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方建勋:喜欢书法是中国人从小就埋下的艺术种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3 10:00

无论是在北京大学求知若渴的教室,还是在充满了古色墨香的展厅,方建勋的书法艺术,都激发着观者内心深处的共鸣,感受着天地灵气。

书法对于方建勋而言,早已超越了笔墨的界限,成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生活。近日,由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主办的“写意——方建勋书法篆刻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方老师的许多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从全国各地赶来观展,细致品读着作品中的笔触与墨色,从中汲取书法的精髓。

这份对书法的深情厚谊让人不禁去思考,在几乎很少提笔书写的数字化时代,书法为何有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对此,方建勋认为,喜欢书法是中国人从小就埋下的一个艺术种子,一种汉字情结,一份生命的牵连,“尤其是现在喜欢书法的年轻人,反而有了更少的功利性,他们对于书法是纯粹的喜欢,享受书写的过程。

坚持早课已经有35年之久

方建勋,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因北大书法公开课而在网上走红,也让书法艺术成功破圈,如今这门课程的视频在B站上点击已过千万,推动了书法文化艺术的传播。2023年,北大出版社将这15节课落到纸面,书籍取名《中国书法十五讲》。方建勋的著作还有《中国书法通识》《行书的故事》《临帖九讲》《印境》等。

方建勋是杭州淳安人,喝千岛湖水长大,自幼便目睹爷爷和父亲挥毫泼墨,一幅幅生动的字画,吸引他也拿起了毛笔开始描红,后来考入杭州师范学校,更是在西湖的轻波微澜旁感受着艺术熏陶,每日坚持早课、临帖、集字、创作、篆刻。

令人惊叹的是,方建勋坚持早课已经有35年之久,每日清晨5点左右,方建勋就起床做早课,一练就是两三个小时,别人觉得不可思议,方建勋笑称,自己最初也觉得很难坚持,“后来,早起习字变成一个生活习惯,就很自然了。早起不习字,反而好像一天中气脉不顺畅,觉得缺了点什么。”

每天的早课,方建勋先临古,再自书,一笔一画中,仿佛在聆听古人的心境,时而静谧如远古,时而灵动如剑舞;时而清秀脱俗,时而豪放不羁,时而古朴拙趣;时而清澈见底,时而深邃醇厚,每一种感觉都是如此细腻而迷人,好的书法,仿佛在诉说着故事。

方建勋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天用毛笔“日有所记”,因此累积了很多手稿,这次在展厅中,驻足看手稿的人很多。方建勋认为“手稿系列”也是此次展览中风格更加成熟的系列,“它们是我日常所书、所思的最直接呈现。”

尝试在传统的基础上做一些“旧瓶装新酒”式的新探索

方建勋笑称自己是“全职书法人”,一边教学授课,一边潜心书法,一边研究写作,是师者、学者、书者三合一,三者互相推动,彼此拓宽思路,也不断增发方建勋产生新的灵感与领悟。此次的展览,均为方建勋2020年以来的新作,包括一百三十余件书法、篆刻作品。

其中,《印解庄子》系列组印是首次展出,由此可以看出方建勋在篆刻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不离古典,推陈出新。古玺样式、汉印样式只是外在形式,核心在于表达他自己的审美,收放自如,宏大苍莽。他以自己个性化的篆书入印,精心布置每一方印章的印面章法,营造一印一世界的独特意境,最终又归于自然。

方建勋的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对于这次的书法篆刻展评价道:“看这批作品,觉得有新东西,与往常作品相比,气氛上也有变化。第一是更加活络了,富有神采,无论是随意的稿书,还是重拙的大字书写,都意趣横生,墨色上也有变化。第二是写得更朴实了,刻意的气味淡了,率性而作,烂漫天真,古拙中的秀气尤令人宝爱。”

对于朱先生所说的“新东西”,方建勋自己的理解是:“一方面是我自己的艺术语言愈加成熟。书法学习要临古,临古的过程进入很难,出来更难,新东西是从前人那里学到的法则,再加以个性化的消化和吸收。书法是‘心画’,是抒情达性。也就是以法和意在这两端,逐渐走向自家心意,自家心意在书法中融入越来越多,就会呈现一种独特性,就会与他人的书法有别,在观者眼里就会是一种‘新东西’。另一方面是,我尝试在传统的基础上,做一些‘旧瓶装新酒’式的新探索。比如将商周金文加以‘写意化’,注重书写瞬间的偶然性,并结合绘画的用墨法,创作少字数作品,努力呈现金文的笔墨和造型之美。同时,又以这种书法感觉来入印——创作篆刻作品。”

中国书法是中国哲学的一种视觉艺术呈现方式

方建勋不仅书法造诣匪浅,行、草、楷、隶、甲骨文,样样精通,篆刻方面也有独到的意境。首次展出的“印解庄子”系列组印是方建勋从《庄子》中汲取灵感,用三年时间陆陆续续篆刻而成,鲜活灵动,率意烂漫。

