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023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开幕。中华书局于当日19:45-20:45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大厅一楼为广大读者带来的第三场活动为《印篆里的中国》韩天衡新书读者见面会。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孙慰祖先生,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书画鉴定家、书画家徐建融先生,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家葵先生,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张继海先生出席本次见面会。
印章是成熟最早的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精华的物质载体之一。从先秦迄今的3000年中,印章和篆刻艺术发展经历了哪两座高峰?明清以来的篆刻艺术大放异彩,出现了哪些篆刻大家,他们为印篆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从事篆刻艺术有哪些需要磨练的技艺和修养?前辈印人有哪些治印经验和关于印章的掌故?名篆刻家、书画家韩天衡先生新作《印篆里的中国》分印篆源流、行知合一、印人印事三个板块,呈现韩先生在中国印篆研究上取得的非凡成就。随文配有400余方古代珍贵印人印作、豆庐藏印及豆庐所治印等,以及印谱书影、印材等图片共600余幅,书后附录更有历代印章实物、豆庐印选等集中呈现,全面展示中国篆刻艺术之美。
孙慰祖先生向大家介绍了《印篆里的中国》这本书的创新之处。孙先生说:“首先我感到非常兴奋,倒不只是因为我读了一本好书,还因为《印篆里的中国》这本书,我前两天已经拿到了,我通读了一遍,其中有一些文字我以前也读过,这次有了新的格局和核心的拓展。
我感到兴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几十年来,篆刻始终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小得不得了的小作。这么多读者能够为书而来,为篆刻艺术而来,我觉得很高兴。今天,我主要介绍一下我读了这本书的感受。
“在座的各位,韩天衡老师就不需要我过多介绍了吧,大家很多人来到这里或者冲着韩老师的成就,或是因为韩老师的声望和人格形象,抑或是因为这本书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印学和篆刻体系问题,也是这本书的特点之一。我们每个人的阅读角度不同,体会的深浅可能也不一样。我觉得这本书和韩老师以前的一系列的著作有一些不同之处。这本书策划得非常有特点,比较恰当地反映了韩老师最新的一些研究心得。因为此书作为一本理论著作,是韩老师最近几年里面陆续积累的一些理论成果,能够在今天向读者推广,是篆刻界的福音,也是我们读者的福音。韩老师的印学体系有三个方面:
“一个是关于印章和篆刻发展历史的宏观研究。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文革’前后,已经在篆刻界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几十年来,韩老师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所以在我们新时期的中国印学和中国篆刻的研究历程中间,很多重要的结论、宏观的研究格局都是韩老师奉献给我们学术界的重要的思想成果。这一点可能在我们整个最近几十年的篆刻界没有人会有异议。虽然这个研究有很多群体陆续加入,加入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成果,但从宏观印学的理论体系来看,韩老师在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后,首先,他提出中国篆刻史上的两个高峰问题,提出明代文人篆刻流派、来源和发生机制等问题,给我们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方向。
“第二个板块是技法体系。韩老师作为在篆刻领域耕耘七十多年的大家,特别重视技法的创新、研究和推广,也是他在当代篆刻界非常重要的贡献。从明代的印学理论专家提出这个观念以来,长期处于比较抽象的研究层面。直到民国时期,我们的前辈才比较具体地涉及篆刻的技法问题,但坦率地讲,这是一个比较幼稚的理论体系,并不完整。韩老师从创作实践中不断思考这一问题,而且形成其独特的技法语言,对新时期中国篆刻面貌的改变和篆刻风格的创新,实际上起了一个先导的作用。
“第三个板块是韩先生非常重视印学有关的文化现象,使得篆刻艺术或者印学,不再是象牙塔里的东西,它可以走向社会、走向大众、走向普通爱好者。我觉得对篆刻艺术的推动和普及来说是非常重要。这么多年来,韩老师始终在做普及的事情,尽管他在专业领域处于最前沿地位,但他热衷于做一些普及的事情,始终不忘这一点。从1984年代初开始,他到学校去上课,创办面向全国的函授班。这一方面的成果,对当代篆刻,特别是几代年轻人的成长和整个中国印坛当代的技法、语言体系的构建,起了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
“《印篆里的中国》是韩老师最新的印学著作,吸收了他最近十多年来新的思考、新的研究角度,而且一些文字非常具体,不吝啬向大家传授自己的总结经验。我觉得这是韩老师精神品格的体现,也是这本书的重要价值所在。”
徐建融老师则向大家介绍了作者韩天衡的主要成就。徐老师谈道:“韩天衡先生大家都很熟悉,他的成就遍及书法、绘画、篆刻和美术理论,最杰出的就是篆刻成就。尤其是他晚年的鸟虫篆,在我看来,开创了新的局面,气势宏大。除了篆刻实践的成就,在篆刻的理论研究和史论研究方面,韩先生也成就斐然。最早的中国印学年谱是韩先生编著的,《中国印学年表》《中国篆刻大辞典》也是韩先生所编。
