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介绍,并答记者问。
黄河蜿蜒万里,在山东东营入海。山东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在发布会上,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用了四个数据作答。
“373”,这是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当前鸟类的种类,已是建区之初的两倍。这些年,山东累计修复湿地超过30万亩。大河之洲,群鸟翔集,一片蓬勃生机。
“60万”,这是黄河滩区迁建的居民人数。山东采取外迁安置、就近筑台、后续扶持等措施,让滩区群众历史性摆脱水患威胁,实现“安居梦”。
“800万”,这是在全国推广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的亩数。山东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成功培育大豆、水稻、马铃薯等耐盐碱作物新品系37个,填补了多项空白,为“中国粮”安上了“耐盐芯”。
“3700万”,这是沿黄9市压减整合炼钢、电解铝、炼油产能的总吨数。山东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70家、绿色工业园区38家,推动产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向“绿”而行、向“新”而行。
周乃翔表示,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山东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要重点抓好确保黄河长久安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以及推动沿黄区域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三件事。
山东实施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完成24处河道整治、10座引黄涵闸改建,着力提升东平湖蓄滞洪区这一黄河流域唯一重要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水平,高质量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努力让黄河三角洲更具颜值、更具气质、更具魅力。
此外,还要推动沿黄9市一体化发展,打造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绿色化工、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打造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高水平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做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品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熊颖琪
校对/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