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品读|以怎样的态度和行为同孩子相处,是门功课
半月谈 2023-04-23 19:00

上小学时,我是有名的“捣蛋鬼”。比如自习课上迟到,同学们都沉浸在学习中,我会猛地踢开教室门,“砰”一声吓得好多同学一激灵。老师讲课的时候,我故意装睡打鼾,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我还会把软绵绵的仿真蛇放到女生桌洞里,然后静等“好戏”上演……

直到上了五年级,母亲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再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初中的话就回家种地去。我才真的害了怕,发誓要“改邪归正”,好好学习。尽管已经做好了“重新做人”的准备,但我还是惹事了。

一个上午,我和同桌在教室里的课桌下低头玩着“剪子石头布”的游戏。由于太投入,上课铃响了我们也没有在意。

玩得正酣时,同桌却忽然一动不动了。我伸着手,大声催他:“出啊,快出啊!”同桌还是没动,乱哄哄的教室却突然变得鸦雀无声。我抬起头,看到已经站在讲台上的数学老师,正直盯盯地看着我。我那不知所措的样子,惹得教室里响起一阵哄笑声。

“杜、启、龙!”老师几乎是一字一顿地喊出了我的名字,3个字犹如3枚子弹一样射入我的脑子里。

我条件反射般地站了起来,心怦怦跳着,低着头不敢看老师,对自己违反纪律的行为追悔莫及。

“一个班里就你欢!前几天你往厕所里扔砖头,还没来得及处理你,你还是不改坏毛病!”老师怒不可遏的样子使我瞬间懵住了——“往厕所扔砖头”是怎么回事?我一点儿也不知道啊!

“我,我哪扔砖头了?”看到我一脸茫然、不知道从何辩解的样子,老师更生气了:“你还嘴硬,我亲眼看到的还有错!”

“可是我没有,我从来就没有扔过砖头!”我急得头上冒出了汗。

“好了,你就别狡辩了。下面咱们开始上课,大家打开课本……”老师开始讲课了,大家也从刚才的“插曲”中走了出来,开始投入到课堂内容上。我心中却愤愤不平,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老师说的“扔砖头事件”究竟是怎么冒出来的。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屎盆子”,我好几次都想站起来让老师说清楚,但又强行按捺住了。

最后一节是语文课。之前老师说为了美化校园,让我们从家里带些花种,并要求用纸包好,写上花的名称。

我也从家里找了些夜来香的种子,包好带来了。于是突发奇想,何不用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冤屈”诉出来呢?

于是写花名的时候,我就在纸的正中写上了“受屈花”,还写下了这样的内容:“此花名曰受屈花,而我却不愿做它……”

正写着,语文老师恰好走过来往我这里瞟了一眼。他一把将我的“作文”抓了过去,没好气地说:“有错就改,你把心思花在这样的对抗上,有意思吗?”说完,转身回办公室去了。

我呆住了。

语文老师也这么说我,一时间我感受到了“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滋味,委屈地哭了起来。接着,心中涌起一股无名之火,觉得这事儿必须说清楚,还自己一个清白。于是我大哭着跑进办公室,当着所有老师的面大声说:“我没往厕所扔砖头!你们必须查清楚,不能冤枉我!”

老师们似乎被我的神态镇住了,他们互相看着,终于有一位老师站了起来。他抚摸着我的头,说:“你没扔就没扔,哭啥啊?老师知道了,先回去吧。”

再上数学课时,老师用眼睛扫视了下全班同学,目光特意在我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然后说:“同学们,老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也可能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以至于伤及了无辜……”

尽管老师没提我的名字,但全班同学都明白,他是在用这样的方式给我道歉。这也说明,我是清白的、被冤枉的。一时间,我如饮琼浆,一颗少年的心舒服而熨帖起来。

一个小学生能转败为胜,洗刷了自己的冤屈,并让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我认为应该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所以,没过多久,我去当时在镇中学任校长的邻居大伯家串门,大伯问我上学时的情况,我便不失时机地把那件事眉飞色舞地描述了一番。最后还特意强调,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我道了歉。

讲完,我却没有看到大伯眼里的赞许。好久后,他说:“老师给你‘道歉’,是给你个台阶下,免得你闹。”

“可是,我确实没往厕所扔砖头,他冤枉了我就该道歉啊。”我不理解大伯的意思。

“老师都说亲眼看见你了,还能错么?”

“可,可……我就是没扔过砖头啊!”我再次陷入有口难辩的境遇中。

“你看,你还是不承认。所以老师也不跟你纠缠了,给你个台阶下,就算解决了。”大伯轻描淡写地说,“反正又不是什么大事。”

天哪!孤独和无助再次袭上心头,我真的不知道再说什么了。

一直以来我都百思不得其解:大人们为什么就不相信孩子的话呢?直到多年以后,我当了老师,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每天面对一个个生龙活虎的个体,解决他们你哭我闹“鸡毛蒜皮”的纠缠,才终于解开了儿时的困惑。但,我也明白了,作为一个成年人,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和孩子相处,是一项很重要的功课。

原标题:《我真的没有扔砖头》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大凉山学生一首《别知己》唱哭宁波帮扶老师 老师:“一切温暖都源于孩子们的偏爱”
华西都市报 2024-01-22
生活|说话怎样才能有“同理心”?和Siri对话试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7
生活|说话怎样才能有“同理心”?和Siri对话试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7
朋友圈|你最好的朋友是谁?我右边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8
惟妙惟肖 火上热搜 12岁女生给全班绘制卡通版毕业照
南方都市报 2023-03-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