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经济日报:摄像头朝天防高空坠物有必要,但须保护住户隐私
经济日报 2019-06-24 08:00

2019年6月22日,杭州市昌运里小区高高扬起的防高空抛物摄像头。视觉中国 图

如今,城市居民小区和沿街建筑物大都是二三十层的高楼,高空抛物是民众比较担忧的事。如何防范高空抛物、坠物,保护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值得高度重视。然而,由于高空抛物具有随机性,如何防范突发的高空抛物行为,因高空坠物造成伤亡事件后,如何准确定位和确定责任人,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难题。

在我国,针对高空抛物现象有着相关法律约束。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给他人造成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也就是说,一旦高空抛物造成人员伤亡,如果没有目击证人或监控视频作为证据,很难精确“锁定”责任住户。一栋楼的所有住户都有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这对受牵连的无辜住户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为防范高空抛物行为,很多城市采取了一些措施。据报道,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有一个小区,安装了47个“防高空抛物监控”,这些广角摄像头安装在每幢楼南北两侧的地面立杆上,距离单元楼10米左右,呈60至80度角仰拍,正好可以将整幢楼的窗户和阳台纳入拍摄范围,取得了很好地防止高空抛物效果。试想,在47个朝天安装的摄像头监控下,住户“一伸手就被捉”,谁还敢高空抛物;即便发生了高空抛物造成他人损害,监控视频上一清二楚,能精准“锁定”责任住户。这样一来,“摄像头朝天”确实能形成强大的约束力,并且在防盗方面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当然,“摄像头朝天”必须注意保护住户隐私,在安装时就要避免拍摄到住户隐私;同时,对视频数据则要严加管控,防止涉及住户隐私的视频外流造成侵权和不良社会影响。同时,哪怕有了这些设备保障,高层业主们也应该多些安全意识,别因为自己的疏忽给楼下的行人带来致命伤害。

编辑/周超

相关阅读
丰台这个社区摄像头“上岗” 24小时专盯高空抛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7
社区摄像头“上岗”,专盯高空抛物!居民:心里踏实了不少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07
小区发生高空坠物伤人事件 始终找不到物主 360多名住户成被告
西安晚报 2023-08-21
天降醋瓶砸坏车送修花费3000元 15名住户被判共同补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08
家用摄像头使用之惑:是否涉嫌侵犯邻居隐私?云存储安全吗?
法治日报 2022-05-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