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记者3月31日获悉,《2019年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报告》于近日发布,报告首次将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纳入其中。
据了解,起草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明确要求,也是履行中办、国办《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以下简称28号文)的法定职责。《2019年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报告》严格按照中办、国办28号文的要求,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于3月1日前分别报送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
据介绍,《2019年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内容分为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不足、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和2020年工作初步安排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19年基本情况,是按照《纲要》要求梳理总结的,主要包含持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等七个方面工作。第二部分是存在问题与不足,主要包括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效能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三个方面。第三部分是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法治政府重点问题研究、注重学习引领、关注决策、立法等重点工作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督察考核等内容。第四部分是2020年主要工作,从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法治服务与保障、强化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统筹协调、持续深化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做好立法等重点工作、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方面做了初步安排。
据了解,2019年,北京市推荐西城、朝阳、海淀、平谷、通州5个区申报全国综合和单项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评审,首轮5个区全部入围。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北京在国内营商环境评价中继续保持第一,位列全球第28位,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升至31位做出了贡献。
《2019年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报告》指出,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求和机构改革新形势,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调整设置为北京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下设的工作小组,优化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修订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持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完成市区两级党政机构改革;统筹推进市场监管等五大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落实街道乡镇执法主体地位,推进执法力量下沉;公布2019版市区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全部取消市区两级政府设定的证明,群众办事申请材料和办理时限均压减60%。
《2019年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报告》指出,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不断提升。出台《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建设;持续第五年开展对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案例评审交流活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日渐完善。全年共完成32项立法项目,其中,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等16项法规草案;制定《北京市内部审计规定》等3项政府规章,修改《北京市禁止露天烧烤食品的规定》等4项政府规章,废止《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9项政府规章。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设,在46个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全面推进行政检查单规范化建设。
此外,市政府常务会议组织5次会前学法,各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组织会前学法329次,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引领示范作用。2019年,全市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共计1100多人次,其中,西城、朝阳、海淀、顺义、大兴5个区政府一把手出庭应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晓玲
编辑/白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