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局》口碑两极分化,给差评的观众在期待什么?
封面新闻 2024-10-07 09:25

2019年,《流浪地球》的成功让我国科幻电影全面迈入新阶段,科幻从小众类型电影成为全民大众热爱,让中国式幻想一次次闪耀全球。国庆假期,电影《749局》口碑两极分化,喜欢的观众认为“太燃了”,然而豆瓣14万观众超过一半为该片打出一星、两星,目前4.4的评分难登及格线。

名导牵头,大厂加盟,又有顶流主演,制作庞大八年磨一剑,宣传势头凶猛,按理应该引爆国庆档的片子,如今口碑两极分化,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1_imageslim.jpg

电影口碑两极分化

与观众预期差距较远

《749局》的故事发生在近未来,因为未知神秘生物的出现,导致整个城市面临危机,一桩被隐藏多年的秘密计划浮出水面。少年们开启冒险之旅,同时讲述了王俊凯饰演的主人公马山的自我成长与救赎。

纵观评论区,观众提到最多的点是“诈骗”。热评中观众说,“不然你赔我点钱吧,真真是被预告骗了!”“与预期严重不符,749局的奇闻轶事几乎没有讲述,整体就是俗套的末世打怪片。”有认为该片勉强及格,打出三星的观众建议,“名字若叫《翼形》更合适,叫749局很莫名其妙,挺好的概念,但故事乱七八糟。”

不难看出,《749局》口碑崩盘,宣传预告的点与实际电影的完成度并不统一是重要原因。观众带着热切的期待希望看到的,是对中式奇异故事的科幻解读,而实际呈现的却是大量陈旧的西式科幻桥段。尤其在《流量地球2》《宇宙探索编辑部》等一系列优秀国产科幻类电影面世后,观众对国产类型片的期待更高。《749局》在前期宣传中吊足了观众胃口,但“卖家秀”和“买家秀”差距过大,造成了许多观众期待落空,因此差评不断。

前几年,同样有着类似称呼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也遭遇过口碑崩盘。电影选在跨年夜上映,在某视频平台的宣发剪辑铺天盖地,主打浪漫爱情。大量观众买票进入影院后发现,这是一部标准文艺片,部分观众觉得不符合预期,因此打出差评。

中国科幻需要面子

也需要里子

近年来,我国科幻类型电影突飞猛进,一直被诟病的特效技术也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流浪地球2》,作为续作牢牢稳住了第一部打下的口碑,不仅在制作和叙事上更加成熟,还在内核上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例如人工智能、环境问题、全球合作等等,这都是当代科幻类型电影关注的热点话题。

可以说,观众对于中国科幻的期待,已经从曾经的单纯对制作层面的担忧,转变为对故事内核的期待。看了《749局》的观众还普遍提到的一个评价是“剧情混乱,看得人莫名其妙”“大量外国科幻片既视感”“内容老套”“好莱坞模仿秀”……

好的科幻电影不仅需要形式和制作的“面子”,也更需要能撑起内容的“里子”。科学幻想是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前提下,进行大胆的幻想。从古老的《山海经》开始,中国人的幻想基因已经深入骨髓,传统文化足够深厚,山河土地足够辽阔,这些都为科幻电影的内容书写提供了广阔空间。类似《宇宙探索编辑部》《独行月球》这样的科幻电影,找到中国科幻表达的独特角度,在想象力上充分发挥,也能收获好口碑和高票房。

发现问题

促进中国科幻电影更加成熟

《星际穿越》中有这样一段台词:“我们才刚刚启航,我们最伟大的成就绝不会属于过去,我们的命运横亘于头顶的未来。”对于中国科幻电影而言,同样如此。

有资料可查的第一部中国科幻电影是1938年上映的《六十年后上海滩》,比好莱坞最早的科幻电影《科学怪人》晚了近30年。随后,我国科幻电影一直发展得较为艰难,比西方存在一定差距。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电影在数量上有所增长,但质量参差不齐,在技术层面也并未实现太大突破,特效也一直被观众诟病。直到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将我国科幻电影带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许多优秀的电影人都有科幻梦,例如古天乐筹备十年制作《明日战记》,尽管口碑不如预期,但依然得到许多观众的支持,“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中国科幻一定要崛起。”

导演陆川为制作《749局》筚路蓝缕,八年磨一剑,中途还遭遇投资方撤资、资金短缺等多种问题,让电影一再难产。电影路演中,陆川更是落泪,面对观众的差评声讨,陆川也表示:“都冲我来吧。”

在众多的“差评”中,我们也能看到不少被《749局》打动的观众,“最后太燃了!”也有不少理智的观众提出了中肯建议,“尽管电影存在不少问题,但我们要做的是给以后的中国科幻电影带来的提示,总结问题,让这类片子更加成熟。”

此言不差,中国科幻电影需要电影人的热血倾注,也需要观影市场的齐力同心。尤其在未观看影片的前提下就“跟风黑”,令导演和主演遭受谩骂。或是夸大其词认为“流浪地球打开的大门又被关上了”,类似不理智的看法可以休矣。

文/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