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舞台盘点|接续孕育新辟 归来眺望未来
北青艺评
2024-01-01
+ 关注

回望2023年的剧场,“归来”无疑是最美的风景。归来——不仅是剧场重张,不仅是观众流量、市场效益的归来,更是现场真实观演、剧场信心、与世界对话和互通的全面归来。

美国芭蕾舞剧院《吉赛尔》 摄影|方非

初春的3月12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迎来德国大提琴家扬·沃格勒登台,宣告时隔三年艺术国门再度打开!长达三个多小时的“马拉松演奏”,真像老友久别不忍松手的相拥。媒体纷纷报道“大师云集、星光璀璨的国际演出将再度点亮北京的艺术星空”。随后,费城交响乐团、莫斯科大剧院、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马林斯基剧院、美国芭蕾舞剧院、艾夫曼芭蕾舞团、玛莎·葛莱姆现代舞团、布拉格节日乐团等知名院团,以及来自百老汇、伦敦西区、柏林戏剧节等的众多国际艺术作品陆续亮相。从政府层面、国有文化企业到民营文化机构、独立艺术家,渠道多样的文化交流成为2023年突出的剧场表现。

蒂勒曼指挥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  摄影|王小京

名家名团名作仍居主流 现当代题材个性闪耀

2023年,经典作品在名家名团项目中依然占据主体。国家大剧院“醇·萃古典”系列、天桥剧场的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等,国际群星荟萃;费城交响乐团、莫斯科大剧院等院团的到来还成了媒体聚焦热点;瓦莱里·捷杰耶夫、克里斯蒂安·蒂勒曼、伊万·费舍尔、鲍里斯·艾夫曼、阿丽娜·科约卡鲁等著名艺术家,也因闪耀的个人魅力成为文化交流的焦点。

经典传统受追捧的同时,有鲜明时代个性的艺术家同样抢眼。

俄罗斯圣彼德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奥涅金》  供图|天桥剧场

被誉为当代编舞大师的鲍里斯·艾夫曼,携《安娜·卡列尼娜》再度返场,更有代表作《奥涅金》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古典浪漫与当代舞台激烈碰撞,精神与现实的博弈互不退避,奥涅金从“多余之人”变身“迷惘一代”,达吉雅娜的纯美变得有始无终,成为时代转型中集体困惑的代言,亦是艾夫曼有历史价值的人文贡献。因柏林戏剧节再度走来的德国导演克里斯托弗·卢平,继《夜半鼓声》后再献新作《新生活:我们终将何去何从》,剖解但丁早期作品《新生》,谐谑魔性,且让表演近乎随性,内生矛盾的舞台外化,通过心理空间、魔魇空间、异度空间的多维检视与刺激,把情感属性拉扯出多义的今人读本。

《新生活:我们终将何去何从》 摄影|Jörg Brüggemann / Ostkreuz

音乐剧市场总体保持上升势头。尽管受疫情影响,部分大制作未能如期到来,但伦敦西区音乐剧《玛蒂尔达》《过去五年》《曾经》、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悲惨世界》(法语演唱会版)等,依然风生水起。特别是《过去五年》《曾经》等体量不大、感染力不输的个性化剧目,无论编导的结构方式、表演的超强综合能力,还是小型却丰富多元的乐队器乐语汇、轻便的巡演方式,都值得学习借鉴。

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摄影|王犁

线下演出常态复苏,剧场展映作为积极补充,继续受到欢迎。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电影展等系列、奥哲维新现场高清影像放映、吴氏策划的“古典会客厅”等,据统计全年在京累计放映约2000场次。其中有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游吟诗人》《费加罗的婚礼》《西蒙·波卡涅拉》、戏剧《萨勒姆的女巫》《万尼亚舅舅》《奥赛罗》、芭蕾《安娜·卡列尼娜》《天鹅湖》《灰姑娘》等经典剧目新版本,也有《好人赫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叶甫盖尼·奥涅金》《利奥波德城》《卡拉马佐夫》《呼啸山庄》等当代原创或文学改编作品。荣获2023奥利弗最佳新剧奖的《初步举证》与世界同步上映,反响强烈。透过这些,既看到国际制作和表导演的艺术手法——高水准、具有现实观照与警世思维、不断演变,也相对低成本、大范围地普及了高端剧场文化。

