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以南950米,它又回来了!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2024-04-07 19:07

3月底,北大以南950米的地方有一家崭新的书店开业。开业仪式是一场名为“风入松重逢日”的文化沙龙。要理解这次重逢,就要把时光调回到上世纪90年代。

那时的北大南门外,“风入松”的招牌吸引着来往的人流。进入书店,要沿着通往地下室的楼梯一节节往下走,感受逐渐浓郁的书墨气息间升腾起的蓬勃生机。再转身,便已置身磅礴书海——这是北大哲学系王炜老师在1995年创办的“风入松”书店,声名响极一时,与“万圣书园”、“国林风”等书店齐名,实为京城文化坐标之一,也成为几代北大学生的“第二图书馆”。

2011年,“风入松”宣布歇业整修,实则就此关停。不久前,在北大南门往南950米,中关村大街和海淀大街交叉路口的西南角,一家新的书店开始营业。阔别13载后,“风入松书店”迎来重启与新生。

01.jpg

重逢

人,诗意地栖居

木梯拾级而上,二三层是书店,沉绿色主书架间杂着木色陈列架,书籍密集排布着。四层咖啡厅,吧台、小桌,圆弧半窗下,还特意留了一些适合“独处”的单人卡座,露台引得阳光与风的眷顾。

俯瞰主书架,会发现呈风车旋转形状散开,如风吹入松林。“思维与逻辑”“何以中国”“阅读与写作”“人与美”“人与工作”,书店根据其认为人所需的不同思维能力,将书陈划分为十二个区。

3月28日,书店举办了一场文化沙龙——“风入松重逢日”。这是一场特别的开业仪式,书店主理人丁永勋,书评人 “绿茶”,著名诗人、风入松老读者北塔,十几名北大学子代表……新老读者们在亚克力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共同拼成那熟悉的扇面。

03.png

书评人“绿茶”,也曾是老风入松店员,在风入松新书店开业活动现场

风又入松,Forest song响起,在许多人心中,“风入松”名字极富诗意,乃京城一大文化坐标。1995年,北大哲学系王炜老师创办独立书店风入松,坐落于北大南门附近的资源西楼,以人文社科类学术选书为特色,声名响极一时。

博尔赫斯笔下图书馆应该是天堂的模样,中关村大街9号的风入松书店明亮宽敞,高挑空间下灯光暖如鹅黄;陀思妥耶夫斯基虚构的地下室则容纳了他无数深刻犀利的思考,老风入松正位于地下层,门厅狭窄,顺着台阶走下去,芜杂的生机扑面而来。

04.png

老“风入松”字匾先后由汪曾祺、杨辛先生题字,门廊两边挂着几幅油画,葱郁的木叶携生机而来,室内偶尔茶香飘出。占地近860平方米,在当时书店里属空间不小,内里布局没什么章法约束,却又朴实纯粹,成百上千的书恣意堆叠着,人在其中,只觉得“读不完,很着急,很有压迫感”。

对当时的北大学生而言,图书馆位置难抢,书也难抢,南门的风入松便成了大家心中的“第二图书馆”。大多数时候,倚着书架席地而坐,偶尔抢到书店内的茶座,便成为“素净的冷门书聚集地下写论文的天堂”。那时书价对多数学生来说仍然是奢侈品,为了能淘到便宜的旧版书,不少爱书的同学便轮流隔三差五去风入松“蹲点”。

看书的人要比买书的多得多,王炜乐得见满屋子翻书的人,笑说“读书人在读完一本好书之后,也总想着要买下来”。也的确如此,不少读者想着“读了那么久,不买都不好意思了”,或是“在风入松,能买到看不懂的书”,就把书买下了。

640.png

1995年,王炜在北京大学南墙外创办了风入松书店 

常日里,人流往来众多,但大人、学生或孩子都很安静,店员穿梭走动也都轻手轻脚。举办活动时,书店则极为热闹,人声鼎沸。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风入松和北大出版社合作推出了北大百年精品图书的展销活动,又与北大学生会联合举办了“百年北大、学问中国”系列讲演。举办《里尔克诗选》首发会、批评探讨风靡一时的《亚洲大趋势》、举办“存在主义”学术研讨会……风入松积极地介入文化思想生活,邓广铭、任继愈、张岱年等一众知名学者都曾是座上宾,再如王朔、刘墉等时兴作家,也都曾受邀来此。许多北大学生第一次面对面接触这些大师名人,便是在风入松。

2024年3月24日,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读懂人文,诗意栖居”圆桌漫谈活动上,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韩林合,作家梁晓声对谈着,清风入松,回响依旧。

