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余杭区,2019年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年来,一些良渚元素符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在2023年举行的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上,从吉祥物到场馆设计,良渚元素随处可见,深受大家追捧。
5000年的岁月变迁,如今良渚古城只有遗址可考,先人们的生产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这些古老的智慧在当下又有哪些沿用和发展?借助最新的数字科技,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身临其境地去5000多年前的良渚古城感受一下。
总台记者夏周:这里是良渚古城,包含了宫殿区、内城和外城,总面积达6.3平方千米,相当于8个故宫那么大。
这些三合土和白石子代表的是不同房屋的基址,地上土丘一片,地下却气象万千。
这里是良渚国王的宫殿,是良渚文化的权力和信仰中心,是整个良渚古城最中心的位置。5000年前宫殿的建筑主体已经几乎无处可寻了,然而现在良渚古城有一项黑科技——通过扫码的方式穿越时空,借助AR技术就能回到过去,看到它们曾经恢宏的样子。
良渚先民如何修建房屋?他们靠的是一草一木,还有泥土夯筑起来的,远远地还能够见着一群身强体壮的良渚先民拉着木材缓缓走来。木材很大,能工巧匠会在木材上用石斧、石凿凿出牛角般大小的孔洞,穿上麻绳,这就方便运输了。
如果这样还不足以让你了解良渚,那么现在的杭州,可以让你在元宇宙当中,来一场跨越5000年的“相遇”。
这是我的数字人形象,它能让我近距离感受5000年前良渚先民的智慧。
在5000年前,也有“高科技” ,石犁就是。这是一种翻土的农具,增加土壤肥力。在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开始种植水稻了,到良渚晚期,甚至形成了55000平方米的超大稻田区,石犁帮了大忙。良渚文明已经进入犁耕的农业阶段。
良渚文明是建立在发达的稻作农业基础上的,而稻作农业就离不开水利这一基础设施。
这是当前已知世界上最早、最大的水利工程,影响范围约100平方公里。
这是一座谷口高坝,人工堆筑的坝体正好横卧在两个山头间最狭窄的位置,自然高低落差让它能在强降雨时节起到蓄水、防洪的作用。良渚先民在坝址选择、填筑工艺、结构设计等方面都极具科学性。
这是位于杭州建德的新安江水电站,天然落差非常利于建造大型水电站;发电时被称为“水电站”,泄洪时就是“水库”。雄伟的高坝,为下游织就了一张防汛安全网,它是拦蓄洪水的“镇水重器”。
我们用今天的先进科技去看见5000年前的文明,而5000年前的智慧,依然在影响现在的我们。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