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古人类利用野生稻的证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8-03 17:37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8月3日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了解到,该所吴妍副研究员国内其他科学家合作,在广西娅怀洞遗址发现了距今1.6万年的稻属植硅体,为古代人类利用野生稻提供了重要证据。这项成果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上。
吴妍副研究员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谢光茂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等合作,对娅怀洞遗址系列样品进行了古植物遗存研究。合作研究团队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年,结合娅怀洞古人类遗址的遗迹与遗物,建立研究点的年代框架。通过植硅体分析,辅以孢粉信息,获取古人类植物资源信息。研究发现,不同时间跨度,古人类利用植物种类不同:在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至海因里希1期,发现了榆属植物;竹子和棕榈,则出现在整个时间序列中。更为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了距今1.6万年的稻属植硅体,这为古代人类利用野生稻提供了重要证据。
这项合作研究还发现,娅怀洞遗址独特的石器组合类似于华北地区而非华南,暗示这样一种可能性——因气候变冷北方的古人类南迁,带来他们惯用的工具和技术。这表明,温暖的广西地区不仅为古代人类的扩散和迁徙提供了重要途径,而且还是规避突变气候事件的理想避难所。
作为近年来广西旧石器考古重要发现之一,距今3万年左右的娅怀洞遗址包含了旧、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已在该遗址发现中国极为少见的完整人类头骨化石,和大量打制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聚焦 | 中国科学家在华龙洞遗址发现东亚地区向智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
新华社 2024-12-09
安徽华龙洞遗址开启第四次发掘 探秘30万年前古人类生活场景
中国新闻网 2024-05-16
泥河湾盆地110万年前古人类石器技术研究获新进展
央视新闻 2024-03-05
江苏无锡首次获得6000年前古人类DNA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9-17
重磅!黄河流域发现长达百万年连续古人类文化遗存
人民网 2023-07-10
陕西夜塬遗址:展示百万年来远古人类活动清晰轨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12
考古人员在滇西北发现了一系列重要古人类活动线索
中国新闻网 2022-12-28
考古人员在滇西北发现一系列重要古人类活动线索
中国新闻网 2022-12-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