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北京市统计局持续对“五子”建设进展情况开展跟踪监测,2024年监测结果显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迸发新活力,“两区”建设呈现新局面,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实现新突破,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
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继续优化
北京作为国内第一个提出减量发展的城市,逐步走出一条减量集约、提质增效的新路子。十年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2个万亿级台阶,2021年突破4万亿元,人均GDP保持省级地区最优水平。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保持在80%以上,其中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3个行业占三产的比重合计超过50%;工业中,电力、汽车、电子、医药行业占比近6成。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过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超过万亿;2024年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比重接近1/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0.5%。
研发投入强度稳居全国首位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推进。研发投入强度稳居全国首位,自2019年以来保持在6%以上,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达到16%以上。截至2024年末,全市拥有独角兽企业1115家,总估值5949亿美元,数量和估值保持全国第一;截至2024年11月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达9786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截至2024年11月末,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65.8万件,同比增长16%;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01.1件,稳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15.9%。
2023年京津冀GDP合计超10万亿元 是2013年的1.9倍
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2023年京津冀GDP合计超过10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9倍,2024年1-3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万亿元。三地深入推进创新协同和产业协作,2023年互相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286.9亿元,其中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比上年增长超1倍。三地联合绘制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2023年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在区域内跨省(市)设立分支机构近万家。“1小时通勤圈”持续构建,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截至2023年底,三地成立高校联盟20余个,6.4万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一卡通结”,河北养老机构收住京津户籍老人近5000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行政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保持100%。2024年1-3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6%,快于城镇居民2.6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为2.22,比上年同期收窄0.06。
2021年以来PM2.5年平均浓度连续稳定达标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碳排放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2021年以来,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连续稳定达标,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绿色空间不断拓展,2023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4.9%,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超9成,达到全域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标准,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24年1-11月全市新设外资企业1777家 同比增长14%
扎实推进“两区”建设,以首善标准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率先实现外资企业设立“全程网办”,网上开办企业占比达95%以上,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量1.9亿次,稳居全国首位。2024年1-11月全市新设外资企业1777家,同比增长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2024年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1827万人次,办理出入境航班11万余架次,同比分别增长90%和7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跃升
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更加均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超96%,为全国最优。强化医疗保障服务,家庭医生签约重点人群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公租房备案家庭总体保障率超7成,其中重点人群保障率超8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4.4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8.2万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14年的3.1万元增至2023年的4.8万元,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享受型消费比重合计超3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