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党政一把手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在这里驻足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4-12-12 17:28

12月1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当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走访中国历史研究院,并走进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

运用好边疆研究成果‍‍‍

为什么要去中国历史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承担统筹指导全国历史研究工作,整合资源和力量制定新时代中国历史研究规划,组织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讲好中国历史、传播中国文化等职责。

中国历史研究院所属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是国家级考古专业博物馆,是以考古发掘出土的成果作为展品,讲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对于边疆民族地区来说,当前工作的主线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引导边疆地区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边疆治理的背后,需要强化理论支撑。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边疆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边疆治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推出更多具有影响力、说服力的研究成果”“运用好边疆研究成果,讲好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故事”。

画面显示,马兴瑞参加了这次集体学习。

集体学习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作了讲解。

12月1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探索“互动互联互惠”的院区合作模式,在重大问题研究、研究平台建设、社科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研讨、考古发掘与研究、发挥智库咨询作用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国家高端智库与边疆民族地区互促互进的新样本。

驻足观看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马兴瑞、艾尔肯·吐尼亚孜参观了文明起源、宅兹中国等展览。

政知君了解到,中国考古博物馆有“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

其中,“文明起源”围绕中华大地是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不受外界影响而独立形成早期国家文明的地区之一展开,回答中国人从哪儿来、中华文明怎样产生等问题。“宅兹中国”,以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开启,揭开华夏文明的新篇章。

在馆内,马兴瑞等在“新疆通天洞遗址”等展览前驻足观看。

通天洞遗址是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东北的一处花岗岩洞穴遗址,于2014年被发现,是新疆境内第一处经过考古发掘、发现有明确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通天洞遗址填补了新疆史前旧石器考古的空白,对了解新疆地区4.5万多年以来古人类演化发展过程、确立区域文化发展的编年框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东方的黍与西方的麦相遇碰撞。通天洞遗址中发现的黍作物年代较早,结合国外的考古发现,研究表明这些黍作物与哈萨克斯坦、伊朗等地发现的时代较晚的黍作物种属一致。也就是说,哈萨克斯坦、伊朗等地发现的黍作物,是由我国华北地区经新疆北部传播过去的。

这说明,新疆在四五千年前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同时,华北黍在新疆落地生根,还证明西域与中原之间的连接早在史前时代就已经开始产生了,两地血脉绵延不断,终至西汉归于一统,并点亮了一条壮丽的丝绸之路。

马兴瑞表示,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深入开展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不断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相关阅读
中国考古博物馆推出云展览 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永久展示
中国新闻网 2025-01-25
边疆考古成果“上新” 唤醒历史尘封记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1-20
骨笛吹奏《梁祝》余音绕梁 300余名中外古典学者走进考古博物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6
中国考古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一周年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4-09-16
观展|北京春日文旅市场火热 游人参观中国考古博物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6
形似咖啡杯的彩陶杯、超薄蛋壳黑陶杯……中国考古博物馆文物上新啦
央视新闻 2023-12-25
开馆后首个长假备受追捧 中国考古博物馆预约名额翻倍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0-05
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博物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9-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