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开放院子晒稻谷”用柔软的身段实现成人之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8 15:49

近日,浙江丽水一派出所的院子被满地的稻谷“占领”了。原来,附近村民平时会在马路上晒稻谷,出于安全考虑,派出所特意将院子让出来,向村民开放。

在广袤的乡土大地上,农民讲究时令,追求“不违农时”;稻谷收获之后需要进行及时的晾晒,往往“等不及”“伤不起”。在晾晒空间不足的背景下,一些农民便将稻谷晾晒在马路上;这样的做法看似方便,实际上却不仅给过往的车辆带来出行阻碍,也会增添人为的安全风险。

作为一种失范行为,“马路上晒稻谷”理应得到纠偏。面对“马路上晒稻谷”,公共部门并没有生硬、冰冷地“一禁了之”,而是懂得“变堵为疏”。“开放院子晒稻谷”既守卫了交通安全,也解决了附近村民的“燃眉之急”,也提升了公共部门的形象与社会声誉,显然一举多得。

懂得“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应村民之所需”,善于换位思考、愿意推己及人,“开放院子晒稻谷”显然可圈可点。“开放院子晒稻谷”并非当地派出所的角色义务,而是一种主动的责任与担当;此举不仅切实地裨益了附近村民,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公共部门的善意和温暖。

面对附近村民因无处晾晒而在马路上冒险的困境,当地派出所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于公共部门有心、用心的探索,外界从来都不吝惜赞美之词,“开放院子晒稻谷”同样如此。更进一步说,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些细节小事的背后,同样隐伏着公共部门思维的转变和观念的变化。

社会学家萨姆纳创造了“外群体”和“内群体”两个概念,认为人们经由“内群体”不仅可以得到相应的利益,也会对所属群体持有亲切、安全、认同和热爱、忠诚等情感,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外群体”。长期以来,“内外有别”塑造的距离感与隔阂感,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建构了人为的藩篱。“开放院子晒稻谷”打破了“内外有别”,彰显了公共部门的开放、包容、共享、亲民的格局与胸怀。

希望的田野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只有颗粒归仓村民们才会吃下定心丸。晾晒稻谷并非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在心中给村民留下足够的空间,将解决民生难题摆在价值排序的重要位置,愿意敞开心扉、张开怀抱来接纳附近村民,“开放院子晒稻谷”用具体而微的行动为附近村民排忧解难,真正实现了成人之美。

派出所的院子本质上是一个公共空间,原本没有晾晒稻谷的先例。一个“让”字,彰显了当地派出所的贴心与暖心——让公共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开放院子晒稻谷”离不开“意义之网”的重塑与更新。“开放院子晒稻谷”缩减了公共部门与老百姓的距离感与隔阂感,用看得见、摸得见的小事、实事和好事,提升了公众对公共部门的满意度和认同度。

文/杨朝清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到哪儿晒麦子,这是个问题
中国青年报 2024-06-19
派出所腾出场地来晒粮 还有民警来帮忙
扬子晚报 2023-11-06
山东多地敞开政府大门供老乡晒粮 守护民众“粮袋子”
中国新闻网 2023-10-08
北青快评 | 暴走团与广场舞,都不该成“路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3
经济日报:“开院晒粮”,点赞后再思晒粮难
经济日报 2023-06-15
用“绣花功夫”恢复北京胡同肌理
新京报 2023-04-07
北青快评 | “路边捡苹果皮”用言传身教指引照亮前行道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14
“行李箱藏尸案”嫌犯坐过牢,与受害人系KTV同事,或因经济纠纷
中国新闻周刊 2021-09-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