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越来越多的外国歌手、乐队及剧团来中国参加节目录制或举办演唱会,从大热综艺《歌手2024》的外籍选手,到一年中大大小小的外籍乐队、音乐剧演出,再到前段时间引起热议的Kanye West世界巡回试听会,有被观众们期待已久广受好评的,也有观看完评价不太尽如人意的。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海外艺人选择来华演出,试图开拓庞大的中国市场。如何保证海外艺人来华演出的质量,避免市场被搅浑,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旅+演出” 演出市场“求变热”
近年来,随着中国娱乐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艺人选择来华演出。从歌手到演员,从音乐剧到演唱会,海外艺人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中国的舞台上。
前段时间大热的综艺《歌手2024》再次将海外艺人的实力展现在观众面前,美国歌手香缇·莫、亚当·兰伯特、加拿大歌手凡希亚·奥伊亚都在节目上带来了超高水准的表演,并获得国内观众的广泛认可。演唱会市场更是如火如荼,从Kanye West的海口世界巡回试听会,到“牛姐”Mariah Carey、从“火星哥”Bruno Mars到“烟鬼”Chain Smoker、维塔斯等海外著名歌手在北京、深圳等城市的演出,海外艺人的演唱会门票几乎场场都获得了不小的关注度。这些海外艺人的演出不仅丰富了今年演出市场的内容,增加了观众们的消费选择,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海外艺人来华演出增多,不仅是国内演出市场求变的过程,更是拓宽演出市场受众、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近两年来热火朝天举办的演唱会大多是国内主流艺人,但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年轻观众并不再满足于这些老牌艺人,大家的喜好和视野都更加开阔,想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优秀海外艺人能在自己“家门口”办演出,而不需要花费高成本千里迢迢出国观看。
策划过多场大型演出的资深音乐总监晓飞表示,海外艺人演出能够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关注演出市场。“近年来,随着国内主流艺人的频繁亮相,很多年轻观众开始寻求新的视听体验。海外艺人的到来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自己喜欢的优秀艺人演出。这种变化不仅拓宽了演出市场的受众群体,也促进了演出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而海外艺人来华演出,对文旅产业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据报道,Kanye West的演唱会项目直接带动了海口旅游收入3.73亿元。据统计,9月15日演出当晚,入场观众共计39727名,岛外人员占比超过95%,其中也包括不少来自日本、新加坡等地的观众。
“这充分说明了海外艺人演出对文旅产业的拉动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艺人来华演出,这种带动作用将更加明显。”晓飞说,观众为了观看演出,会选择在当地住宿、餐饮和旅游,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海外艺人的到来也提升了当地的美誉度,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探访。
海外艺人演出还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现场演唱、互动交流等方式,海外艺人与中国观众之间建立了情感联系。这种交流不仅让观众有机会亲身体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独特魅力,也促进了中外艺术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这种文化上的交流成果也会直接反映在商业上,“如今,不管百大DJ也好,海外艺人也好,他们来华演出后,演出价格马上涨。所以如果能保质保量地将演出办好,那么不管对主办方还是艺人,这都是一件口碑收益兼具的双赢。”晓飞说。
海外艺人“来华热” 演出质量参差不齐
然而海外艺人在华演出的质量却是参差不齐,2024年的几场海外歌手演唱会就备受观众吐槽。2024年11月至12月初,美国歌手查理·普斯(“断眉”)在中国多个城市举行了世界巡回演唱会。首站在海口举行,随后陆续在北京、成都、上海等多个城市上演。该演唱会的预热消息一放出就引来不少国内粉丝的关注,只为到达演出现场,实现合唱一首《See You Again》的愿望。但演出过后,很多观众在社交媒体平台的评价却显得有些失望,觉得演出现场的效果及配置与票价严重不符,比如海口演唱会舞台简陋,没有歌词字幕,场地前后音响音频错位,音响沙哑等问题,大大降低了观众们的观演体验,让观众感觉“上当”。并且在已经观看到质量不佳的演出后,缺乏解决售后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观看了多场海外艺人演出的观众小黎表示,主办方在选择海外艺人时应更加注重其艺术水平和市场号召力而不是只看重其名气或流量。“我希望能够看到那些真正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海外艺人来华演出,而不是一些只为了赚钱而来'走穴'的艺人。”
无独有偶,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在天津的演出也遭遇了观众的质疑。作为拿过不少国际奖项的著名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本次来华巡演原本是备受中国观众期待的,但由于剧方和剧院失职,过晚公布演员名单,且主要演员状态不佳,导致演出质量过低。现场观众情绪激动地进场喊“退票”,场面一度失控。
倒也并非所有海外艺人的来华演出都如此不尽如人意。俄罗斯歌手维塔斯北京演唱会以及美国歌手Kanye West在海口举办的演唱会就收获不少好评。
演出商寻求差异化 海外艺人来华挑战多
资深演出从业者孟伦认为,一直以来欧美歌手在中国的演出市场都鲜有完全成功的案例,包括早年间来北京开唱的美国歌手瑞奇马丁、惠特尼·休斯顿、玛丽亚·凯莉等等,票房情况其实都不甚理想,反观2024年刘德华、张学友、周华健、罗大佑、五月天等港台歌手的演唱会都是一票难求。这也反映出相比港台流行音乐,北京观众对于欧美文化的接受度并不是很高,“这可能与语言和文化亲近性有关,对于我们的观众来说,港台歌手的歌曲的接受度和喜爱度更高。”
孟伦说,由于合作模式、沟通方式、成本构成、艺人影响力、音乐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海外艺人来华演出面临多重挑战,制作成本高昂且责任归属不明确。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很多海外艺人在中国的影响力有限,就很难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孟伦分析,2024年海外艺人纷纷来华参与演出,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演出市场的饱和状态。为了寻求差异化竞争,主办方开始探索新的途径。那些曾经盈利颇丰的项目往往被少数几家演出商所垄断,或者由艺人自身的经纪公司直接控制,这迫使其他演出商寻求海外市场的机会。“可能有部分资金流入文化领域,同时也不乏对演出行业缺乏了解的进到这个市场,投资海外艺人的演唱会。”一些新兴的主办方由于对市场认识不足,盲目进入演出市场,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例如观众对演唱会音质和体验的不满,这些问题归咎于当地主办方的不当操作,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艺人的声誉。“如果老外坚持使用他们自己的巡演制作团队和设备,对于我们国内演出商而言,这样的成本是难以承受的。”孟伦说。
解决之道:提升市场整体水平 建立演出评价体系
海外艺人在华的演出质量参差不齐,票房状况不佳,也引发了业内思考,如何提升海外艺人在华演出的质量?
