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外贸、金融数据出炉,民营经济立法提速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4-01-13 21:59

CPI同比三连负

国家统计局1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1%。

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7%,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0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26.1%,降幅收窄5.7个百分点,是带动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PPI方面,受国际油价继续下行、部分工业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2023年12月份,PPI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

2023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涨0.2%,PPI比上年下降3%。CPI月度同比涨幅均低于3%左右的年度预期目标,其中1月份涨幅最高,达2.1%,3月份以来涨幅连续处于1%以下的低位。

【点评】2023年12月CPI同比走弱最主要因素是,猪肉价格在传统需求旺季疲软,拖累了食品价格的季节性涨势;此外,国际油价大跌带动国内汽油零售价下跌,近期寒潮也使得部分与出行相关的服务业市场活跃度偏弱。分析认为,短期内物价水平仍将维持在低位,随着猪肉价格回升以及核心CPI平稳回升,2024年CPI将保持温和上升态势。

2023年外贸微幅增长

海关总署1月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

按美元计,2023年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同比下降5.0%、4.6%和5.5%,其中12月分别增长1.4%、2.3%和0.2%。

具体来看,过去一年,出口动能丰富活跃。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13.92万亿元,同比增长2.9%,占出口总值的58.6%;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9.9%。

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主力作用增强。2023年,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突破6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5.6万家,合计进出口22.36万亿元,同比增长6.3%,占进出口总值的53.5%。

从贸易伙伴看,2023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6.6%;对欧盟和美国出口分别同比下降5.3%和8.1%。

【点评】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整体低迷,对我国出口形成了直接冲击,从数字看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不过全年以人民币计价的外贸增速仍然实现了微幅增长,且增长动能得到质的提升,“新三样”产品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可以说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展望2024年,全球经济将继续放缓,外部需求仍然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还没有缓和的迹象,中国进出口仍然会承受较大的外部压力。对此,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推动外贸新动能加快聚集,为外贸增长提供助力。

2023年新增贷款近23万亿元

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金融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末,M2余额29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社会融资规模继续保持同比多增。去年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7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全年增量累计为35.5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41万亿元。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2.75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其中2023年12月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在11月新增贷款超万亿元的基础上,仍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企业中长期贷款约占增量的76%,比重较2019年的62%明显提高,企业融资的稳定性不断提升。

【点评】2023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除了全年贷款同比多增超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M2增速也都保持在相对高位。在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背景下,这样的金融支持力度实属不易。

2023年,央行两次降准、两次降息,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等大招也接连出手,有效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配合国债增发、“三大工程”加快推进等宏观政策组合拳,进一步提升了经济稳步回升的可持续性。专家认为,2024年我国货币政策仍然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下一步可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稳定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

民营经济立法提速

本周,关于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获得立法机关的明确回应。

1月8日,全国人大财经委的审议报告称,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法等确有立法必要,建议有关部门加强调研论证,条件成熟时,争取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后立法规划或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1月9日,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年将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着力构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杜绝选择性执法和让企业“自证清白”式监管,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预期。

第一财经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相关部门曾就民营经济立法做过一些前期调研,也委托一些专家做过研究,但目前来看,业内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草案。

【点评】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已出台多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仍有立法的必要。把一些好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能极大提振民营经济的信心,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上“定心丸”。法律界人士认为,立法的重点应对民营经济主体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投融资、公平竞争等重点领域作出详细规定和保障,减少禁止和限制,对民营经济主体合法权益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人身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美丽中国建设锚定“三阶段”目标

1月1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提出了三阶段目标。其中明确,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国家生态安全更加稳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意见》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等重点任务。

其中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方面被放在首位。《意见》指出,严格管控城镇开发边界,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加强海洋和海岸带国土空间管控。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提升大宗货物清洁化运输水平。

【点评】我国已进入加快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资源压力较大、环境容量有限、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在此背景下,《意见》从顶层制定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实现策略,提出了覆盖源头、过程、末端环节的全过程治理举措,为实现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其中,加快绿色转型将是重中之重,应聚焦“双碳”目标,加强实现城市碳减排和绿色发展。

