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屏蔽青少年模式当卖点被罚”是一堂警示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4 15:59

近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购买会员即可破解“青少年模式”的不正当竞争案。该案原告的APP内设置了“青少年模式”,被告运营的APP将“青少年模式”弹窗自动关闭功能作为“会员尊享特权”之一,并以“限时免费”为噱头引导用户选择开启该功能,一旦开启,用户再打开原告的部分网络音视频软件,该APP会自动跳过或屏蔽“青少年模式”的入口弹窗,使得用户无法通过首页提示使用“青少年模式”。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极大地方便了公众的学习生活,也带来了网络违法犯罪侵害、网络不良信息诱导之类的负面问题。尤其是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新生代,心智尚未成熟,更容易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成了社会的一个痛点,不时引发事端。在相关部门推动下,一些平台纷纷对青少年设置准入门槛,作为网络风险“防火墙”的“青少年模式”,在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依赖和网络不良信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有效举措。

然而,一些不良商家瞅准“机会”,不时推出“破解攻略”,相关平台出于商业利益故意“装睡”,导致青少年模式功能被打折扣。每有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之类的消息传出,常常引发公愤。

上述涉及破解“青少年模式”的不正当竞争案中,被告为了牟利竟然不惜将屏蔽“青少年模式”当卖点,不仅践踏了公序良俗,也直接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经审理,法院认定被告的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行业生态,判决被告赔偿原告300万元的经济损失。

“不义之财,取之必凶”,对于这等无良商家,就应该依法予以重罚。被告遭受重罚可谓罪有应得,对其他商家也是一堂深刻的警示课:切莫利欲熏心故意“装睡”,为了一己私利践踏社会共识。这样的提醒绝非多余。据报道,游戏防沉迷又冒出了新的“漏网之鱼”——“渠道服”。

“渠道服”是游戏厂商为推广游戏,与手机厂商或平台合作运营推广的定制版本,其游戏收益由游戏厂商与手机厂商或平台按比例分成。因为“渠道服”登录的并非是游戏厂商的官方服务器,而是通过平台账号登录的渠道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渠道实名的账号,一键授权进入游戏。由于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手机后都会实名注册手机账号,未成年人可利用家长的成年信息“一键登录”任何“渠道服”游戏,而且这还成为相关方拒绝退款的“免责事由”。

“渠道服”正在成为一些未成年人逃避防沉迷措施的游戏天堂,游戏厂商、手机厂商与平台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该担负怎样的责任,迫切需要相关部门调查厘定。对于任何打“擦边球”的行径,都理应依法严惩不贷,如此方能以儆效尤。

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弥补“青少年模式”漏洞,关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也关系到千万家庭的稳定与幸福。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需要疏堵结合,平台和商家要秉承科技向善的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家长也要多长个“心眼”,不能总是“后知后觉”。惟有群策群力,才能共同扎好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篱笆。

文/胡欣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