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则关于干细胞疗法在帕金森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从多家媒体传出。消息称,通过人自体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在体外诱导分化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后,多例受试者自觉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好转,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较细胞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据媒体报道,这是国内首例采用临床级iPSC衍生细胞治疗帕金森病。但目前尚未有相关文献发表。业内多名专家向第一财经记者指出,干细胞疗法目前仍处在非常早期的临床验证阶段,此类iPSC治疗帕金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尚无数据论证,目前在全球也没有任何一款干细胞疗法针对帕金森病有确切疗效。
某头部三甲医院神经科主任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干细胞治疗帕金森我们医院神经内科也在做临床试验,目前的结果还不清楚。在没有得到确切结论前,药物的疗效不应被随意夸大。”
另据第一财经记者从多方了解,目前干细胞疗法在一些医院已经开始卖钱。“临床试验是为了科研目的而进行的,在有些医院直接卖钱,这种行业乱象或以商业为目的夸大药物作用的炒作都需要引起警惕。”一位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一位干细胞领域资深研究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的研究多年前已经在国外开展。多巴胺分泌不足是帕金森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人体内的多巴胺水平是受到精密调控的。iPSC细胞衍生的多巴胺能祖细胞虽然可以分泌多巴胺,但其多巴胺分泌量难以控制,尤其是上述细胞移植入体内后是否可以根据机体需求产生适量的多巴胺,目前尚无明确数据。
“多巴胺的分泌应是‘当来时来、须走时走’,并非越多越好。无序、过度的多巴胺释放会导致情绪、注意力及睡眠障碍,甚至成瘾,最终损伤神经元、恶化病情。”他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称。
上述专家补充道,iPSC细胞临床应用的主要风险还涉及在iPSC诱导和分化阶段的基因突变、以及残余未分化细胞的致瘤性等。“在海外, 已有相关研究因安全风险被叫停了。”他表示。
从资本市场来看,干细胞疗法近年来也是被反复炒作的概念。2025年年初,国内首款干细胞药物有条件获批上市后,产业链多家上市公司称自己有相关产品布局或大规模生产能力。
公开信息显示,相关药物研发企业仍在积极融资。2024年11月,iPSC衍生细胞药物开发公司中盛溯源在B轮融资中获得1.5亿元人民币资金,由广州产投领投,君联资本、中源合创、合肥高投等参与;2024年10月,士泽生物也披露了一起超亿元人民币规模的B轮融资,启明创投、红杉资本、礼来亚洲基金等老股东追加投资。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