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高温警报就是号令,防旱抗旱就是保民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3 14:58

近日,北方地区高温天气持续。6月12日,中央气象台第三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河北、河南、山西当日均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中央气象台预计,6月13日至15日,华北大部、黄淮、陕西中北部、山西中南部、苏皖北部、湖北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有高温天气;6月17日至6月下旬前期,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将再度发展。

本轮高温天气是北方地区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高温持续时间长、日最高气温有极端性。高温警报就是号令,防旱抗旱就是保民生。面对高温干旱,各地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展开应对,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转运行。

形成“大合力”。防旱抗旱工作既是惠民工程,也是底线工作。高温旱情发生以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展开抗旱和服务工作。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发布预报预警及提示建议,全力保障夏收夏种、能源供应,指导公众做好健康防护。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气象、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会商,研判重点地区旱情发展态势,制定完善抗旱预案方案,做好预报预警、水量调度、农业技术指导等工作,最大程度减轻干旱影响和损失。各地针对高温干旱天气可能引发次生灾害问题,落实安全责任,着力加强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建设施工、消防安全等领域风险防范,把责任压实到一线、工作落实到一线。各级主要领导干部战在一线、靠前指挥,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打响防旱抗旱攻坚战。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全力以赴做好防旱抗旱工作。

做好“水文章”。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玉米和水稻是秋粮的主要作物。当前正是北方秋季作物播种和苗期生长的关键时期,需水量大,对温度敏感。抗高温干旱关键在于用水,做好“水文章”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各地统筹考虑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季节性、区域性分布特点,摸排受旱影响情况,细化供水用水方案,积极组织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打井抗旱作业,适时开展人工增雨等措施,全力确保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灌溉需求。秋季农作物正面临着严峻“烤”验,抗旱造墒育苗保苗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关键任务。及时抢墒播种,对土壤墒情适宜的坚持抢墒播种,墒情差的及时造墒播种或播后浇水补墒,组派专家组和农技人员指导落实造墒播种、播后浇“蒙头水”、坐水种等抗旱措施,确保夏播顺利开展。大力推行智慧灌溉、精准灌溉、高效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

关爱“一线人”。坚守在工地一线的建筑工人、穿梭于城市的快递员、指挥交通的交警、遍布在大街小巷的环卫工人……他们在高温酷暑中挥洒汗水,为城市的运转和居民的生活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服务。要关爱一线劳动者,保障高温下户外劳动者安全。用好“红色驿站”“同心驿”“爱心亭”等资源,依托楼宇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站及爱心商家等,完善配置、主动开放,为户外工作人员提供用餐休息、歇脚纳凉、防暑药品等服务。对环卫工人严格控制人工作业时间,加大机械保洁力度,合理调整作业频次,最大限度使用机械代替人工作业,降低一线劳动强度。对铁路检修工人、建筑工地施工人员等,配备夏季室外作业防晒服等装备,以应对高温天气。劳动监察部门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露天岗位工作和有高温作业场所用人单位的检查力度,切实维护好高温作业劳动者安全和健康权益。

高温天气还未结束,旱情还在持续。要高度关注旱情、关心抗旱,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知重而担、履职尽责,戮力同心、众志成城,扎实做好防旱抗旱各项工作。防旱抗旱工作艰巨,但我们一定有足够的应对能力,相信一定能够战胜旱情,在这场民生大考中交上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文/向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山东抗旱一线:用好每处水源 争分夺秒灌溉
新华社 2024-06-21
事关“国之大者”!关键阶段,刘国中走进田间地头调研
北京青年报政知圈 2024-06-16
抗旱抢浇 造墒播种 山东多地全力抗旱保夏种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5
南涝北旱,水利部门如何防御?
新华社 2024-06-14
水利部针对8省启动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 多地这样保夏种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