《初步举证》 供图|新现场

世界经典中文改编 青春视角新生表达

世界经典的中国新版本,在归来中亦未缺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足球俱乐部》《哈姆雷特》《海鸥》《长子》《等待多哥》(根据《等待戈多》改编)《晚安妈妈》等,强化了新落成的北京国际戏剧中心的专业定位。《足球俱乐部》以向已故前任院长任鸣致敬为题,继承人艺传统,成功有效地做出不失原作风格与精髓的本土化再现,且与当下紧密结合,成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剧作之一。

《足球俱乐部》 供图|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能赓续不断地给后人提供滋养。以经典来鉴证、锻炼青年艺术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间,无疑是最佳方式。

今年,北京人艺推出多部以新力量为核心出演的剧目。小剧场莎剧《哈姆雷特》,以“别叫我哈姆雷特”的身份认同切入,个人意识的觉醒彷徨于集体意志、使命道德之间,用当下青年人的视角再问“生存还是毁灭”。将贝克特作品《等待戈多》改编为《等待多哥》,以及新排万比洛夫作品《长子》等,则与院外导演合作,意在破除内部自生长带来的弊端——既丰富了剧目与合作渠道,也以不同于本院传统的创作介入,多向验证年轻演员的能力,增强其可塑性。

国家大剧院版戏剧《暴风雨》《玩偶之家》、歌剧《阿依达》《茶花女》等复排演出,集结众多中外优秀艺术家,实力强大,制作精良,体现国家艺术殿堂的品质。尤其是《阿依达》的再度上演,以极致宏大的舞台叙事,唤醒对大剧院建成以来系列佳作的记忆。

国家大剧院《茶花女》 摄影|王小京

独角戏《初步举证》中国版本的迅速亮相令人惊喜,显示本土艺术家与世界创作同频接轨的意识和能力。跨年度演出的戏剧《弗兰肯斯坦》《犹太城》《红色》、音乐剧《道林格雷的画像》《歌剧魅影》等中文版,也受到关注而引发不同的话题讨论。央华戏剧新作《少年的,莎士比亚奇旅》,从孩童视角将莎士比亚的人生重要节点和代表作片段有机串接再生,打造既走市场又推广艺术经典、培养观众的合家欢喜剧。

中央戏剧学院2020级偶剧班毕业实验剧目改编了布莱希特名作《伽利略》。尽管学生技术手法尚稚嫩,但新的理念与舞台实验赋予经典新生命。原作的哲思、讽刺、无奈、屈辱、骄横、抗争、异变等,融于偶剧特有气韵和节奏。院校演出或解构经典是常态,但未必都能有院校戏应有的勇敢探索与青春激荡。剧作体现戏剧的追求与希望,让人很受鼓舞。

大华城市艺术中心扶持青年艺术家对世界经典精研、复盘和再解读,今年推出室内经典歌剧如海顿的《月亮的世界》、梅诺蒂的《灵媒》,戏剧如品特的《背叛》、列文的《乱我心者》等,为城市营造经典艺术氤氲的浪漫生活。青年艺术家也在滋养中检视自我能量,获得成长。

中外联手创演风起 文化交流嫁接融合

中外联合创作、制作,在忠实原著要义和风格的前提下,实现不同文化语境的互相理解,借力前行。这类合作,今年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共同演绎世界名作,包括移植国外版本和中国出品的新版本。除前文提到的国家大剧院的中外合作剧目,剧院还邀请郑明勋、丹尼尔·加蒂等指挥家执棒本院管弦乐团;请回英国导演提姆·修普,在五年前原版的基础上实现莎翁名作《暴风雨》的提升。话剧《浮士德》剧组突破重重困难,赴以色列实现与导演图米纳斯的修排合作,在首届清华大学哲学戏剧节上演,传为佳话。央华戏剧和法国蒙彼利埃演员之春戏剧节共同出品制作、法国著名导演让·贝洛里尼执导的《悲惨世界》,不再是单方邀请式合作,实现双向交流。

