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身边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少人会有这个疑问。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近六分之一的死亡是由癌症导致的。不过,别慌!癌症也是可防可控的,研究显示有三成到五成的癌症可以通过消除或尽量减少接触危险因素来预防。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的专家帮大家盘点,那些与癌症发生息息相关的危险因素。
癌症和这七个因素有关
市疾控中心慢病所的专家介绍,我们通常很难确切地知道为什么一个人会患癌症而另一个人却不会,但是,一些因素已经被证实可以增加患癌的几率。这些因素包括一些人为可控制的因素,比如暴露于特定的化学物质,以及不良的行为方式,但也有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比如年龄和家族史。
年龄 癌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同时,年龄增长是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总体而言,癌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稳步上升。
家族史 有些癌症,如乳腺癌、胃癌等,有时会表现出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当父母将增加癌症发生风险的基因改变传递给孩子时,子代发生特定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
烟草使用 吸烟是癌症发生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使用烟草制品或经常暴露于烟草烟雾的环境都会使患癌的风险增加。
酒精使用 饮酒会增加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肝癌、乳腺癌等的发生风险。喝得越多,风险就越高。如果同时吸烟饮酒,风险会更高。
不良饮食习惯 新鲜蔬菜水果、膳食纤维、钙等的摄入不足,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制食品等的摄入过多,这些饮食习惯与多种癌症,特别是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生风险增高有关。
此外,黄曲霉毒素是真菌的有毒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肝毒性。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会增加癌症特别是肝癌的发生风险。
肥胖 肥胖人群罹患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食道癌、胰腺癌等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环境因素 过多暴露于紫外线会导致皮肤过早老化,并可能导致皮肤癌。电离辐射如氡、X射线、伽马射线及其他形式的高能射线,作用于DNA可以诱发基因突变,导致癌症的发生。
改变生活方式是防癌重点
当异常的细胞快速产生,并超越其正常边界生长,或侵袭临近部位、扩散到其他器官时,癌症就发生了。不可改变的患癌危险因素,如遗传因素,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处的风险。
然而,这些风险只是增加了癌症的发生几率,并不是一定会患癌。癌症是否发生还取决于我们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认为,30%-50%的癌症可以通过消除或尽量减少接触危险因素来预防;大约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源自于烟草使用、超重和肥胖、含酒精饮料消费、低膳食纤维摄入和缺乏身体活动。
因此,生活方式因素才是预防癌症的重点。
做好这几点助你精准防癌
戒烟 烟草使用是最重大的致癌风险因素。与不吸烟的人相比,吸烟者发生肺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都大大增高。而且,被动吸烟一样影响健康。家庭成员中有一个人吸烟,其他家庭成员患癌的危险将增加。
饮食合理均衡 对于不吸烟人群,最重要的癌症可改变影响因素是体重、饮食和运动。平时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吃坚果,不吃霉变食物,不吃或少吃腌制及熏烤食物。不饮酒最好,如饮酒,应限量,切忌酗酒。
坚持规律运动 适度的身体活动不仅会增强体质,也会减少罹患癌症的风险。而且,身体活动还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身体脂肪过多同样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成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相当于快走)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并减少静态活动,诸如坐、躺等。
定期体检 癌症并不等同于“死刑判决”。早发现、早治疗,癌症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身体的微小变化,如大小便习惯改变、反复出血、身体的肿块、吞咽困难、持续的咳嗽或声音嘶哑等,及时就医。此外,定期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健康体检必不可少,积极完成每一项身体检查,及早发现身体的不良因素,尽早干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洁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