在方建勋的眼中,庄子是一个诗人,一个哲人,“阅读庄子,可以激发我的‘篆刻想象’,鼓励我‘突破成法’,‘带飞’我的创作。因此,展览中,好多观者同我说在我的庄子系列组印里感受到了一种庄子的浪漫主义。可见,我阅读庄子的‘感’,注入了我的篆刻作品,最终又传递给了观者。”

在方建勋看来,中国书法、篆刻和中国哲学,在精神旨意上是一致的,都是“以人为本”,为了成就一个完备的“人”,“依仁游艺,是理解书法的一个根基。中国书法强调的‘中锋’‘中宫’‘贯气’‘神采为上’‘道法自然’等,根源就是来自中国哲学里的‘阴阳’‘中道’‘气’‘天人合一’等思想。也可以说,中国书法是中国哲学的一种视觉艺术呈现方式,从书法可以领悟到中国人的智慧。阅读书法的过程,也是一种生命的‘哲思’。”

方建勋还喜欢在写书法的过程中搭配音乐,“书法与音乐虽然是不同门类的艺术,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共通的韵律,早在唐代的草书家孙过庭就关注到了这一点,他说好的书法作品就像‘八音之迭起’。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则说书法‘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因为书法比绘画更加注重节奏,写一篇书法,特别是行书和草书,从第一笔到最后一笔,相当于是伴随着音乐,毛笔在纸上跳了一曲舞蹈。当然这个过程,最好是能看到高明的书法家现场书写,才能有强烈感受。而对于那些书法功底深厚、创作经验丰富的人来说,看到古代书法家的经典作品,通过那些精致入微的笔触,几乎可以通过想象‘还原’作书者当时‘笔歌墨舞’的书写过程。”

至今未参透“书法是什么”

多年研习书法,方建勋却始终在参悟“书法是什么”,他笑说自己至今也没有参透,“好多人说,书法不就是写毛笔字吗?看似如此,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拿起毛笔来写字,真正够得上书法艺术者的却很少。‘毛笔字’和‘书法艺术’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呢?怎么区分呢?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书法艺术’呢?就会涉及到‘书法是什么’的问题。”

方建勋表示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促使他对书法艺术的美感特质有了更广更深的一些理解,“比如,我在《中国书法通识》一书中提出书法的六个世界:书体的世界、笔墨的世界、性情的世界、书写的世界、观念的世界和再造的世界,就是对‘书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一些初步思考。”

同样,方建勋认为“书法的可能性”也同样难有确定答案,“在书法历史上,苏轼、黄庭坚、米芾,这些艺术家其实都在探索书法的可能性,他们将书法的‘法’与‘美’进一步拓宽了,这也就意味着书法又多了一些可能性。又比如清代人崇尚碑学,用毛笔在纸上表现碑刻书法的形貌和味道,也拓展了书法的可能性。”

而在当代,在古典书法的范围之外,也有一些艺术大家在探索书法的可能性。无论是在书法的展陈方面,还是书法观念与实践方面,都在追求不与古人同、不与今人同。方建勋说:“他们尝试各种可能性,甚至走向‘观念至上’的‘当代艺术’的一种形式。我自己的书法实践相对保守一些,对书法可能性的探索一直限定在‘用毛笔在纸上书写汉字’这个前提。”

万物皆可入书法

方建勋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博期间,得以在更深层次、更系统的理论视角下,审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他认为,书法学,并非仅指软笔书法这一技艺,它更广泛地涵盖了中国书法史、篆刻艺术、书画鉴定、中国画、古代汉语以及中国哲学等多个领域,而他也在探讨着书法与哲学、美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融与联系,“视野随之豁然开朗,世界变得无限广阔。”

问他是否“万物皆可入书法”?方建勋笑说,可能现代人会存疑,但古人却认为可以,“例如韩愈说到大草书家张旭的创作状态,‘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清代的翁方纲说:‘世间无物非草书’。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自然不是直接将万物吸纳进来,但是可以通过书法家的‘感’来进入书法。才能‘同自然之妙有’,在这个意义上说,‘万物皆可入书法’,书法在纸上创造了一个抽象的自然,这其中当然也融合了书者的‘感’。这也是书法魅力所在,有画面感,但不是绘画。”

书法是最优美最便利的娱乐工具 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书法家

方建勋因书法公开课在网上走红,这让他略感意外,却也见证了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为了让更多的人爱上书法,他每周都会投入数日精心准备课程,“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场艺术的分享。看着学生们从零基础逐渐掌握书写法则,就像见证了一次次新生。”

有趣的是,尽管人们如今已很少用笔,但是,方建勋在教学中却发现,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学书法的他那代人相比,现在爱好书法的年轻人对书法更为享受,“虽然很多学生从未拿过毛笔,但是他们都对中国书法艺术兴趣非常高,喜欢书法的年轻人,更少功利性,就是喜欢,享受书写。我们那个时候也差不多,不过会很注重结果,‘把字练好看’的愿望很强烈。”

