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发布的《2022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下称“《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64.39万家。而2021年底,这一数字为60.97万家——这也意味着一年时间内,全国新增了3.42万家药店,平均每天约有93.70家新药店开业。同时,进入2023年下半年以来,多家头部连锁药店纷纷宣布门店数量破万,连锁药店行业进入“万店时代”。
与此同时,国内药店服务人数和利润等下滑,行业内卷严重。据《医药经济报》,2022年我国药店店均服务人数2396人,约为发达国家(药店店均服务人数6000人)的40%水平。国海证券研报指出,2017-2022年,头部连锁药店的平均毛利率从36.1%下降至33.7%。据中康科技瓴西系统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零售药店店均订单数量明显下滑,从每季度约4000张订单下滑到2800-3000张,下滑幅度近1/3。
理论上,药店经营是一种标准的市场行为,一个城市开多少家药店门店、有没有过度竞争、利润率有多高,由市场来做主调节就可以了,我们对此没必要过多置喙,有关方面也没必对此进行强行干预的必要。但是,当这种泛滥布局、过度竞争甚至可能影响到群众用药安全等问题,就不得不慎重考虑。
综合来看,目前过国内一些城市由于药店布局太多,恶性竞争利润下滑,一些药店经营出现的严重问题和倾向包括:一是为了获取更高利润违规经营,一些药店以次充好,无处方买处方药,或引导患者过度买药,从而获取高额利润,坑害患者潜藏用药风险、用药浪费;二是力推利润较高的保健品替代药品,甚至搞药品外的市场日用等商品经营,但却用医保卡刷卡结算,打医疗金的歪注意增加收入,危害医保秩序和安全运行等。
更关键的是,为了获取不法利润,一些药店专门找一些小药厂经销一些质量不高的药品,乃至违禁药品,长此以往对我国药品生产好不容易形成的良好秩序、逐渐向好的趋势,是一种潜在的掣肘,对我国的医药秩序、国人的长久健康用药环境构建不利。
此外,从更深层面也不得不说的是,按照规定目前药店一般都是要有执业药师才能运营的,过度的药店布局会使得执业药师的需求出现进一步严重供需失衡局面。长期如此和争夺下去,不但对药店执业药师秩序无益,对医院等医疗秩序运行,也是一种潜在不可忽视的危害。
固然,《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国内零售药店发展的规模、销售额占比、零售连锁店占比等进行了宏达的规划,但这不意味着国内零售药店等就可以疯狂过度扩张和布点,并利润下降等情况下恶性竞争,深层危害我国的药品安全秩序、医保安全问题等,不能仅仅用市场经营的肤浅眼光来看待,而是要有前瞻的眼光,尽快遏止和消除这一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听之任之。
具体讲,一个层面要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通过严格执法、执规,把药店由于过度竞争引发的各种不轨行为进行规制和扭转,把由此引发的潜在危害降到最低。比如强化医保刷卡医保金的使用,对药店非药品刷卡等不合规行为严格制止“零容忍”。
另一个层面,有关卫生、药监等部门,也可以在审批药店经营许可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按照药品和人口的一定比例,考虑对城市药店尤其是一些连锁药店的区域和总数布局有意识的进行一定限制,确保城市药店总数和区域布局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既保持合理适度的竞争,又不因为不合理布局过度竞争而引发其它明显的负面影响。
文/余明辉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