资深音乐总监晓飞认为,只要愿意做,就还是能有解决办法的,主办方需要加强对海外艺人的筛选和评估,在选择海外艺人时,充分考虑其艺术水平、市场号召力和观众口碑等因素。“只有选择那些真正具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海外艺人,才能确保演出的质量。同时,主办方还应与海外艺人及其经纪公司进行充分沟通,明确演出的具体要求和细节安排,确保演出的顺利进行。”另外,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也是保证海外艺人演出质量的重要措施。晓飞提到,我国“在华外国人参加演出活动管理办法”对海外艺人来华演出早有规范,明确要求演出单位出具相关资质证明材料和文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主办方可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这些规定。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演出市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晓飞认为,提升国内演出市场的整体水平也是解决海外艺人演出质量参差不齐问题的关键。国内演出市场应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提升演出制作、舞美设计、音响效果等方面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内观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高质量的演出。
“还可以建立演出评价体系,促使演出主办方和经纪公司更加注重演出质量。同时加强现场管理和售后服务,以应对突发情况,只有这样真正付出耐心让演出市场的消费过程及后续服务成熟起来,观众们得到保质保量的体验,我们才能不害怕失去热度,如果人人都只是想赚一波快钱,那这个行业将会越来越难做。”晓飞说。
资深演出从业者孟伦认为,加强行业监管,提升职业道德标准,是确保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谨慎评估,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盈利,对于避免风险至关重要。此外还可以加强文化交流,提高观众对欧美文化的接受度,优化审批流程,降低海外艺人来华开演唱会的成本和时间。行业协会也应当发挥积极作用,牵头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供各成员单位参考执行,包括但不限于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细化服务条款等内容,从而有效规避潜在风险。
经验之谈:做严谨的市场调研 专业化管理和培训
面对海外市场的挑战,业内人士正在寻找新的合作模式和投资机会。成功主办过北京国际流行音乐周、《温暖的味道》《孔雀》《魔幻时刻》《德龄与慈禧》等热门剧目的希肯琵雅国际文化 ,在运营海外演出项目方面也有不少成功案例,比如谷村新司音乐会、雅尼音乐会、马克西姆演奏会、维塔斯中国巡演等。希肯琵雅国际文化总经理李丹表示,与国内艺人相比,运作海外艺人需要更长的筹备周期和更多的沟通精力。希肯琵雅国际文化在与维塔斯等海外艺人的合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跨文化的合作模式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李丹说,在选择海外艺人时,希肯琵雅国际文化会从艺人过往的作品、新媒体热度、言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引进的艺人适合国内市场并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可。这种严谨的市场调研和评估机制为公司的成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丹说,在与海外艺人合作巡演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差异,尤其是在沟通和合作模式方面。首先,与海外艺人建立良好的沟通需要更为细致和深入的努力,这包括主办和承办过往项目的经历和专业性。“我们需要向海外艺人充分展示我们的身份、能力以及所能提供的服务,这往往比国内团队间的沟通更为复杂,需要投入更多的专业经验和精力。”
公司的专业形象、声誉以及过往的业绩和评价等等因素,都是促成海外艺人顺利来华的关键,当然也需付出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精力,以确保海外艺人能够充分了解合作对象的规模、能力、经验以及对国内演出市场的认知。
此外,海外艺人对国内审批流程的理解也是合作成功的关键。中国演出市场有特定的审批机制,需要以国际化的语言向他们清晰地传达这些信息,确保他们理解并接受这一过程。
维塔斯2024年中国巡演顺利举办,也得益于希肯琵雅国际文化丰富的海外剧目运营经验,李丹说,与维塔斯及其经纪团队的沟通非常顺畅,从入境中国到演出结束后的观众互动,整个过程都相当顺利。“我们始终认为,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内容本身的质量始终是核心,而专业的运营则为演出加分。”
李丹认为,为了减少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相关机构可以定期开展专门针对外籍工作人员的文化适应性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他们更快融入集体,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也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整个产业链条进行全方位监控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注重保护用户隐私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氛围。
李丹介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希肯琵雅国际文化将通过专业化管理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他们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推出更多高质量的剧目,包括日本偶像天团JO1赴华演出,美国全男子芭蕾舞中国巡演等。
虽然当前海外演唱会市场面临着不少挑战,但只要各方共同努力,这个市场定会越来越晴明、纯净。(图片:资料图)
实习生 王佳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寿鹏寰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