平均增幅达到GDP的7%。报告呼吁进行财政改革,通过增加累进税和减少浪费性支出来调动财政收入。在一些国家,未偿债务存量可能已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需要更大的外部支持。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阿迪特亚·马图说:“很多亚太国家成功地遏制了疫情,提供了救助,但要实现复苏与增长仍需努力。目前的优先任务应当是安全复课以保存人力资本;扩大狭窄的税基以避免削减公共投资;改革受到保护的服务行业以利用新出现的数字化机遇。”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亚行: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面临挑战但具有韧性
新华社 2024-09-25
IMF预计亚太地区2024年经济增长4.5%
新华社 2024-04-30
世行:预计2024年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增速为4.5%
第一财经 2024-04-01
亚行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新华社 2023-12-13
世行预计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今年增速为5%
新华社 2023-10-02
亚行报告持续看好亚太经济增长前景
新华社 2023-09-20
亚行维持今年亚太发展中经济体增长预期,新加坡和越南被下调
第一财经 2023-07-19
世界银行预计今年全球增长将放缓至2.1% 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至5.6%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