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回到“纯粹的表达”,《狗阵》导演管虎:我需要重新出发的勇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5 18:14

导演管虎用“快乐无比”来形容电影《狗阵》的创作过程,“这部电影的纯粹表达,从我的内心流淌而出,我没有背负太多的商业压力,没有做工业化的挑战,就是随心随性地想通过一些尝试,达到一定的创新度。”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管虎表示,自己要借这部影片来“破阵而行”,“我需要重新出发的勇气,因为一成不变的创作会产生疲劳感,我想要缓一下,就像是蓄电池重新充电,回复最初的满格状态。”

微信图片_20240615173154.jpg

电影《狗阵》由管虎导演,彭于晏、佟丽娅领衔主演,贾樟柯、周游、胡晓光、王奕权、牛犇、小辛主演,于6月15日全国上映。

电影讲述了西北一个小镇上,一人一狗相互救赎、重获新生的故事。影片中,彭于晏饰演的二郎由于过失杀人而入狱,假释后重回故里,却难以融入社会。迫于生计的二郎加入打狗队,因为一次意外的车祸,二郎救下了一只黑狗,两者的命运由此联结。一人一狗两个格格不入的灵魂在彼此最孤单的时刻产生共振,温暖着彼此,也成为了密不可分的人生伙伴。

006oGsUSly1hqq2e5knj0j33351qiwze.jpg

创作《狗阵》我觉得酣畅淋漓

对于《狗阵》的创作缘起,管虎表示,并不是一时的灵感迸发,而是源于一种积累,“我在生活中经常会冒出一两个怪主意,看见一个人、一件事儿就会觉得这个应该能拍成个电影,于是也就留下了一些思考痕迹和契机,《狗阵》就是这样。我记得自己第一次踏上西北大地,看到诞生于五、六十年代的石油小镇比比皆是,当时很吃惊,觉得中国居然有这样独特的地方,设施非常齐全,餐馆、饭店、医院、银行都有,但随着时代变化,曾经居住的人都迁移了。这种地方特别有魅力,仿佛墙壁都有温度,浸透着历史感,镇上还有很多流浪狗……我当时就觉得,不在这里拍戏,太可惜了!这就为《狗阵》埋下了‘伏笔’。”

006oGsUSly1hqq2e9ar3lj33351qihde.jpg

《狗阵》的镜头语言带着一种冷冽、客观,却让观众深切感受到时代洪流中,个体的挣扎与希冀,管虎希望作品呈现一种真实、深切的力道,”这部影片是以2008年为背景的,2008年是中国社会发展最快的、很有代表的一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亲身经历了那种很棒的巨变。当时,正好我家的一位亲戚在山区去世了,我就想去探究一下另外的一种人生,在除了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看看同一条件下人们生长的样子,他们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生命体验。”

管虎觉得,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每个人都像“追车的人”,“就比如是一趟列车,我赶上了,他没有赶上,我想拍拍那个没赶上车的人,看他是不是还要努力去追逐,还是他就停下来了?对于时代中普通人的记录,是我的一种好奇,也是电影人的一种责任。“

001OwAElly1hql8lh717oj62bc1cy7wi02.jpg

008DXCv5ly1hptksslgkcj31r01107wh.jpg

《狗阵》是一部深具作者表达的电影,一人一狗在空旷荒凉的地方游走,充满了生命力,管虎也表示,自己尽量降低影片的戏剧感,保持文本的多义性,用交错而过的知己姑娘,父子之间默默的“对抗”等情节来展现一段真实人生的片段。创作《狗阵》让管虎觉得很过瘾,“我觉得是酣畅淋漓,做商业类型片的话,你必须充满精力,面对很多的压力,由此也会产生疲累感,但是,《狗阵》是我想在宽松、自在的环境中,游刃有余地做出的新尝试,是发自内心的故事,拍起来不难,很轻松。“

黑狗让观众关注到“人内心的动物性”

影片中,彭于晏饰演的二郎脱离家乡、落后时代已久,是一位失语的边缘人,孤独而倔强。彭于晏颠覆了以往的帅气形象,为了饰演这个角色,将头发剃短,只留3毫米,配上极具西北地方特色的深肤色和晒斑,非常符合二郎原生态的粗旷气质。管虎表示,大家对彭于晏的印象总是阳光、英俊,“但是,跟他慢慢熟悉起来,就会发现他身上藏着一种野性,这在别的作品中很少见到,而《狗阵》能够让他有机会展现那种野劲儿。”

006oGsUSly1hqq2e8f85qj33351qie81.jpg

与彭于晏搭戏的黑狗小辛看上去也很有灵性,管虎透露,彭于晏在拍戏前与小辛一起生活了很久,“小辛必须得熟悉彭于晏,消除恐惧感,才能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小辛在拍完戏后,已经被彭于晏收养,并且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狗狗金棕榈评审团大奖”,而现在,彭于晏已经成为了小辛的经纪人,帮这只狗狗“接戏”。