另一种则是请国外艺术家全新演绎或改编优秀中国作品。近年曾有驱动传媒出品、波兰导演陆帕的《酗酒者莫非》《狂人日记》等,接驳世界语言传播中国文化,让国际艺术家、艺术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经典。今年,小剧场创作以及影偶剧、音乐剧等也开启了类似尝试。例如,鼓楼西剧场选中以色列导演露丝·康内尔,改编沈从文代表作《边城》,因跃动活泼的手法、异质的文化理解,赢得不少观众青睐,迎回小剧场戏剧的应有样态和实验意义。北京国际影偶艺术周新影偶剧《补天变形记》,携手法国艺术家把盘古、女娲传说与希腊神话糅成世界性的创世故事。

中国艺术“对世界说” 摒弃传播执迷妄念

九月,中山音乐堂举办的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音乐会,开篇作品现代乐曲《走西口》,是20年前该团委约陈其钢创作,已成他们的保留曲目,演奏驾轻就熟;安可曲《夜深沉》更引爆全场,乐手对源自中国戏曲的作品理解深度和韵致掌控,堪称精到。

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  供图|中山公园音乐堂

当下,越来越多的国际乐团来华演奏中国音乐已不再只是礼节性表演,当代作品的中国元素也屡见不鲜,艺术表达中的中国艺术传统特征日见圆熟。这情景来之不易,得益于一代代中国艺术家尤其是旅居海外艺术家的不懈努力——陈其钢、谭盾、马友友、吕思清、吴蛮等众多艺术家,不断以母语文化沉积进行世界表达,得到相当广泛的国际认可,做出了重要的直接贡献。

《诗忆东坡》 摄影|王徐峰

视觉艺术家、舞蹈家沈伟的前沿创作在世界各地留下足迹,中国元素在他的创作中从未缺席。去年,他为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创作“乾坤卦象”意念的大型艺术现场《融》,今年又与东方演艺集团联手创作《诗忆东坡》探寻诗人苏轼之灵。这些努力,为传统艺术如何当代化、国际化,以及当代民族艺术能有何为,树起可循可鉴的范例。

谭盾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女高音歌唱家雷佳合作,推出“动物·自然·人”主题音乐会,将原创作品与西方经典改编重绘,表达古今中外共同崇尚的人类自然灵性之声。音乐唤起遐想,激发对万物生灵、对同一个地球的深情关爱。

向来特立独行的才女刘索拉,推出解读中国动画片《大闹天宫》的交响新作,中国民乐风与爵士等异域风混搭,以新的元素关系打造更有世界音乐意义的中国节拍,扩展着中国古典文学的剧场新蕴。

用中国元素表达全人类的当代焦点,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对话马勒”系列中有充分展示。黄若、吴巍、王颖、鞠小夫、王斐南等活跃于世界舞台的艺术家,向大师致敬并与之碰撞,表达中生代、新生代的文化认知和态度。通过音乐材料和肌理运用的实验摸索,包括对民族乐器的创新改造,透出老庄哲学意味的时代参悟,向创世与原生、混沌与自然寻觅,涂画忧患与梦想。王羽佳、梅第扬、曾韵、林冰等在世界崛起的演奏家,今年也在京举办了音乐会。他们就像组成了一个海外年轻艺术家矩阵,个性声音不同凡响,不消贴标签也极好阐释了中国艺术的存在。

王羽佳   摄影|牛小北

关于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如何有效传播中国艺术的价值和理念,今年有了些好的案例。有人认为,中国故事要按传统自有模式来讲,否则就不是中国故事,甚至动辄扣意识形态大帽子——这值得商榷。我们需要有特征和个性的表达方式,更要有最适合他人接受的渠道。毕竟,被认可喜欢并信服热爱,才是最终目的。坚守传统是守住精神而不是一成不变、固执己见,学会用世界语言发声,才更容易实现与全世界的交往。

梅第扬  供图|国家大剧院

时至今日,“墙外开花就会墙内香”的执迷、“能在国外上演就是好作品,有个外国奖项就可以国内畅行”的妄念,在国内还有市场。观念的畸形是不自信的表现,对文化交流极为有害,也给利用信息差的不良国际掮客可乘之机,更伤损了艺术尊严。良好的愿望,要找准找对正确渠道,至少要有最基本的彼此对等。

