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援藏:北京力量助力拉萨医院创三甲 为当地培养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9 15:00

7月28日,北京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生团队启程奔赴西藏拉萨。8月1日,来自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的何振医生和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的赵勇医生,顶着高原反应,分别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参与两台手术。

8月29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拉萨市人民医院探访了解到,经历一批批北京“组团式”援藏医生的辛勤耕耘,这里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北京正在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北京为拉萨连续“输血” 有效提升当地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市承担起对口支援拉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重任。“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在拉萨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约1.3亿元,实施了6项重大卫生援建项目,有效提升了拉萨市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水平。

进入“十三五”,北京市安排了近2亿元资金支持拉萨市医疗卫生发展,2016年投入5500万元用于拉萨市人民医院的软硬件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服务能力。“十四五”期间,北京市继续深化对拉萨市人民医院的援助,重点推进住院部功能提升和改造项目。

除了资金投入,2015年中央提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以来,北京市拉开了医疗人才成规模、成建制组团援藏的序幕。

“以前的西藏医疗条件很差,有不少重症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在我们科室,从2017年开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实施对口援藏,带来了不一样的活力。”8月29日,拉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梁建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说,每年都会有新一批援藏医生来到医院“传道授业”,北京医生的能力有目共睹,用他们的医术带动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在所有的三四级手术,内地医院能够做的,我们也可以做,消化内科方面的重症病人已经不用出藏治疗。”

援藏医生带动医疗技术发展 医院搭上了“北京和谐号列车”

拉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梁建认为,因为地区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比如患有胆总管结石的病人比内地高发,拉萨市人民医院相比内地医院医生在这些方面做得更为成熟。另外,一些疑难危重症病人,在拉萨市人民医院也得到了收治。

“在自治区人民的心目中,拉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是比较优秀的。”梁建说,这些成绩与北京派来一批批的援藏医生传授医术分不开。“2023年,我们消化内科有一位友谊医院的医生,签订了师带徒协议,他专门为我制定了学习计划,一点一滴地帮助我成长。”

拉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伊比然恨1994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见证了拉萨市人民医院的变化。伊比然恨认为,随着2015年起北京医生开始“组团式”援藏,援藏医生为拉萨当地医疗技术带来飞跃式发展。“之前友谊医院相关负责人考察后,帮我们做了顶层设计,缺什么补什么。医院搭乘上了“北京和谐号列车”,进入加速度阶段。组团式医疗援藏,更像是医疗方面的精准扶贫。”伊比然恨说,医院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从学科建设到基础设施的改变,都离不开北京人民的支持。

“组团式”援藏实施以来 北京190人次支援拉萨市人民医院

北京市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领队,拉萨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宁来自北京妇产医院,他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北京市在医疗卫生援藏过程中,始终将医疗团队建设放在首位。2015年8月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政策实施以来,截至2024年8月,北京市属22家医院共派出管理、临床专家10批次171名、190人次支援拉萨市人民医院,在“组团式”援藏专家和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奋斗努力下,医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北京市属22家医院的品牌科室采取‘以院包科’的方式,比如安贞医院包心内科,友谊医院包神内科,妇产医院包妇产科,朝阳医院包呼吸科……对拉萨市人民医院进行整体帮扶。”张宁介绍,新一批援藏医生是在前一批队友打下的良好基础上继续前行。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从单兵作战转向组团作战,从“输血供氧”转向“造血制氧”后,2017年8月,拉萨市人民医院在北京市医疗援藏队的帮助下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结束了西藏地市人民医院没有“三甲”医院的历史。堆龙德庆区、当雄县、尼木县人民医院也分别在2016年、2017年、2018年成功创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

2024年,在拉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援藏主任刘揆亮(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的帮助指导下,一名医生成功考取了华西医院消化内科的博士研究生,成为拉萨市人民医院培养出的第一名博士研究生。

援藏医疗队专家们通过带教、出诊、建章立制等多种形式,不仅提升了受援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还培养了一大批本地医疗骨干,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将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北京援藏医疗队8月完成手术155台 当雄县医院首次获得援藏资金支持

深度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拉萨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还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医疗骨干和管理人才。2023年拉萨市人民医院实现可治的大病病种达到220种,年门急诊量达31.85万人次,以较强的诊疗能力在全区形成辐射力和影响力。

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生于2024年7月28日正式启程赴高原。8月1日,来自友谊医院消化科的何振医生就带领拉萨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团队,为一位患者开展全区首例子镜直视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8月12日,来自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的郭丽珠医生,带领拉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完成医院首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刚刚抵达一个月的第十批北京“组团式”援藏医疗队,8月份就完成手术155台,教学查房131次,专项培训21台。

另外,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随着国家对西藏地区发展的重视,援藏项目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援藏人员的不懈努力,拉萨市当雄县人民医院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首次获得1000万元援藏资金支持,用于当雄县人民医院门急诊楼的改造升级,以及科研综合楼的建设。这将极大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科研水平。

30年医疗援藏路,“北京担当”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内涵。通过“组团式”医疗援藏,北京市的医疗专家为拉萨市的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北京的援藏行动仍在路上,发生的援藏故事注定会越来越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倪家宁
校对/李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