008DXCv5gy1hq0vikdgt2j30u01hce6m.jpg

对于狗狗的演技,管虎评价道:“它很凌厉,像是一把刀一样,与二郎之间形成尖锐的对峙”,管虎觉得与动物拍戏,是一个乐趣横生的过程,“只要有耐心,它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我们在拍摄时,并没有把它当成是一条宠物,而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与另一个孤独的灵魂产生对撞。”

管虎的电影中,动物元素出现的很多,比如,《老炮儿》中,在大街上奔跑的鸵鸟,《八佰》中的白马,《斗牛》中的奶牛,对于动物在作品中的深意,管虎笑称其实并没有特别的意图,“其实,就是赶上了,比如《老炮儿》中的鸵鸟上街,是个真事,碰巧了,就拍了,后来被大家解读出很多意思,也是挺好的事儿,但最初就是为了增加一种真实感。”

而《狗阵》中的黑狗确实承载了管虎导演的深刻思考,让观众关注到 “人内心的动物性”,管虎说:“人身体里蕴藏的动物性是特别可贵的,我们一路长大一路把它弄丢了,二郎本该有的血性就是被这只狗激发出来了,他由此想要重新焕发一次人生。”

微信图片_20240615173242.jpg

电影界有个说法是“动物和小孩最难拍",提及《狗阵》中,动物的拍摄是否耗费了很多心力?管虎语气轻松地表示“不难”,“我们有一个专业的、三四十人组成的训练团队,提前对狗进行了训练,全程照料这些动物,而且,狗是非常容易交流的动物,只要做足准备,进行相对详尽的排练,给予它们充分的耐心,拍摄会很顺畅。“

管虎透露自己在生活中也非常喜欢狗,“当一个人痛苦、烦躁的时候,会很想独自待着,但是,有狗陪着又会很不一样,它不说话,眼睛直愣愣愣地、含情脉脉,多少个小时就陪在你身边,这种人和狗之间冥冥之中的链接,挺值得大书特书的。” 

008DXCv5ly1hptksqb8u2j31r01107wh.jpg

寻求的突破,但要从本心出发

电影《狗阵》中,二郎从“麻木”到“抗争”,从“迷茫”到“勇气”,是一种“破阵”的过程,管虎说:“《狗阵》的片名中,‘阵’就是阵列的意思,我们每个人都是阵列,几十年的人生,几乎持续不变,都是由熟悉的亲戚、朋友、同事,以及大家习以为常的琐事组成的。而一个人能不能走出受困的状况,去改变生命的态度、生活的方向?这是《狗阵》想要探讨的。 ”

管虎的内心也有这种“重新出发”的强烈意愿,“我不希望过那种一眼就望到头的生活,我期待改变的可能性,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尤其在创作上,我需要不停地转变,可能突然就开始做电视剧了,时间长了,又开始做电影,然后又去尝试工业化生产。我做一件事需要有挑战、有激情、有乐趣,所以,时常要变一下、缓一下,就像演员演影视剧久了,就希望在舞台上充电一样,回归到初时的饱满。”

微信图片_20240615173247.jpg

不过,管虎表示,自己寻求的突破要从本心出发,“我不能为了改变而去拧着自己,这种事儿我从来不做。对于一名导演来讲,每部戏都是一种疏解,是内心的一种释放,或者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是克服一种恐惧,各种诉求就像是身体中本来就存在的,当你顺从本心创作的时候,那些字儿仿佛带着笔,自然而然地就写出来了,绝不是刻意的。”

回望自己的创作道路,管虎觉得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一直是如履薄冰,其间,也有小小的成功,但随着一个人的长大,就会变得成熟一些。我现在也在学习的过程中,长年保持着阅片的习惯,也跟很多年轻电影人打交道,跟他们一起做项目,从他们身上汲取他们对于世界的感受,这些都这很有意思。”

微信图片_20240615173251.jpg

电影《狗阵》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获得了“最佳影片奖”。管虎表示,这个奖项化成了一股力量支撑着自己的创作,而带着这份鼓励,管虎导演也将“再出发”——他的新作《东极岛》即将开拍,影片讲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给创作带来了新的难度,管虎说:“这部海难片,水底戏很多,对于技术参数、测试设备和技术革新,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作为电影人,管虎觉得自己非常幸运,“电影人能够通过作品来疏解自己,能够体验不同的人生,这就是电影赋予我们的礼物。拍电影的时候,我乐在其中,因为我只会做电影,不会干别的,我不怕累和辛苦,我也不拒绝任何挑战,我怕的是没有机会拍电影。”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狗阵》:粗粝的生活外壳,讨巧的现实主义
北青艺评 2024-06-28
汇聚7大单元30余个IP幕后珍藏 淘票票“造梦现场”电影艺术展开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5
今年暑假档能否“好戏连台”?
扬子晚报 2024-06-13
《狗阵》首映 观众点赞“管虎最好的一部电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3
管虎新作《狗阵》曝“再上路”特辑 台前幕后全员挑战自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