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有关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表态引发热议。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称,前些年发放的存量房贷利率仍然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这与提前还款大幅增加有比较大的关系。提前还款客观上对商业银行的收益也有一定的影响。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房贷。
据了解,大多数存量房贷采用“LPR+加点”的浮动利率。利率在合同约定的“重定价日”发生调整,调整的只是LPR,加点部分则保持不变。
“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最直接的积极效果是减轻了存量房贷持有者的偿债压力,降低提前还贷的诉求,并可能推动这部分居民增加其他领域的投资或消费支出。”植信投资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对于购房居民而言,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将使得其房贷付息压力减轻,增加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费预期。对于银行来说,存量房贷降息会带来利息的损失,尤其是对按揭敞口比例较高的国有大行影响更大。但提前还贷也有望减少,可部分对冲存量按揭降息的影响,整体有利于降低银行流动性风险、稳定资产负债表。
从目前的市场议论来看,不少专家关注到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马泓分析认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8.94万亿元,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7.3%。假如全面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会对商业银行这部分业务的息差收入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不排除随之而来的市场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营收利润展望等重要指标的判断,以及资本对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冲击影响。
“大家讨论更多的是加点部分可否下调或变为减点。”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玉琴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全面调整的话,一方面,银行主动调整贷款合同的动力比较弱;另一方面,房贷大部分集中在六大国有银行,如果全面调整存量房贷利率,要仔细考虑对银行息差、盈利能力的影响。
温彬称,在政策引导下,有望继续通过下调存款利率、优化结构性货币工具等方式对冲对银行利润的影响。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向中国经济时报表示,虽然央行相关负责人对存量房贷利率有表态,但实际落实需要更为明确的细则,这一细则在不同银行间的差异可能会表现明显。
王玉琴称,LPR下降会减少房贷支出,但由于大部分的贷款合同要求利率基准为一年调整一次,如果降息发生的时间点距离利率基准调整的时间点比较远,较长的时间差可能会让贷款者感觉不到降息带来的支出下降。建议银行尽量缩短LPR与贷款基准利率调整的时间差,从合同上约定提高利率基准调整的频率,例如从每年调整一次变为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调整,让贷款购房者能以最快的速度感受到降息带来的改善。
编辑/张郁唯