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的下一代,小鹏提前交卷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25 17:05 阅读量:33301

“这是我第四次推动增程,这次我们准备好了。”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发布会后的对话环节说这句话时,语气没有激昂,却有一种打磨了很久、终于找到正确方向时的笃定感。

过去几年,小鹏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押在纯电和智能化上,在“路线之争”最激烈的几年没碰增程,如今回头再看,他并不是不想做,而是没找到一种能把增程“做成下一代技术”的方法。

更没想到的是,小鹏会第一次真正把增程推上台面,就是靠X9。X9超级增程出现的时间点很微妙:纯电的增长踩在结构性瓶颈上,增程却依旧被贴着“过渡方案”的标签。这样的节点,往往意味着产品不是为了跟随趋势,而是为了推动趋势。

在何小鹏看来,增程不是过渡,而是下一代技术。于是,问题不再是增程和纯电谁更优,而是小鹏口中的“下一代增程”,到底和印象中的增程,有什么不一样?

下一代增程是什么样?

如果还在用“油补电”的惯性思维理解增程,那就很难理解为什么X9超级增程会在行业里引发那么强的“技术路线争议”。

传统增程的逻辑一直很清晰:电池不大、油箱够大、靠发动机发电、用来弥补长途焦虑。某种程度上,它本质就是“燃油车的电驱化升级方案”。

但X9超级增程不一样,它的底层逻辑不是“弥补纯电不足”,而是“在纯电基础上把增程的缺点全部攻克”。小鹏内部最初立项时确立的原则:增程不是妥协,是技术系统的延伸。

简单理解就是,传统增程的痛点在哪里,X9超级增程就从哪里切。纯电续航短?那就做成452公里纯电的水平,让它的纯电部分直接达到主流纯电车的定位。补能慢?那就上800V平台和5C超充,让增程第一次拥有电车级别的补能速度。

亏电性能差?那就在亏电状态下也能稳定跑150km/h,不让驾驶者有“进入亏电区”的心理压力。噪音大?那就把增程器噪声压到0.5dB,让驾驶者完全感知不到它的介入。

这一整套逻辑,使X9超级增程成为行业第一款“主动电驱、被动增程”的产品,也让增程技术第一次具备上升为主流路线的可能性。

重新定义家庭车标杆

如果把X9超级增程放到家庭车市场里看,它其实解决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家庭逻辑问题。中国家庭更关注大人在后排是否能舒服、孩子是否能安静、老人是否能上下方便、全家是否能长途无忧。

何小鹏在谈到家庭车时说了句特别实在的话:“对我们家用的人,一二三排都是领导。”这句话其实解释了X9超级增程为什么要在第三排投入那么多心血,也解释了为什么大七座会成为下一代增程的首发场景。

家庭结构的变化让中国市场变成了全球最灵活、最复杂的大七座需求区。传统MPV强在前二排,但第三排几乎从未被真正重视。而X9超级增程的三排电动三折叠,以及完整的空间魔变逻辑,让坐第三排不再是一件“委屈”的事。

魔变空间只是家庭车体验的一个层面,另外两个核心是静谧性与安全。

静谧性对五口以上家庭来说是极度关键的体验维度。孩子的睡眠、大人在路上的交流、长时间高速行驶的疲劳度,几乎全部依赖于“车内环境是否稳定”。

X9超级增程选择用ENC和RNC双主动降噪,是把一套百万级豪华车的NVH思路搬进了增程车。增程的噪音不仅被抑制,还被主动对消,这在技术体系上已经不是“优化”,而是重新定义。

安全则是家庭车的基础底线。X9超级增程按全球统一标准开发,不区分国内版和出口版,直接满足中国与欧洲双五星碰撞标准。新车三排独立气囊、8892cm³前段吸能结构与4-3-4电池防护框架,都围绕“全舱安全”这一个命题展开。

家庭车的需求不止这些。中国北方的冰雪路面、山区的碎石路、城市拥堵的窄道和高频泊车,都构成了复杂的真实环境。后轮转向、冰雪脱困、爆胎稳行等技术,是 X9超级增程从“纯电 MPV”跨向“增程旗舰”的根本能力。

还有续航方面,1602公里的综合续航,让长途出行重新变成一件无需计算的事情。它意味着一次跨省长途无需规划补能点,也意味着在西藏、青海等缺少高标号燃油的区域能自由行驶。

这些能力组合在一起,使X9超级增程成为全球家庭车体系的新标杆。

小鹏开启全面加速

如果说X9超级增程定义了下一代增程,那么它为小鹏带来的,不止是一款成功产品,而是一条新的增长曲线。

何小鹏认为:“增程不是权宜,是未来相当长时间的能源结构。”2023年他跑了很多国家,看到电力基础设施的落差,也看到智能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推进速度。他当时就意识到:纯电无法在所有国家完成统一体验,而增程是可以作为“智能化底座”存在的能源形态。

这也是为什么何小鹏强调“增程是最适合无人驾驶的能源形态”。无人驾驶需要稳定的大功率供能,需要持久可靠的能源系统,对于电网稳定性要求极高。而增程提供的,是一种“稳定输出+跨场景适应”的体系能力。

X9超级增程的出现,不只是让小鹏从“纯电偏科生”变成“纯电+增程的双能选手”,更重要的是它打开了一条全球化的新市场。X9超级增程在全球研发标准、全球适应性、全球能量体系上的设计,让它成为“全球车”。

何小鹏说:“今年大概12月底预计会进入接近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年更多。明年的四季度,我们要把中国第二代VLA真正带向全球,我相信小鹏全球化的道路会在2026到2028年这三年看到快速的变化。”

对小鹏来说,这条增长曲线是技术体系的自然延伸。纯电积累的十年技术经验,在增程体系里全部能复用。800V、热管理、快充、大电池、平台化架构、智能驾驶、智舱能力,这些技术被重新组合,就成了下一代增程的底座。

而“一车双能”战略,说明X9超级增程并不是孤立的个案,而是一个体系化产品矩阵的开端。未来小鹏的产品策略将变成:同款车型同时提供纯电与增程,让用户选择适合自己场景的能源形式。

当行业还在争论“增程是不是过渡”时,小鹏已经把“下一代增程”做成了成品,并提前把卷子放在桌面上。答案是否正确,未来几年会告诉我们。但现在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是:增程的下一代,小鹏已经跑在前面了。

文/小一

编辑/刘艺伟

相关阅读
广州车展|首批X9超级增程车主交付,小鹏开启“一车双能”新纪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21
小鹏汽车首款超级增程车型,全球车小鹏X9 30.98万元起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20
何小鹏,开始造“人”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9
独创仿人脊椎设计 小鹏再次为其新一代人形机器人“正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8
续航1602公里 小鹏汽车将推小鹏X9超级增程车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23
新一代智己LS6推出超级增程52 Max+版,限时权益价22.99万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6
小鹏汽车官宣首款增程SUV车型 计划明年一季度上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2
单月交付量再创新高 小鹏汽车8月交付新车37709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