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8天的中秋国庆长假已开启。正当旅途开始之际,却有不少旅客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自己还没出发,提前购买的机票就已经大幅降价,部分旅客月初购买的机票现在降价50%,甚至有的旅客“亏损”已经上千元。
这是新冠疫情后的首个国庆长假,是少见的超长假期(为期8天),天高气爽,适宜出游。种种迹象早就预示着,这是一个即将刷新多项纪录的假期。根据往年经验,酒店、机票越早预订价格越便宜,所以很多人8月份9月初就预订好机票。
然而部分旅客还未出行,提前预订的机票价格已大幅跳水。比如有网友吐槽称,自己提前20天预订了9月29日从昆明飞太原的机票,双人往返价格为4800多元。可最近一看,发现价格降到了2400多元,心情像是坐了一趟“5折的过山车”。
还有人调侃道:“现在买机票,也是买出了股票的感觉。”这些声音均反映出国庆机票价格大跳水,既让人感到费解,也影响出行心情。从业内人士解读来看,主要原因是民航公司前期预期过高,导致定价较高、运力过剩,现在调低了票价。
不过,机票价格大跳水并不等于国庆旅游大降温。无论是火车上的人多到列车员被挤出“夹子音”,还是各个景区人山人海,都是这个假期人气爆棚的真实写照。而国庆机票价格突然跳水,完全是民航业判断失误、前期定价不当引发的后果。
面对机票价格大跳水,有的旅客可能会通过先退票再重新购买的方式来省钱,而有的旅客来不及退票再购买,只能承受高价机票。这多少都会颠覆旅客对飞机票越早买越便宜的认知,不利于民航机票提前发售;也会影响旅客对民航公司的印象。
虽然节前机票价格上涨是普遍现象,机票预订也似乎符合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等原则,即未违反《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定,但因带来不便或增加出行成本,旅客对民航公司会有不满情绪,或认为过于贪婪导致前期定价过高。
所以,机票价格大跳水带给旅客的某些不满情绪,作为民航公司既要理解,也要深刻反思,还要尽可能缓解旅客情绪,才可能长期留住客户。
民航公司需要反思什么呢?其一,不能误判民航供需形势。虽说国庆期间旅客出行需求旺盛,但无论是机票定价还是配置运力,都应该力求科学、精准,不能因过度乐观而误判形势。其二,出行方式早已多元化,民航只是其中之一不是唯一。
不否认,过去民航是旅客长途旅行的最佳交通选择。但也要看到,如今从高铁线路到高速公路都四通八达,乘坐高铁或者驾车出行,也成为旅客长途旅行的主要选项。这种情况下,民航企业在确定票价、配置运力时,就要放宽视野综合考量。
有机场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情况下(即机票价格大跳水)航空公司不会补差价,相比于退票费,如果票价过高,消费者选择退票并重新购买更划算。消费者的确有其他选择,但民航公司通过其他方式对吃亏的旅客适当补偿,会缓解不良情绪。
必须要重申的是,机票价格大跳水是民航公司前期误判所致,只是整个国庆黄金周期间的“小插曲”,并不代表这个国庆黄金周旅游人气大跳水。可以预期,这个国庆黄金周的旅游“成绩单”将会创出不少新纪录。希望民航业也成为赢家之一。
文/海凝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