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振兴、扎实做好民生服务的实践中,中华财险北京分公司始终以“保险为民”为导向,推动基层机构下沉服务力量。2025年3月至9月,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门头沟支公司(以下简称“门头沟支公司”)聚焦京西山区老年群体需求,开展“持续消保进基层 助力京西更美好”专项行动,将金融安全知识、实用帮扶服务送到村民身边,以扎实行动践行“为民办实事”承诺。
聚焦需求:靶向破解山区老人金融服务痛点
门头沟区98.5%区域为山区,乡村常住居民中90%以上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受信息渠道狭窄、认知辨识度有限等因素影响,该群体在防范金融诈骗、理解反洗钱政策、维护自身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亟需针对性的引导与帮助。

“老人们怕上当,但又不知道怎么分辨骗局;提到‘消保’‘反洗钱’,更是一头雾水。”门头沟支公司工作人员在前期走访中发现,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老人的财产安全与晚年生活质量。为此,支公司决定摒弃“走过场”式宣传,将服务阵地设在村口广场、村委会院落、田间地头,让服务贴合山区老人的生活场景。
务实行动:多维服务扎根京西乡村
自专项行动启动以来,门头沟支公司依托日常农业保险服务网络,组建专项服务小队,分批次深入全区9个乡镇,开展多维度服务:
1. 知识普及:用“大白话”讲清安全要点
针对老人认知特点,支公司将金融诈骗案例、反洗钱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家常话”,如“陌生来电提‘转账’,挂掉电话先核实”“不明链接别点击,个人信息不外传”。同时,累计发放消保宣传单15000份、反洗钱折页11250份,张贴宣传海报1200张;对视力不佳的老人,工作人员逐字逐句解读内容,确保知识传递“无死角”。

2. 答疑解惑:面对面解决实际困惑
在60个村庄累计举办18场集中宣讲会,围绕“虚假理财”“社保诈骗”“冒充亲属借钱”等常见骗局,结合本地案例展开讲解。期间,共为153位老人提供一对一答疑服务——从“收到‘社保卡停用’短信该怎么办”,到“有人推荐‘高收益投资’是否可信”,工作人员逐一耐心解答,帮老人理清风险边界。

3. 物资帮扶:送实用品暖人心
考虑到山区多雨、老人出行不便,支公司同步准备了650件雨衣、雨鞋、雨伞,以及1000条保险宣传袋、1500余条布制购物袋,在宣传服务时免费发放。“这雨鞋防滑,赶集、下地都能用;购物袋能装菜,还印着防骗小提示,看着就贴心。”妙峰山镇王大爷的话,道出了不少老人的感受。

服务成效:安全与认可双提升
截至2025年9月底,专项行动取得显著实效:服务覆盖区域内未发生一例老年人涉消保投诉、金融诈骗或涉洗钱事件,老年居民对服务的满意度达100%;累计服务18400余人,近1.9万山区老人通过活动提升了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覆盖比例超70%。

门头沟支公司依托日常农险工作已有的乡村服务网络与人员队伍,将消保宣传、答疑等服务自然嵌入其中——既减少了资源重复投入,也让服务开展更高效。这种“保险业务+消保服务”的融合模式,同时也为降本增效做出积极贡献。“保险公司把服务送到家门口,不仅帮老人防了骗,也减轻了村里的工作压力。”斋堂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接地气”的服务模式得到了乡镇干部与村民的一致认可。
持续践行:把“为民办实事”落在日常
作为中华财险北京分公司“为民办实事”的优秀实践,门头沟支公司的消保进基层行动,始终以“解决老人实际问题”为核心。门头沟支公司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跟进山区老人需求:雨季前补充防雨物资,农闲时加开防骗宣讲,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答疑服务,让金融安全保障、保险便民服务融入乡村日常生活,切实守护京西山区老年群体的安心晚年。
文/金仁甫
编辑/范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