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表达: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基石
中国教师报 2023-11-12 10:20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显然,关键能力是指向实际运用的综合能力,是支撑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需要。高考评价体系明确将关键能力的发展水平作为主要考查内容,有利于引导基础教育准确把握育人目标,切实提高育人效益。

关键能力层级分明,涵盖全面,包括3大能力群的17项能力,如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但就语文学科而言,归根结底,关键能力的基本构成就是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早在1942年,叶圣陶先生就在《略谈国文学习》中说:“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表达’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在人群中间,经验的授受和心情的交通是最切要的,所以阅读和写作两项也最切要。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他种学科是不负授予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可见,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特有责任。这本为常识,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之下,一线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本位,迷失了目标。

强化理解能力,赋能终身发展。理解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简言之,理解能力是一种关乎识字、读图、通文的能力。无论面对不断更迭的新知识还是瞬息万变的新生活,我们都需要有足够的理解能力,以便去认识、描述、解释和掌握它们。当然,就高中语文学习而言,理解能力主要还是指能阅读和理解古今中外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等各种文本,准确、全面地把握其中的形象、主旨、概念、关系、事实、观点、手法等的能力。无疑,这样的理解能力,是进一步欣赏体验、思辨对话、发展创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素养的前提;也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学会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习深造的需要。

然而,在语文课堂上,一些教师却不肯让学生在阅读上花时间、在理解上下功夫。譬如《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从“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到青年革命家“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革命豪情之间,悬隔着辽远的时代距离、巨大的社会差异和深广的价值观鸿沟。要深入理解这首词中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绝不可能是“反复诵读,仔细揣摩”即可轻易达成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去把握毛泽东“独立寒秋”的时代背景,去了解他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去感受他“谁主沉浮”的伟大志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入诗中,触摸不朽的灵魂,汲取成长的滋养。

当下的语文课堂,在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背景之下,在“做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主体的热潮之中,存在着太多浮光掠影的阅读、浅尝辄止的理解、喧宾夺主的活动,理解能力的训练被大大弱化和虚化了。当今时代,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所说的传统的“符号环境”正在消解,信息的来源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元,对理解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要把读懂一切信息文本的有效方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凭借出色的理解能力,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完善表达能力,捍卫生命尊严。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信息转化能力”“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这是在理解吸收之后倾吐应用的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所必备的能力。表达的方式,当然不外乎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信息媒介语言等,但绝不能因此误认为表达能力即等于遣词造句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需要对信息进行精心的选择、加工、转化和应用,需要充分考量具体的交际情境、目的与策略,需要积极调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可以说,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实践性、综合性的具体表现,关乎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影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成效。

遗憾的是,在教学实践中,表达能力的培养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重书面轻口头。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常常会设置一个片段写作的环节,或展示研讨的成果,或展现个性化创造,却对学生课堂问答、讨论、辩驳中的词不达意、啰唆含混、单调苍白的问题视而不见。二是重应试轻日常。写作训练十分单一,考什么、写什么,高中阶段普遍存在片面重视议论类写作的现象,而对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叙述和说明能力十分忽视。三是重文字轻图表。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或拘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或限于落后的教学条件,表达能力的训练基本上都是纸媒写作,都是纯文写作,而读图时代社会上常见的“一表览”“一图读懂”“思维导图”等图文结合式写作,却极少训练。

今年初,美国电子书平台亚马逊刮起一阵“AI写作”风,人们通过向ChatGPT输入提示词就能完成几十页电子书的创作。这警示我们,唯有基于深度理解的个性化表达,人类才能应对AI挑战,捍卫生命的尊严。

作者/欧阳凯,系特级教师、浙江省慈溪中学教师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凸显“京味儿”,作文提倡多样性表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5
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题评析来了!
北京考试报微信公众号 2024-06-07
如何通过亲子阅读提升孩子语言能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6
北青快评|远离“文字失语”需要“对症下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7
过半受访青年感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 这些年轻人为何“词穷”
中国青年报 2024-02-27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考察哪些能力?教育部权威评析
微言教育 2023-06-07
诗词|超好用的语文工具书,带孩子跨越“知道—会用”的鸿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29
在写作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中国教育报 2022-10-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