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万亿与1476亿:2024年分红回购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开年13天马力全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15 16:41

1月13日召开的2025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提到,2024年上市公司实施分红2.4万亿元、回购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实际上,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即反复敦促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回购力度,从数据来看,成果显著。

除了规模大增,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经过采访与梳理发现,当前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多个新特点逐步显现。

分红方面,上市公司分红策略更为多元化,除了年度分红,中期分红、季度分红等明显增加;分红上市公司所涉行业更趋广泛,新兴产业积极参与分红,且中小市值公司参与度提高;诸多上市公司发布三年分红规划,其中计划分红率在50%乃至70%以上的时有出现。

回购方面,注销式回购逐渐普及;回购资金来源多样化,伴随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回购贷款数量和金额远超用于增持贷款规模;回购方式更为创新,多家上市公司采用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多种方式执行回购。

谈及2025年工作部署,证监会提到,将加大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激励约束。如何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分红回购热情?对此,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建议为上市公司创造更多实打实的优惠条件。比如,鼓励通过贷款、债券发行、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筹集回购资金;放宽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限制,允许使用专项债券、“回购贷”、股权融资等多种融资工具,降低公司融资成本;对参与回购的公司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

分红规模创新高

2023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多次出台政策,敦促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如今,上市公司分红情况已经显著改善。

证监会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显示,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实施规模高达2.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2024年4月以来,每月的上市公司分红实施规模均在500亿元以上;5—9月每月分红规模均超千亿元;其中,7月分红规模最高,达6581.80亿元。而在此前,除了年度分红集中实施期,上市公司每月回购规模多在百亿元以内。

2025年以来,上市公司分红力度进一步增大,1月1日—1月13日,已经有47家上市公司实施分红,规模达到1000.36亿元;另有格力电器、哈尔斯、高争民爆、盘龙药业、锐科激光、厦门国贸、华达科技、太湖雪八家上市公司新增分红预案。

上市公司整体分红规模大增之下,推出高分红的上市公司也大有所在。截至2025年1月14日,在2024年以来实施分红的上市公司中,每手(最小持股单位,1手等于100股)派息规模在100元以上的多达211家,每手派息200元以上的53家,每手派息300元以上的21家;贵州茅台、诺瓦星云、泸州老窖、石英股份、宁德时代五家上市公司每手分红规模更是超过500元。

其中,贵州茅台最为慷慨,其于2024年6月、12月分别实施分红,合计分红规模高达每手5475.80元。2022年和2023年,贵州茅台同样每年两次实施分红,合计分红规模分别为每手4358.50元和4501.70元,相较于2024年存在一定差距。而在2021年及之前,贵州茅台基本每年仅进行一次分红,每手派息规模大多在2000元以内。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综合调研发现,除了分红规模创新高,当前上市公司分红还有诸多新特点。

首先,上市公司分红策略更为多元,除了常规的年度分红以外,中报分红、季报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

根据Wind数据,2022年进行中报分红的上市公司尚为138家,2023年提升至194家,2024年更是同比大增256.70%至692家。三季报分红数据同样变化显著,2022年及之前大多在35家以内,2023年达到63家,2024年更是多达271家。

其次,分红上市公司所涉行业更趋广泛。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姜富伟观察到,近期,新兴产业积极参与分红,且中小市值公司参与度明显提高。

再者,三年分红规划频现,不少上市公司将分红率目标定在50%乃至70%以上。贵州茅台称,未来三年分红率不低于75%;理工能科、粤高速A将未来三年分红率定位不低于70%。

回购四大亮点

除了分红,上市公司回购规模同样于2024年创历史新高。根据证监会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2024年上市公司实施回购1476亿元。

Wind数据显示,分月来看,2024年多个月份回购规模在400亿元以上,2月回购规模最高达538.18亿元。

客观现实是,在2024年的最后两个月,上市公司月度回购规模降至200亿元以内,为全年最低。不过,2025年以来,回购规模有所回升,1月1日—1月13日,260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合计回购规模达195.71亿元;另有59家上市公司新增回购预案,计划回购规模超65亿元。

除了规模大增,记者经过采访与梳理发现,当前上市公司回购还有三大特点。

首先,注销式回购逐渐普及。田轩提到,在回购目的上,除传统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外,注销式回购成为市场焦点,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将回购的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Wind数据显示,仅2025年1月1日—1月13日,即有20家上市公司新增注销式回购计划,预计回购规模将达2.27亿元。2024年下半年以来,新推出注销式回购的上市公司更是达到524家,预计回购注销规模高至51.31亿元。

其次,回购资金来源日趋多元。田轩提到,上市公司回购资金来源多样化,尤其是回购增持再贷款推进落地速度加快,在央国企、民企中均反响热烈,且政策推动下,回购贷款数量和金额,远超用于增持贷款规模。

再者,回购方式更加创新。“回购方式也更加创新,多家上市公司采用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多种方式执行回购,更加注重回购效果和市场反应。”田轩表示。

放宽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资金来源限制

从客观数据来看,上市公司分红回购规模已经明显改善。在受访人士看来,仍然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

如何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回购生态?

完善分红生态方面,姜富伟建议鼓励上市公司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合理提高分红次数和频率,形成稳定持续的分红机制,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上市公司也要健全分红监管机制,严格监管和处罚异常分红,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田轩提议优化分红政策,要求上市公司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和长期发展需求,制定长期稳定的分红政策,并加强信息披露。在分红比例和频次方面,采取差异化策略,对处于不同行业与发展阶段的上市公司,应设置差异化要求,如鼓励科创类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自身创新与长期发展,对于处于成熟期、盈利稳定的企业鼓励提升分红额度与频率。此外,他还建议将上市公司减持限制与公司分红情况挂钩,约束控股股东分红后的减持行为,充分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完善回购生态方面,田轩建议,进一步降低上市公司回购门槛,简化回购流程,鼓励公司在股价低估时回购股份,提升市场信心;放宽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限制,允许使用多种融资工具,如专项债券、“回购贷”、股权融资等,降低公司融资成本,增强回购操作的灵活性;建立回购激励制度,对参与回购的公司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激发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加强回购信息披露和监管,充分披露回购目的、资金来源及后续处理方式,确保回购操作的透明度和规范性,避免市场误读,对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行为进行从严处罚,全方位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姜富伟则建议,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增加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的便利性和回购能力,同时也要增强上市公司回购的意识,培育回购文化,增强市场信心。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吴清:去年上市公司全年分红2.4万亿元、回购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澎湃新闻 2025-01-23
A股分红回购创新高 长期稳定现金流有良好预期
证券时报 2025-01-22
2024年上市公司分红2.4万亿 创历史新高
上海证券报 2025-01-16
2024年A股分红回购盘点:现金分红2.39万亿元,回购金额超1600亿元
第一财经 2024-12-30
2024年A股分红总额创历史新高 超100家上市公司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分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5
A股上市公司2024年分红图谱:高频度 多样化 制度化
证券日报 2024-12-16
A股掀起分红潮 上市公司“真金白银”力挺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27
培育新质生产力 并购重组 分红回购 机构:三热词折射明年资本市场改革新期待
​中国证券报 2024-11-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