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投资超万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4 17:33

11月14日上午,“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雄安新区专场)举办。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时期,雄安新区累计完成投资超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1%,实现了“拉框架、显雏形、展五新、聚要素、上台阶”的阶段性目标,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五年大变样”,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雏形全面显现。

“十四五”时期,雄安牢牢牵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推动首批疏解项目全面落地。中国星网、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总部已正式入驻,中国矿产总部实现主体封顶,4所高校、2家医院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第二批疏解项目稳步推进,中国大唐、中国华电等央企总部陆续开工,5所高校和3家医院完成选址。截至目前,已有400余家央企机构、超4000家北京来源企业在新区落地发展。京雄“同城化”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构建,278项政务服务实现跨域通办,疏解人员享有不低于北京的创新创业和生活保障环境。

城市建设方面,雄安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构建“地上、地下、云上”三城融合的发展格局。总开发面积近215平方公里,53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综合管廊超1000公里,“四纵三横”高速路网全面建成,“四纵两横”高铁网络加快推进。容东、容西、雄东片区实现繁荣宜居,启动区、昝岗核心区、大河片区等建设日新月异,三县县城持续改善提升,雄安新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发布“雄安质量”标准123项,数字城市系统基本建成,绿色、智能、创新成为城市鲜明标识。

产业发展方面,雄安聚焦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六大产业集群,建设高新区、科创中心、中关村科技园等一批高端平台。“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成功举办两届,汇聚技术4700余项,推动51家科创企业落地。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成功下线,标志着空天信息产业实现从“0”到“1”的突破。

生态治理方面,白洋淀生态治理实现历史性突破。淀区水质从劣Ⅴ类全面提升至Ⅲ类并连续五年稳定达标,野生鸟类增至296种,青头潜鸭、彩鹮等珍稀物种重现栖息。实施“五大治理工程”,推进清淤疏浚、百淀连通、退耕还淀等系统治理,森林覆盖率由11%提升至35.1%,形成“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的生态格局,“华北水乡”风貌生动展现。

民生福祉方面,16.9万回迁群众全部平稳安置,建成高品质市场化住房6.26万套,构建租购并举、职住平衡的住房体系。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05所,引入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开展集团化办学,雄安宣武医院投入运营,养老服务、儿童友好、青年发展等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不断向乡村延伸,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河北省省长介绍雄安新区建设进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9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落子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观察
新华社 2024-02-03
北京公交“开”进雄安新区
副中心之声 2023-10-30
王正谱在雄安新区调研检查落实落细各项防汛备汛措施 全力保障雄安新区防洪安全
河北日报 2023-07-16
雄安新区谋划出海通道
新华社 2023-07-06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经济日报 2023-06-11
雄安新建区域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超过90% | 2023中关村论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9
习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5-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