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财经|汇金系重构券商版图 证券业并购重组潮再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23 15:28

11月19日晚间,资本市场迎来重磅消息:中金公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同步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宣布中金公司将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方式整合东兴证券与信达证券。这起中央汇金控股体系内的战略性重组,不仅将催生总资产突破万亿元的"航母级"券商,更标志着中国证券行业新一轮并购重组潮全面提速,行业格局迎来历史性重构。

汇金.jpg

汇金系重构券商版图

此次三家券商的重组并非偶然,而是政策导向与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回溯近年金融改革脉络,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战略目标,2024年新"国九条"进一步细化路径,明确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剑指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顶尖投行。2025年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为金融国企深化改革转型、强化风险处置能力划定了清晰路线。

政策东风之下,股权层面的铺垫早已悄然展开。2025年2月,财政部将中国信达、东方资产等多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在更高层面完成了金融国有资本布局梳理。5月,东兴证券与信达证券控股股东股权变更获监管批准,实际控制人正式统一为中央汇金,为本次整合扫清了核心障碍。业内普遍认为,此次重组是股权调整后的"业务整合版图首次清晰显形",是贯彻金融强国战略、落实监管部署的关键落子。

中央汇金作为国内金融领域的核心资本平台,旗下已聚集中金公司、中国银河证券、申万宏源等多家券商,同时持有中信建投30.76%股权,与多家券商存在股权关联。在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资本约束趋紧的背景下,通过体系内整合减少内耗、提升资本使用效率,成为优化国有金融资产配置的必然选择。国投证券非银分析师张经纬团队指出,此次合并本质是汇金系内部券商资源的优化重组,体现了"以功能优先、规模随之而来"的战略考量。

万亿航母呼之欲出

从三家券商的基本面来看,此次整合实现了规模与业务的双重互补,有望产生1+1+2的协同效应。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三家券商均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中金公司营业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激增130%,截至9月末归母净资产达1155亿元;东兴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70%,归母净资产296亿元;信达证券营业总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53%,归母净资产264亿元。

重组完成后,新公司的核心指标将实现跨越式提升。以2024年末数据测算,三家券商营业部合计数量位居行业第三,合并后的总资产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跻身A股第四家万亿级上市券商,行业排名从第六升至第四;净资产排名由第九跃升至第四,营收从第六升至第三,归母净利润从第十升至第六,综合实力稳居行业第一梯队。方正证券非银分析师许旖珊表示,此次吸收合并将有效补充中金公司营运资金,打开扩表空间,缓解此前部分风控指标偏紧的压力,为长期发展蓄能。

业务层面的互补性更成为此次整合的核心亮点。中金公司在综合投行、跨境业务、机构服务、财富管理等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境外业务收入占比稳定在20%以上,行业领先;东兴证券形成了顺逆周期双轮驱动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在资管业务领域表现突出;信达证券则在破产重整等特殊资产投行领域优势显著,债券承销实力强劲,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明显。三者整合后,将彻底补齐中金公司"渠道相对偏薄"的短板,形成"综合投行+区域网络+特殊资产服务"的全链条布局。

资深证券业人士王骥跃分析,借助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专业能力,中金公司可进一步深化债务重组、风险化解、产业投行等业务能力;区域布局上,中金财富营业部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而信达证券、东兴证券在辽宁、福建等地拥有深厚根基,整合后将实现网点触达的全国性覆盖。此外,三家公司分别控股中金基金、信达澳亚基金、东兴基金,在"一参一控"监管要求下,相关基金牌照的整合有望进一步释放协同价值。

汇金系.jpg

证券业并购重组潮再起

中金公司的此次整合,不仅是汇金系内部的资源优化,更成为证券行业新一轮并购重组的"风向标"。事实上,此前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的合并已拉开行业整合序幕,而此次汇金系的"三合一"重组,与前者形成"同一逻辑、不同路径"的行业趋势——即在同一实际控制人体系内推动资源重新配置,提升行业集中度。

证监会2024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中,明确提出"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推动形成10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这一目标被业内概括为"3+10"格局。中金公司通过重组实现排名跃升,将进一步搅动前十大券商的竞争格局,倒逼行业加速分化整合。

兴业证券非银分析师徐一洲指出,当前券商再融资难度较高,若想实现规模显著提升,并购重组+配套融资已成为重要选择。在政策导向明确、行业地位竞争加剧的双重催化下,中大型券商进行战略重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显著提升,未来前20名券商中争抢"3+10"入场券的整合将愈演愈烈。多位分析师预测,此次重组将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证券行业并购重组有望从中央级国资向地方级国资扩散,同一控制权下的券商并购事件将持续增多。

专家表示,中金系的整合不仅提升了单一机构的体量,更通过"优化参与者结构"向外界释放了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预期与改革决心,有助于提高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券商板块的整体估值认可度。国际经验表明,大型金融控股平台下的券商与资管机构整合,能够显著提升集团风险识别和处置能力,使其在系统性风险防范中承担"稳定器"角色。对于中国证券业而言,通过并购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既能减少同质化竞争、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更能培育具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龙头机构,为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开放做好准备。

记者手记:

“国际一流投行”的成长路径

这几年,资本市场关于券商重组的小道消息不时传出。中国证券业做大做强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在业内,也有多家头部券商人士表示公司的目标是“中国版的高盛”,成为国际一流投行的工作人员也是众多证券业从业人员的梦想。

国际顶尖投行的成长轨迹表明,真正的行业巨头必然具备全业务覆盖、强核心能力与系统重要性三大核心特质。高盛的百年发展史,是一部通过战略并购、业务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实现持续成长的历史。而中国版高盛的构建,则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引导+国资整合+市场驱动”的发展路径,汇金系此次重组正是这一路径的集中体现。

中金公司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的重磅重组,不仅是汇金系券商版图重构的关键一步,更是中国证券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起重组既是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与新"国九条"要求的精准落地,也是行业应对市场化、国际化挑战的主动变革,标志着中国证券业已进入以并购重组促进行业集中、以资源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从行业趋势来看,新一轮并购重组潮已不可逆转。在政策支持、资本驱动、竞争倒逼的多重因素作用下,券商行业"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凸显,"3+10"的行业格局有望加速形成。对于券商机构而言,唯有主动拥抱变革,通过并购重组、业务创新、能力升级等方式强化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行业洗牌中抢占先机。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龙头券商的崛起将带来更稳定的市场生态、更专业的金融服务、更有效的风险防控,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随着更多"航母级"券商的出现,中国资本市场将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开云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开云
编辑/汪浩舟

相关阅读
境内债承销已居行业前四,中金整合后债券业务猜想:提升地方债承销份额
财联社 2025-11-21
半两财经|中金公司出手拟合并东兴证券与信达证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20
半两财经|中金公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宣布重大资产重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9
金融圈重磅!中央汇金大动作!
证券时报 2025-06-07
券商月内“拜访”近500家上市公司 并购重组预期及进展成关注话题
证券日报 2025-03-26
“保持高度关注并积极研判” 从机构调研看券商并购重组意向
证券时报 2025-03-06
市场传闻搅动股价 中金公司中国银河紧急澄清
证券时报网 2025-02-27
中小券商股权流转背后的变局与新生
上海证券报 2025-02-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