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节气丨霜降今年已薄霜,菊花开亦及重阳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2023-10-24 20:00

每年10月23~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时是霜降节气,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节气后,户外气温骤降,烟霏云敛,天高日晶。民谚云“霜降杀百草”,随着霜降的到来,植物渐渐失去生机,作物、草木开始泛黄、落叶,进入了“千树扫作一番黄”的晚秋时节。

霜降是立冬前的最后一个节气,《楚辞·九辩》有云:“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霜是预兆冬的来临,经历过风霜后的林木,层层叠叠,是那样的庄重、深沉和含蓄,甚至每一片树叶,都变得成熟而优雅。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戮禽

《逸周书》上说:“霜降之日,豺乃祭兽”。豺狼此时开始捕获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

二候草木黄落

晚秋时节,木叶飘零,飒飒风干,树叶都枯黄掉落了,预示着冬天即将来临。

三候蛰虫咸俯

“俯”是低头的意思,对时节敏感的蜇虫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

霜降习俗

“霜降今年已薄霜,菊花开亦及重阳”,九月初九重阳节是在霜降节气前后的重要节日,今年的重阳节更与霜降日前后相邻,一些习俗亦有互通,如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等。今天正值重阳节,也是我国第十一个法定“老年节”,这也是一个围绕老年人而过的节日,尊老敬老爱老是其核心要义。

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菊花在此时盛开,赏菊也成了霜降节令的雅事。“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还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梁城的商家用大片菊花装饰酒楼入口,“皆以菊花缚成洞户”。到了清代,茶馆和富贵之家以成百上千盆菊花堆叠成菊花山子、菊花塔,蔚为壮观。该俗沿袭至今,现在各大公园仍有开办大型菊展的活动。

登高

在古代,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农历九月初九,正是深秋天高气爽之时,适合登高望远。通常霜降节气过后,枫树、黄栌树等在秋霜抚慰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壮观之极。登至高处极目远眺,令人心旷神怡,阴霾、悲秋的情绪随之隐没,可使身心感到极大的愉悦和放松。

吃重阳糕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饵就是古代的糕。重阳糕又称花糕,制无定法较随意。而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因“糕”与“高”同音,古人认为吃重阳糕能“百事俱高”。

拔萝卜

有句农谚说:“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价格便宜的食物,民间称“土人参”,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的谚语。

品霜柿

霜降,万物收藏,但柿树还挂着橘红色果实。柿子初红,是酸涩的。唯有等到严霜打一打、冻一冻,才有甜蜜的汁水,凛凛白霜,减苦增甘。人们认为吃柿子不仅可以抵御寒气,还能补筋骨。而霜降吃柿子,也有“好柿成霜”的美好寓意。

霜降养生

起居: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贪睡

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御寒准备,预防感冒。每晚坚持用热水泡脚,有利于驱寒温经,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

饮食:补冬不如补霜降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人们认为“秋补”比“冬补”更要紧。霜降时节的进补要循序渐进,适合“平补”,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适宜的食物有梨、苹果、萝卜、栗子、百合、蜂蜜、银耳、羊肉、鸭肉等。

运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

霜降一般在农历九月,此时一片秋高气爽的景象,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健步走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加强,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太极剑、球类运动等。

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

霜降过后,花木凋谢,进入深秋,天气逐渐变凉,容易给人一种凄凉、垂暮的感觉,人容易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

霜降诗词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样的秋色,让人的心中,不由自主地生出许多无奈与悲凉。但与其伤春悲秋,不如捻一枚落叶,轻蘸笔墨,写下心之一隅的感悟,寄给深秋的悠悠岁月。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唐·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唐·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岁晚》

唐·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季秋已寒节令颇正喜而有赋》

宋·陆游

霜降今年已薄霜,菊花开亦及重阳。

四时气正无愆伏,比屋年丰有盖藏。

风色萧萧生麦陇,车声碌碌满鱼塘。

老夫亦与人同乐,醉倒何妨卧道傍。

《列岫亭》

宋·江定斋

倚槛穹双目,疏林出远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

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

本篇图文摘编自《中华二十四节气诗书》、新华网、《北京日报》、古诗文网、包图网、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Pixabay.com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节气丨霜降:岁月渐落霜华,人间安然无恙
诗词天地 2023-10-24
霜降 | 霜降柿子红,时至秋日终!
南师国学堂 2023-10-24
重阳节的小知识:为啥又叫菊花节?重阳糕长啥样?
中国新闻网 2023-10-23
重阳节的小知识:为啥又叫菊花节?重阳糕长啥样?
中国新闻网 2023-10-23
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真相是…
人民网科普 2023-09-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