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市属公办高校5万学生同上人工智能通识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5 22:01

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新学期伊始,市属公办高校近五万名大一新生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工智能通识课学习。

因材施教 构建专属AI知识体系

据悉,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市教委明确在市属公办高校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并引导高校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形成人工智能通识课“一校一品”的“AI+专业”特色品牌。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由“通识基础”“算法原理”“前沿拓展”“实践实训”四个模块组成。第一、二模块课程由市教委牵头统一录制,建设慕课平台供市属高校使用,第三模块由在京高校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学科分专题录制,各校自主选课,第四模块由各校自行组织。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属高校数量众多,学生群体在专业背景、学习兴趣、知识储备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为了确保教学内容能够精准对接各校特色与学生多样化需求,课程慕课部分精心设计了理工版、管文版和艺体版三个通用版本,同时也赋予学校高度的自主权,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个性化“组装”课程,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内获得实质性的成长。

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等艺术类院校均选择了艺体版通用课程,设计为1学分,16学时;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类院校专业涵盖范围广,分别开设了理工版、管文版、艺体版课程,一般为1-2学分,16-32个学时;北京建筑大学结合学校专业需求,在通用版本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把校内相关课程中关于数制转换、逻辑思维等内容列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计算基础。

一校一品 铸就特色AI教育品牌

各校在课程建设和组织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一校一品’的特色,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资源优势,设计了一系列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实践教学活动。在中国音乐学院的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使用AI作曲,让“人人都是作曲家”成为可能。该校将在人工智能通识课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利用AI音乐大模型进行歌曲创作,并对AI作曲和人类作曲家思维方式进行分析讲解,对音乐版权等衍生问题开展教育。在首都体育学院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虚拟教研室”里,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肌肉骨骼3D模型,模拟专项运动中肌群参与,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地进行训练。北京联合大学积极联动社会各界力量,为不同专业学生联系了40余家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比如:针对历史、考古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联系了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国家级博物馆;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联系了洛可可、东易日盛等行业龙头公司;针对工科类专业的学习需求,联系了字节跳动、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大厂,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与自身专业紧密相关的AI应用场景和前沿技术。

跨界融合 拓展“AI+专业”新视野

市教委充分发挥北京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面向全市高校征集了一批人工智能与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案例课程,助力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优质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不仅市属高校积极参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部属高校也踊跃参加,共提供案例50余个,其中不乏鄂维南院士、胡事民院士、彭苏萍院士、江涛院士、彭永臻院士等大咖领衔的课程。

这些案例跨越了传统学科的界限,体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司法、医疗健康、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农林牧渔、先进制造、能源动力、金融服务、体育艺术等24个领域的前沿应用,展现了AI技术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的巨大潜力。

技术赋能 打造AI教学新生态

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建设理念,精心设计了演示验证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等不同实验内容,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以生动的实验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课程还配套提供了智能体开发工具辅助开展大模型相关的实训教学,具备AI绘图、文本生成、数据分析、智能体等多项功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完成复杂的大模型实训任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依托智能化的教学功能,可以灵活适配高校不同培养方案,并提供闯关式、自适应式两种学习模式。根据教学安排,教师可以通过逐步解锁课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基于知识图谱生成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进行自适应学习;教师可以在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薄弱点,开展更全面的学习指导,让教学更精准。智能出题系统的引入为学生们提供了个性化的练习体验,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自动生成适合的练习题和测试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即时给出反馈,提升学习效果。平台开辟了“码上学生社区”,学生们可以便捷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实时或异步的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惑,社区内还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学生们可以上传和下载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案例分析,进一步拓宽了学习视野。

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在无形中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生态,让AI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得力助手,通过AI赋能激发学生对未来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无限遐想。

组织支撑 夯实AI课程发展之基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的建设过程中,组织支撑是课程顺利上线的重要基石。课程组建了由鄂维南、戴琼海和郑志明三位院士领衔的“课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各位专家为课程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咨询。在课程设计之初,专家们强调,课程设计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理工类学生要体现高阶性和挑战性,艺体类学生更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正是基于专家的建议,课程组确定了按模块、分层次建设的设计理念。

市教委成立了北京市人工智能通识课虚拟教研室,促进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打破时空界限,集合多方智慧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教学与研究,为教师们提供一个跨校交流的平台,提升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任课教师刘强教授表示:“北京人工智能虚拟教研室为我提供了一个与同行交流、学习的宝贵平台。通过与其他教师的深入交流,拓宽了教学视野,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期待与大家共同进步,为提升北京高等教育质量贡献力量。”市教委还面向课程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组织了多场专题培训,让各位老师深入理解课程的设计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共识。

市教委主任李奕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属高校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北京市对教育创新的积极回应,更是在全球科技竞争新格局下,把握历史机遇、展现战略远见、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举措。加快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既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改善人民福祉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建设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高地、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肩负着引领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北京市勇于创新,率先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人工智能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

下一步,市教委将对人工智能通识课持续进行迭代升级与智能化改造,大力提升课程质量与教学效果。虚拟教研室将进一步发挥作用,成为教师们交流研讨、资源共享的重要平台,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持续创新与完善。持续强化人工智能与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扩大应用场景案例的范围和数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AI技术的应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李晓萌

相关阅读
北京丰台区将建综合性区域整体人工智能教育体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3
人工智能与教育加速融合 大模型引领的“未来学校”什么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6
按下推进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加速键”
光明日报 2024-11-01
人工智能,高校“人人皆学”?
新华社 2024-10-30
新华视点·AI走进生活|人工智能,高校“人人皆学”?
新华社 2024-10-29
广州培育高素质“种子教师” 持续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南方都市报 2024-10-29
北京发布首份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26
北京大中小学明年更“智慧”,5类人工智能教育场景逐步普及
北京日报 2024-10-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