方建勋倡导书法应融入日常生活,他本人便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平时也用毛笔书写备课稿。他鼓励学生们用书法捕捉生活中的点滴,或是记录那些灵光一现的想法。在他的这种影响下,许多学生开始用毛笔记录日常。方建勋比喻道,“其实,这和我们现在给朋友发微信并无二致,都是表达和分享的一种方式。”

方建勋认为,喜欢书法是中国人从小就埋下的一个艺术种子,是慰藉人生的一种艺术方式,因此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书法家,“虽然我们很多人小的时候没有学过毛笔书法,看似没有书法基础,但其实在小学识字阶段,对汉字的笔顺和形体结构,和美感已经有了一些基本感知。这跟不识汉字、不写汉字的人是有差别的。所以,随着基本生活需求解决之后,大家会有精神追求和审美的艺术追求。就像梁启超先生说的,书法是最优美最便利的娱乐工具,他列举了七条:一、可以独乐;二、不择时,不择地;三、费钱不多;四、费时间不多;五、费精神不多;六、成功容易而有比较;七、收摄身心。”

如果只是简单地理解书法即技法 那是对书法艺术的误解

在这个“学习要趁早”的年代,也有一些人临到中年,才发现自己喜欢上了书法,可惜缺少童子功。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为时已晚,练不出来了?方建勋对此否认道:不能这么想。在我看来,‘喜欢’本身就是一种‘潜能’,因为‘喜欢’甚至‘酷爱’,这种心理作用可以激发我们的艺术感觉。这比被动接受式学习不知道强多少倍。”

方建勋认为中年人开始学习书法也有中年人的优势,因为有人生阅历和知识铺垫做基础,理解力与孩子完全不一样,这种“理解式”学习会学得比较快。“比如对于天下三大行书: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与苏轼《寒食帖》,中年人更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三件作品对一个孩子来说理解起来则比较难,因为书法里的‘人生感’需要观者本身具备一定的人生阅历。”

另一方面,方建勋笑说,学习书法,“练不练得出来”如果用王羲之、颜真卿来作参照,那就毫无信心了。“我们学习书法本身是由于兴趣,生活因为书法而变得充实而愉悦。其次,我们至少可以拥有了‘亲手’打造艺术作品的机会,而且通过努力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天增岁月人增寿,我们在书法的修习中,保持了一种勇猛精进的锐气,其实也是保持了一种生命的活力。还有一个方面,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人的综合体现,性格、品格、修养、学养等方面很重要。如果只是简单地理解书法即技法,那是对书法艺术的误解。站在这个层面说,中年人其实是一种优势。”

《游心于物之初》

方建勋曾设想,在缺乏师承的情况下,优质的教材和视频或许能提供帮助,现在,他的这个教学愿景部分实现了,“一方面是北大书法公开课《书法审美与实践》传播广泛,这次展览有一些观众就是从全国各地来的,他们说一直在网上听这门课。这里要特别感谢‘北大法宝’,从录像到剪辑,到网络平台传播,都是义务地在帮助我们。我一直主张,书法学习,审美先行,审美是书法进步的‘导航仪’。另一方面是,在北大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书法的‘五体要语’:《篆书要语》《隶书要语》《楷书要语》《行书要语》《草书要语》。这‘五体要语’是我多年教学经验总结,文字配上视频,对那些没有老师指导的书法爱好者,或许会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学习书法是天赋重要,还是勤奋重要?方建勋说:“我看历史的大书法家,是天赋重要。但是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是勤奋重要。因为我完全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天赋,天赋到底有多高。我相信,只要我个人努力了,总比不努力要好一些。我看到有资料介绍说篮球巨星科比每天早起练习,非常努力,如果不努力,天赋就兑现不出来。”

不过,方建勋对于所谓的“追求”有着一种淡然和通透,“通过努力激发出自己的天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书法并不是运动比赛,不用跟别人去竞争,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个人的特性,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书法家是年龄越大写得越好,因为他个人的性情逐渐得到呈现了。在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只要有明师指路,每个人通过努力都能发挥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特点,走向自己的成功。”

供图/方建勋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嘉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以书传情 第五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在京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2
中法专家四川共话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中国新闻网 2024-11-12
“方建勋书法篆刻展”北京开展 篆刻新作《印解庄子》系列作品首次展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5
因书法公开课在网上走红,方建勋书法篆刻展在京开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8-15
中日500余件书法作品亮相浙江绍兴兰亭
中国新闻网 2024-07-29
艺术|探索书法艺术新可能 诚品生活苏州携手许静举办当代书法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人物|方建勋:拿起毛笔就拥有了独立空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4
提升知识性与趣味性 第十一届北京电视书法大赛再升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