“篆刻作为中国独有,特别强调了篆刻印章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从实用到艺术。因为中国是个讲信用的国家,就从印章来做标志。在三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史中,印章是其中有非常重要的凭证的。韩老师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特别强调篆刻文化的含义。二十四史,尤其是《史记》《汉书》,都提到印章的重要性,所以这本书也有一个大气的名字——印篆里的中国。我们今天来看,韩老师为什么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十分罕见。我把20世纪的书画篆刻分成三代。第一代是在1930年之前出生的。第二代是1940年之后出生到1960年之前。第三代就是1970年后出生的。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出生的介于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既可以跨入第一代,也可以跨入第二代。第二代取得像韩老师如此成就的人很少。首先是韩老师有天赋。第二是他很勤奋。韩老师的勤奋十分少见,他不只是篆刻图章,还要看书、写文章、做研究。他住在很小的房子里,专心做学问,从来不去想物质方面的事情。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现在年轻人达不到的。韩老师的成功还体现在教育方面,他让学生什么都做,懂得做人的道理,这一点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条,韩老师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他能排除万难,孜孜不倦地寻找材料进行研究。他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尊师重道。实际上,我始终把他作为我的老师看待,永远要向他学习。通过这次活动,我想要好好读这部书,不仅学习韩老师的篆刻,更重要的是学习他在学术研究方面所下的功夫。”
王家葵教授也谈到自己从前辈韩天衡身上学习到新东西,王教授说:“首先感谢韩天衡先生,让我一个后生小辈有机会坐在这里与大家一起谈韩先生的篆刻艺术,同时也和孙先生和徐先生两位前辈并座,我觉得非常荣幸和惶恐。
“特别请大家注意的是,刚才孙老师在总结韩先生艺术成就的时候,提到三个方面。第一个是韩先生在印学理论上的建构。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工作,从韩先生开始编写《历代印学论文选》开始,看似是一个简单工作,但是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整理认识前代印章历史和印章学习方法的论文,本身就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其次,孙老师说韩先生更进一步的工作——《中国印学年表》第一次以年表的方式对中国印学史做出更深刻的梳理。韩先生作为一个印学理论家已经是一流的,但不要忘记韩先生给世人留下的更大印象是大篆刻家,也就是孙老师说的第二个方面的成就,篆刻技术的开拓和发展。有继承,有发展,有对技法的研究,有技法的创新,尤其是韩先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语言。徐老师也提到,韩先生从来不吝啬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传给大家,这一点是很多前辈篆刻家做不到的。不仅如此,韩老师对印学教育普及的贡献我也有些感受。在四川有好几位韩老师的弟子,定期组织青年学子参与其中。善莫大焉。第三,是韩老师对印学文化的关注,涉及印人典故、印章八卦、印章背后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共同构成了印章文化这三大方面的总结。
“而且,韩老师的印学师承也非常了不得。他师从方介堪先生和方去疾先生。并且,韩先生自己深刻体会篆法、章法、刀法等方面,区别于古人,形成自己的印学语言,这让我想起自己以前的一本小书《近代印坛点将录》里提到了方介堪先生和方去疾先生,我说了一句话,方去疾先生对韩天衡先生的鼓励,最后成就了韩天衡纪元。他日倘若有好事者续作点将录的话,必须得让韩天衡坐第一把交椅。
“最后说一句,韩老师的这本书把他从老辈那里收获的心得,毫无保留地托付给各位读者,托付给未来的后生小子,正如刚才所说的金针度人。”
最后,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张继海先生对本次读者见面会做出总结:“诚如前面几位先生所讲,韩天衡是当代成就斐然的篆刻大家,更是书、画、印三绝的艺术大家。和很多艺术大家一样,韩天衡先生也是著作等身,出版了诸如《中国印学年表》《韩天衡篆刻精选》《历代印学论文选》《天衡印话》,主编《中国篆刻大辞典》等重要著作,在中国印学、篆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印篆里的中国》与之前的图书不同,是韩天衡先生面向大众的融印篆历史、印人掌故和自身几十年篆刻心得经验于一体的图书,是一部试图打通大众文史阅读与篆刻艺术壁垒的开山之作。
“首先,这本书在梳理中国印篆历史的过程中,讲了古今三十多位对篆刻艺术多有贡献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通过印篆艺术对中国书画发展的贡献,融知识性与历史的思辨于一体,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力量。
“其二,这本书收录了从商周、秦汉到近代的四百余方珍贵印章,全面多维展示印面、释文、边款呈现的金石之美,可以说是一本书带我们饱览三千年的印篆文化,领略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其三,这本书充分展现了韩天衡先生代表的中国艺术家的工匠精神。印篆,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学问和传统文化,三千年历史流变中呈现的自我更新和开创能力,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艺术家的哲思和传承。韩天衡先生以小印章构建大文化,从印篆视角带我们走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灿烂的艺术世界。这也是为什么书名为《印篆里的中国》。
“作为出版者,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推进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的日日新又日新,希望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