微信截图_20240407175419.png

在北大已有40载光阴的陈平原,与王炜的结识远早于与风入松的相遇。在他的回忆中,正是这样一位默默做好学术后勤保障的王老师,秉承“在困难时期坚守住一片文化阵地”的纯粹理想,又辅之以事无巨细的责任心,方才落成“风入松”——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期间北大重要的文化地标。于此,聚起同时代的文人学者,凝结着一众爱书人的梦想,“最早从荷尔德林、海德格尔笔下论出的,从北大学问中推出的,‘在灵魂漂泊时代,找到归一之处,安顿自身心灵’的希望,在风入松里寻到了答案,完成从哲学走向书籍、走向文化传播的旅程。”

由书友们架起桥梁,梁晓声与北大有着深厚的学缘,自然对这一文化坐标情深意重。在他看来,实体书店是大家共同的、心灵的栖居地,又和一代又一代普罗大众、青年学子有着密切的历史勾连,乃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的发展,“书店这两个本身,即是诗情的”。在“风入松”,浓郁的学术氛围与人文基因印证着他的话语,让这片860平米的空间,成为北大学子记忆深处的精神家园。梁晓声期待着,“风入松”一以贯之选好书的学术品味,也承担起荐好书的学术责任。

此前,书店还在在北大学生间开展“重逢风入松”诗歌征集。北大学子将对彼时燕园读书时光的怀念,落笔成诗,洒落人文唱响,勾勒诗意愿景,也预告着风入松书店将在中关村重新开业,与我们再度相逢。

新老“风入松”都与北大密切相关,十三年间,是怎样的故事?

02.png

每所大学都应有

自己的地标性书店

2011年,丁永勋在微博发表了一张照片。照片里,“人,诗意地栖息”的标语之下,赫然张贴着风入松暂时整顿歇业的告示。

那时的丁永勋已经毕业工作多年,但每次路过中关村附近,总会去逛逛学生时代常去的风入松、国林风、万圣等书店,这次看到歇业公告,拍了张照,告知书友。很快,不少人探听情况,新京报等媒体闻讯而至,纷纷讨论“风入松”书店是否不告而别,就此挽歌。事实上,老风入松就此关闭。

生活总是充斥着奇妙的缘分。丁永勋成了第一个将“风入松”将离开的消息公诸网络的人,彼时的他不会想到,十多年后,他将作为主理人,酝酿“风入松”的重启新生。

丁永勋毕业于北大编辑与出版专业。他就职公司的创始人也是北大校友,非常热爱读书,一直以来都有开间实体书店的想法。“总体来说,当成一件公益事情来做。”求学时的共同记忆,使他们决定,追念那家让当年许多北大学子受益的“风入松”。2021年,他们开始具体着手这件事。

要接续老书店,先要入手梳理“风入松”目前归属情况。2005年王炜离世,书店由一位东北商人接手,由于经营压力,2011年书店关停,此后“风入松”商标无人料理,被上海一家文化公司注册。一环环追过去,丁永勋联系到商标持有者。对方听明来意,商标是要用于开书店“不怎么赚钱”的买卖,以不算高的价格完成了交易。

“每所好大学周围都应该有一家标志性的书店,北大也应该有。”服务北大师生是书店的目标之一。辗转找了几处地方,最后落址于中关村大街9号。丁永勋实地用脚丈量过,从南门出发,一共950米——这是能找到的离北大最近的合适的空间。

11.png

坐标中关村大街9号的风入松书店与北京大学王克桢楼 

北大附近、中关村周边,实体书店在这块土壤上始终有自己的呼吸。开店三十余年的“万圣书园”,北大45甲楼地下十余年的“博雅堂”、轻文艺“前言后记”,新太阳有教科书齐全的“北大书店”。在现在的学生看来,逛书店、买书仍不失为一种用心的生活方式,“每次下定决心去博雅堂不能买书,结果转一圈总是忍不住买。”“要是要挑礼物给朋友,我会挑一些我认为有价值的书,或者北大出版社出的书。”

风入松四层楼梯一侧专设了一个“北大通识课”书架,有经典读本朱光潜的《谈美》、田余庆的《秦汉魏晋史探微》,也有近年北大出版社推出的“名师通识讲座书系”。

“能够让大家进来看看,翻翻书就很好。”丁永勋表示,“我们也会推出面向学生的优惠。未来,风入松也会面向学生开设公益岗位。”

筹备书店时,丁永勋拜访了万圣书园掌舵人刘苏里,后者极慷慨地传授了不少运营书店的经验。旁人不免忧心“风入松”会争夺客源。丁永勋特意表示“我们不是要和万圣竞争”。刘苏里则不以为意——

“我们不怕竞争。”

实体书店

“存在即合理”

刘苏里的底气来源于万圣书园独有的选书品味。一家独立书店如何选书,代表着它最核心的精神底色。2023年10月,万圣书园创办30年,刘苏里夫妇将三十年来的书店周榜、月榜悉数整理编汇,一张张榜单连结起来,就是一份活泼泼的文化史,勾勒了时代思想潮流变化轨迹。

