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治理“被老板”乱象既要收紧入口也要畅通出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9 14:54

日前,重庆市民周恒(化名)在贷款购车查征信时,突然发现名下有一家贸易公司,且该公司还有一笔银行欠款未还。一番查询后,周恒发现,原来是自己大学期间的一次兼职经历,不小心泄露了身份信息,被人冒用。(4月8日《工人日报》)

拜冒名登记所赐,大学生稀里糊涂地成了公司“老板”,同时也成了欠钱不还的“老赖”。周恒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不少人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他人冒名登记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高管或股东,“喜”当“老板”。尽管企业登记机关采取了身份核验、人脸识别等措施,但一些不法分子也在不断升级冒名登记的手段,依然能够找到避开登记审核机制的歪门邪道。显然,以兼职的小利获取人们的信任,对兼职者的手机、身份证等进行“托管式”操作,诱导兼职者泄露个人身份信息,配合通过人脸识别程序,就是不法分子冒名登记的新伎俩。

冒名登记扰乱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秩序,在市场中埋下了“不定时失信炸弹”,也给被冒名者带来了当“背锅侠”的风险。一起起案例证明,冒名登记的企业多为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企业,被冒名者很容易替人担债,陷入种种纠纷之中,而一旦背上失信记录,被冒名者的投资、贷款、消费等都会受到不利影响。

在现实中,不少被冒名者要求摘掉假“老板”帽子、摆脱冒名登记困扰的意愿强烈,但摘帽救济之路并不顺畅,摘帽的成本很高,阻力很大,有些被冒名者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四处奔走,依然难以跳出“被老板”的泥潭。

治理“被老板”乱象既是维护民众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维护登记秩序和市场秩序的需要。治理“被老板”乱象既要收紧市场主体登记的入口,也要畅通市场主体登记的出口。

在登记入口端,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登记机关需积极关注、研究冒名登记的新动向、新问题、新伎俩,在确保登记流程顺畅的前提下,健全对法定代表人、高管、股东等人的身份、签名核验机制,针对线上登记设计识别准确率更高的人脸识别程序,并打上“信息通知—本人回复确认”的核验补丁,堵住身份核验的漏洞。当然,人们也应增强防冒名登记的意识,注意保护好身份证等敏感信息,尤其在人脸识别验证环节做到知情同意且亲力亲为,不玩“大撒把”,不盲目信任他人,不把人脸识别委托给他人操作。

在登记出口端,登记机关需积极承担对冒名登记的撤销登记责任,不能逃避、推诿。《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市场主体登记的,受虚假市场主体登记影响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登记机关提出撤销市场主体登记的申请。登记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当及时开展调查。经调查认定存在虚假市场主体登记情形的,登记机关应当撤销市场主体登记。

冒名登记属于虚假登记、欺诈登记,申请撤销冒名登记是被冒名者的法定救济权利,也是登记机关的法定监管责任。登记机关应该主动作为,向冒名登记说“不”,用监管治理责任多跑路,依法优化撤销冒名登记的流程,提升撤销冒名登记的效率,降低撤销冒名登记的成本,为被冒名者摘帽维权提供方便,让被冒名者少跑路、少操心、少费事、少遇阻、少损失。

文/唐山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以旧换新”既要“喜新”也要“破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0
多措并举遏制冒名登记行为
经济日报 2024-02-19
如何让大学生兼职免遭“被法人”陷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2
北青快评|如何让大学生兼职免遭“被法人”陷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2
工作背调无法通过 考公考编寸步难行 大学生“被法人” 身份冒用几时休
中国青年报 2024-01-22
半两财经 | 研究生求职背调时 竟发现自己名下有4家公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1
用制度篱笆将假冒企业登记的“李鬼”拒之门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3
假冒企业登记情节严重者最高罚一百万元
法治日报 2023-12-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