独立新力量改变格局 引进不专业制造困扰

对于戏剧引进领域的从业者,直接奔赴国际舞台施展眼光,寻找机会带回项目,在2023年初又成为可能。不少演出团体也先后出国巡演、参加艺术节等,国际交流活动陆续恢复展开。

越来越多活跃在世界的制作人和制作机构与国内外机构合作,值得关注。他们当中,有创作者和从艺术机构平台走出来的独立创业者,有专业观众和长期剧场消费者。他们信息获取快速丰富,相信自己和同辈、同类人群的个体直觉体验,建构起多样风格和品类层次。他们以“带回”为主,同时寻找“带去”的可能。

他们在国际交往中以观察、学习、体验为基础,灵活便捷地与外国艺术家和机构沟通,注重个性审美和市场推动,追求双赢、真爱、意气相投,不靠求稳、求大、求名气、求传统、求政府资助等思路。据了解,今年乌镇戏剧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以及国内巡演项目中,此类情况不少,未来计划中的项目也值得期待。

不求最大最响亮、但求有个性有时代表达的诉求,正改变既往的引进格局。同时,只愿陶醉于名团名家名作的观念仍在。名气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驻足于熟悉的老领域和交往的老情感里,很容易造成观念认知的陈旧,停滞不前。触摸和踏入更多不熟悉的领地,才能及时捕捉新的概念和趋势。

同时,求新求变不能唯形式新旧论。有人认为,国外新锐作品就该是最新手段,没有见识过的才叫新锐、才有价值。这样的观点忽略表达的适配性,一味追求手段标新未免有些偏执,最适合、最通畅的表达才是最好。

今年还有个别预期会受到关注的项目遭遇了冷落。是整体审美因三年疫情的耽搁产生了隔膜疏远和变异迟钝,还是紧张疲惫后一旦放松不愿再聚焦劳神的思考?是饭圈文化已经影响了剧场生态,还是市场执迷于追逐娱乐,不愿再为性价比不够高的艺术项目费心费力?结论尚难得出,需要继续观察。

在引进国外剧目时要实事求是。当下有种不好的倾向,就是拿经典版本、经典IP做幌子,偷梁换柱。有些剧目只是从文学名著而来,改编后并非佳作,却套用文学名著之誉,把剧目也虚称为经典。有的在宣传推广中,前文介绍经典版本,后文悄悄替换成版本或阵容根本不同的低端演出,刻意做糊涂账,混淆视听。这些违反职业道德的欺瞒,应警惕并纠偏。

另外,宣传也要对位得体。在资讯发达的当今,夸大或假造影响力毫无意义。云遮雾罩,反而丢失了本意,甚至连累真正的佳作。其根源有逐利的驱使,也有外行的盲目。治本,需要有专业精神、能力和文化理想,要守法有德,把准观众和市场脉络,做好国际国内双向适配。另外,对于可能产生水土不服或新元素较多的引进项目,无论是宣传推广还是现场交流,还是要有前置引导意识——这在以前有些引进项目中有很好的先例可循,不应放弃。

在引进剧目的市场营销上,希望能有按质论价的行业标准和共识。依照成本定价,本是市场基本行为准则,为什么在戏剧市场上体现不清晰呢?这不仅侵害观众权益,也会导致市场目标走偏,给自身发展造成困扰。

在文化交流中,借鉴和学习是必然的,但抄袭是可耻的。近来数起涉嫌抄袭的质疑,有的关于舞台呈现、结构方式、编导细节,有的直指核心立意和情节要素。面对质疑不能一躲了之,确有借鉴借用之处,何妨直截了当申明?那才是大方正当的交流方式。谁都有短板和力道不足之处,在学习中成长不丢人,被发现抄袭又不纠正才丢人。变失误为失德,更让艺术品质、品格终身受损。

剧场跨文化交流的归来,有接续也有新辟,有令人欢欣的收获,也有值得思考的新题。世界已重新打开,站在新起点,认清当下,志在远方,祝福并相信未来!

文|程辉(作者系文艺评论家、艺术节展策划人)

编辑/于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