风入松入口处也设立了自己的特色榜单,“探风”“捕风”“听风”,直跃眼帘。书店所有书都由丁永勋一本一本选出来。有编辑出版专业背景的他选书颇为审慎,从多家供应商中选出四家,书商开出的书单,丁永勋一一筛选书目、版本,目前总共选出了1万多种、近6万本图书,每种依据内容,库存数量不同。“现在全国每年大概能出版四五十万种图书,新书更会保持关注,预计每年选出其中小千种有价值的书,滚动补充。”

延续老风入松的选书风格,新风入松也将教辅、非学术类畅销书等排除在外。另外,得益于发起人和主理人的从业经历,风入松特别设立了 “人与工作”主题区,在他们看来,工作是人必须直面的话题,如何理解职业、工作、劳动,才能达成“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每天早晨愿意去上班”呢?这里的书,或许关乎于此。

独立书店,内里有它的万花筒世界,也像一面向外折射的镜子。

微信截图_20240407175504.png

九十年代初,北京民营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万圣、风入松、国林风、二酉堂在北大外围出一道半弧,实足铭为当时文化景象之一。有老读者品评,相较而言,万圣像博学谨严的老学者,风入松像是浪漫潇洒的文青。2005年王炜逝世,刘苏里颇为伤感,写下《王炜兄,来世还开书店》,收在《长歌唱罢风入松》里,集子里还有陈嘉映、张祥龙、周国平、陈平原等学人,孙飞宇等北大师生,王磊、吴浩等出版书评人的追忆纪念文章。高校周围书店的热闹,智识群体以书会友,某种程度上成为人文社科思潮的实体载体。

而后十年,中关村街区电子卖场结合写字楼先后开业,这里成为电子商贸的“硅谷”,海淀桥西南角的中关村图书大厦依旧人流众多,采买教材教辅的家长、背着帆布包的大学生和讲座爱好者、电脑商贩彼此行色匆匆地打着照面。此时,风入松依旧经营着,但走向地下室悠长的楼梯,似乎也在背离那个时代气质的喧闹蒸腾。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北大内外散落着一大批形态各异的书店。对实体书店而言,也曾有过一段漫长踟蹰的时光。2011年“风入松”歇业,“万圣书园” 继01年从成府街搬到“198步”之外的成府路后,又几经易地。45甲地下曾汇聚北大书店“三剑客”,今天,汉学书店已经不见,以“便宜才是硬道理”为特色的野草书店关闭了实体店,不过老板赵亮依旧高频更新着卖书的朋友圈,唯一还在的博雅堂辗转换了店主。

电子书资源发达而便捷,信息媒介多维化,网络书城打下渠道价格优势,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现在去开一家实体书店,似乎不够符合商业逻辑,不过,风入松本就不是踩着商业的鼓点而生的。

“如果说到KPI的话,我们定的不是营业额或利润,而是每年有多少人进到书店,浏览或者翻了多少本书。”丁永勋表示,发起人的有力支持让他有更宽松从容的心态去打理一家书店。“不一定要买,当然如果愿意买我们会更开心,因为这体现了我们推荐的书是读者真正想要的,宁愿贵一点也要买。”

当下,一些有名的实体书店普遍各具“人设”——自有文化媒体矩阵垂直运营,地标性商业区+饮品,品类文创独成IP,空间设计引来一波波年轻人打卡……大家都在以各种方式,探索着书与书之外的更多可能性。定位清楚,对于书店活下来而言,成为重中之重。

风入松呢?丁永勋认为,定位于“轻学术”,选好书是关键,其次是打造一个理想的文化空间。

在传统书店生存空间被挤压的浪潮中立稳脚跟,在一代代北大人的回忆中镌刻下印迹,万圣书园三十余年,刘苏里也从少年郎到如今年过花甲,或许也可说明,书籍依旧有它忠实的用户群体,书店有其不可取代的必要存在。

信息洪流,书店作为精神栖息地的意味似乎比昔日淡了些,但人们依旧追求着“诗意地栖居”,知识思想为媒介,风入松等书店以有形的空间,连接着、也尝试形塑着某种社会共同体。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视点 | 2024“我与地坛”北京书市将于9月13日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2
图书展销达40万种 2024“我与地坛”北京书市将于9月13日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0
故纸堆里觅书香寻新知 旧书市集走进北京大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寒冬时节书香送暖 北京多家网红品牌书店进驻商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6
商圈书店:实体书店与消费场景相互成就的载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6
万圣书园重张开业人气旺,老读者们纷纷回“家”淘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05
图记 | 万圣书园即将闭店迁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5
万圣书园即将闭店迁址,继续向东1000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