日本股市连创34年新高

本周,东京股市两大股指实现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

1月10日,日经225指数自1990年3月12日以来首次突破34000点,11日继续上涨突破35000点;东证股指也创下1990年以来的最高点。

12日,受隔夜纽约股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扬提振,东京股市半导体相关股票受追捧,大盘波动上扬,日经股指一度上涨超过700点。截至当日收盘,日经股指收于35049.86点,东证股指收于2482.87点,均创下近34年新高。

去年,日本东证指数累计涨26.67%,日经225指数涨超30%,均录得十年来最大年度涨幅。

【点评】近期日本股市涨势如虹是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包括长期超宽松货币政策、大企业回购股票、公司治理改革,等等。去年以来,巴菲特更是持续加码日本股市,带动国际资金大规模流入,点燃了日本股市。

目前市场关注日股还有多少上涨空间。机构普遍表示乐观,认为企业盈利和治理改善将推动日本股市继续上涨。但也要关注日元走势对股市的影响。如果日本央行放弃负利率政策,开启加息,推动日元走强,可能会对日本股市形成压制。

微软超苹果成全球市值最高公司

周五美股收盘,微软股价收涨1%,市值达到2.887万亿美元,超过苹果公司的2.874万亿美元,成为美股市值最大的公司。

周四早盘,微软股价也曾一度大涨,市值短暂超过苹果。这也是2021年以来苹果市值首次低于微软。随后苹果股价反弹,夺回了第一的位置。

今年以来,由于需求担忧加剧,多家华尔街投行调降了苹果评级。相比之下,华尔街对微软更为看好。2024年至今,苹果股价累计跌幅已经超过3%,微软股价则上涨近3%。

【点评】微软市值超过苹果并不令人意外。上周新年首个交易周,苹果股价已连跌四天,市值蒸发超1700亿美元,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宝座岌岌可危。

究其原因,iPhone销量不佳引发市场持续担忧;而微软因为对生成式AI的成功投资,被市场看好。2023年苹果股价上涨48%,微软则上涨了57%,正奋力追赶中。不过目前两家公司股价还在波动,对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宝座的争夺可能要拉锯一段时间。

特斯拉再降价

1月12日,特斯拉中国官网再次下调Model 3和Model Y多款车型的价格。

其中,Model 3焕新版起售价降价1.55万元,至24.59万元;Model Y起售价降7500元,至25.89万元。 这两款车型也迎来了中国市场史上最低价。

2023年,特斯拉反复对旗下车型进行价格调整。去年初,特斯拉国产车型全系大幅降价,率先发动价格战。但到了9月,Model 3焕新版上线,售价较老版车型提升2.8万元;此后特斯拉又几度逆势上调部分车型售价,但涨价幅度不大。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特斯拉中国以7.8%的份额位居第二,零售销量为60.3664万辆,同比增长37.3%。比亚迪以35%的份额位居第一,零售销量为270.6075万辆,同比增长50.3%。

【点评】去年特斯拉发起的价格战余波未了,今年降价号角又早早吹响。分析认为,随着电池原材料成本的下降,2024年特斯拉有望进一步降价。而特斯拉手握行业价格指挥棒,大部分车企只能跟着跑,2024年电动车市场价格战激烈程度可能有增无减。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11月经济数据出炉,央行约谈债券交易激进金融机构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4-12-21
两大重磅会议定调积极,明年经济工作划重点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4-12-14
12万亿化债组合拳出炉,特朗普重返白宫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4-11-09
中国三季度经济数据揭晓,楼市股市新政迭出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4-10-19
7月CPI同比创5个月新高,“黑色星期一”席卷全球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4-08-10
CPI同比涨幅创三个月新低,“萝卜快跑”频上热搜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4-07-13
5月宏观经济数据分化,国税总局澄清没有倒查30年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4-06-22
5月M1M2增速继续回落,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4-06-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