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成为畅销书作家,我却“战战兢兢”
红星新闻 2024-10-13 18:47

从《风起陇西》,到《太白金星有点烦》、《大医》、《长安的荔枝》……马伯庸可以说是当下图书市场最受读者喜欢的作家之一,13日下午,马伯庸携新书《食南之徒》前来天府书展与读者分享,并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采访。

19261728818450_.pic.jpg

马伯庸接受记者采访

写美食,得先自己“吃到兴奋”

马伯庸新书《食南之徒》,是以西汉时期南越国为背景,在小说中,贪吃的汉使唐蒙来到饕餮圣地南越,没想到卷入南越宫廷的政争之中。时局波谲云密,他能信赖的只有美食,能够破局的也只有那颗追求极致美食的心,更为重要的是,唐蒙敏感的味觉竟然拓展了大汉对中华版图的认知。

美食,是马伯庸小说里常常出现的元素,无论是《长安的荔枝》里那一颗晶莹剔透的荔枝,还是《食南之徒》里“什么都能吃的岭南”的一味小小酱料,都让人读之垂涎难忘。《食南之徒》,用马伯庸的话来说,是一本让他“多年减肥成果毁于一旦”的小说:“为了让读者能够信服,让读者觉得这个东西确实好吃,我必须得自己吃得开心才行。”他说,自己其实一直在控制饮食,但要创作这本《食南之徒》,只能按照书里的情节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直到吃到自己兴奋了,写出来的东西才能让读者发自内心地感受到食物的美味。

19241728818448_.pic.jpg

这样的创作方式,来源于马伯庸对自己文字的执着:“网络上许多美食探店文案,动辄就是类似‘入口即化’‘十分Q弹’的陈词滥调。写一样食物,你到底是照本宣科,还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其实读者是看得出来的。”

马伯庸说,他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变成这样,希望读者读了他关于美食的描写后真的想要去尝尝。他开玩笑说,每一样美食都要自己去吃,倒成为他创作《食南之徒》最大的困难:“我也是‘为文学捐躯’了。”

历史里讲职场,是自然而然的创作

马伯庸十分擅长“在历史缝隙中寻找可能性”。写历史的作家多,讲职场的作品也不少,但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作家却屈指可数。《太白金星有点烦》里在“领导”的要求下,受命策划九九八十一难的李长庚,《食南之徒》里被卷入宫廷的政争之中的汉使唐蒙,《长安的荔枝》里要执行“不可能完成之任务”的小吏李善德……马伯庸的作品,总能透过历史长河中的微小之物,窥测背后职场之道与叵测人心。

19251728818449_.pic.jpg

马伯庸为读者签售

“作家写出什么样的作品,一定是和他的阅历密切相关。”马伯庸大学念的其实是商科,毕业后在外企做了十年上班族,小说中的不少内容来源于他的亲身经历:“我当了十年的上班族,对社畜是最熟悉的。你让我写别的方向,我可能都写不了。”

马伯庸说,在历史里讲职场,对他来说其实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创作,一直到现在,他都在跟当年的同事、老板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也时常将职场故事和感悟与自己分享,“我知道现代人上班是怎样的,那古代人上班是怎么样的?古代的这些小人物是如何生活的,其实和现代的小人物是相通的。”

不过,能够将创作出的历史小说常年位于各大图书畅销榜上,并不容易——刻板印象里的历史读物往往因为年代久远、人物关系复杂,读来艰难晦涩,要从浩瀚无垠的历史材料里切入,将故事写得有趣易读,十分考验作者的笔力。

马伯庸总结,自己是参考了白居易写诗的方式。传闻白居易每每写完诗作,都要将作品读给村里老妪听,她们能听懂,白居易才认为是一首好作品。马伯庸说,每次创作完后,自己也会跟很多朋友交流,并根据他们的要求调整文字,在小说中既保证内容的深度,又保持文字的可读性。

s34823157.jpg

但文字的易读,并不意味着内容的浅薄,《食南之徒》在创作前,马伯庸经历了为期半年多的调研,类似《大医》这样篇幅更长的作品,前期准备就花费了3、4年之久:“你要给读者表达‘1’,你得自己先能达到‘10’,再逐渐削减和精练。”

写书,需要保持在“战战兢兢的状态”

那么,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是一种什么感觉?

马伯庸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压力可大了。他说,基本上写的时候都在想,要是新书比不上之前作品的话,是不是就会过气了。“花无百日红,我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能过于骄傲和张狂,不能觉得自己不用再继续学习了,不能觉得随便写写就能卖个一两百万册。千万不能有这样的想法。”

马伯庸说,自己需要保持“战战兢兢的状态”,这样即使将来到了低谷期,也会觉得没关系,毕竟自己曾经辉煌过,反而可以静下心来写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作家一定要经常给自己做这些心理建设。”

他分享说,其实在每一次写完新书后,第一反应都是会陷入焦虑,“觉得自己停滞不前,写的东西不尽人意,觉得这东西怎么拿出来见人?”直到经历很长时间的调整和修改,才逐步提高对新作的信心。但很快,自己又会担忧下一本书要怎么办:“所以说作家其实也挺可怜的,随时会处于一种战战兢兢的状态。”

s34544956.jpg

对于自己作品的畅销,马伯庸将之归结到时代的原因:“我开始写的时候互联网刚刚兴起,有条件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我的作品。在这之前文学发表渠道很狭窄,除非运气很好,才有机会刊登在文学杂志上给别人看。”

马伯庸说,他见过太多比他写得更好的人,但幸运的是自己“踩准了时代的节点”,等到他逐步脱离互联网写作,转战实体书行业时,读者们对历史兴趣的高涨,以及经济快速发展,让更多的读者愿意购书,“那个时期的读者对作者也很宽容,允许作者犯错,给我了十几年的成长空间,才没有让我在创作之路上一蹶不振,我才能有机会一点一点成长到今天。”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任宏伟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历时5年绘制《三体》图像小说 吴青松:尽量忠实原著
红星新闻 2025-01-12
作家马伯庸:美食是中国人最大的公约数
中国新闻网 2024-11-22
虞书欣、赵露思对决,古偶还能走多远
红星新闻 2024-11-17
《尘埃落定》创作完成30周年,阿来:这本书会活得比我久
红星新闻 2024-10-13
年轻人为何爱读史铁生:他们困境相通,情感共振
红星新闻 2024-07-20
27岁的AI成龙,也无法再创造一个“神话”
红星新闻 2024-07-11
马伯庸受聘南京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8
做客“北影大讲堂” 马伯庸:写作是跟自己较劲的过程,也是跟自己玩的过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